Solidworks原廠教育訓(xùn)練手冊上

出版時間:2002-10  出版社: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實威科技編著  頁數(shù):452  字數(shù):705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由SolidWorks原廠訓(xùn)練手冊編譯而成,通過原廠的訓(xùn)練課程與范例演練,希望讀者使用SolidWorks更加得心應(yīng)手,并在設(shè)計上發(fā)揮最佳效果。SolidWorks原廠教育訓(xùn)練手冊共含五個部分:基本課程、鈑金、高級零件、高級裝配體與附錄。因內(nèi)容豐富,因此將本書分為上下兩冊以利讀者閱讀學(xué)習(xí)。其中上網(wǎng)是基本課程,主要內(nèi)容包括概述、基本零件模型、鑄造或鍛造模型、旋轉(zhuǎn)特征與環(huán)狀復(fù)制、抽殼零件、零件配置、編輯選項、由下往上模型組合法和細項等。
本書可供計算機輔助設(shè)計、制造領(lǐng)域的開發(fā)人員和其他技術(shù)人員使用或參考。

書籍目錄

第1章 概論
1.1 關(guān)于本書
1.1.1 必備條件
1.1.2 課程設(shè)計的思想
1.1.3 本書的使用
1.1.4 關(guān)于光盤
1.1.5 Windows 2000
1.1.6 本書版式上的約定
1.1.7 顏色的使用
1.2 SolidWordk簡介
1.3 設(shè)計思路
1.3.1 設(shè)計思路的舉例
1.3.2 特征如何影響設(shè)計思路
1.3.3 無法選取的圖標
1.4 SolidWorks的用戶界面
1.4.1 下拉式菜單
1.4.2 鍵盤快捷方式
1.4.3 工具欄
1.4.4 排列工具欄
1.4.5 FeatureManager設(shè)計樹
1.4.6 屬性管理器選項
1.4.7 鼠標鍵
1.4.8 系統(tǒng)反饋
1.4.9 選項
第2章 基本零件模型
2.1 基礎(chǔ)模型
2.2 專有名詞
2.3 選擇最佳的輪廓圖
2.3.1 樣本的選擇
2.3.2 其他零件
2.4 選擇作圖平面
2.4.1 參考平面
2.4.2 模型的定位
2.5 零件圖的細項
2.5.1 標準視圖
2.5.2 主要基體
2.5.3 最佳的輪廓圖
2.5.4 作圖平面
2.5.5 設(shè)計思路
2.5.6 在空間中定位
2.5.7 視圖定向
2.6 繪制草圖
2.6.1 默認平面
2.6.2 繪制直線與切線弧
2.6.3 繪制基體特征
2.6.4 尺寸
2.6.5 幾何限制條件
2.6.6 完全定義草圖
2.6.7 輪廓的延伸
2.6.8 拉伸
2.6.9 特征更名
2.7 填料特征
2.7.1 切線弧意義區(qū)分
2.7.2 自動在直線與弧之間做轉(zhuǎn)換
2.8 切除特征
2.8.1 其他的洞孔
2.8.2 鏡向
2.8.3 多樣對象的選擇
2.9 視圖選項
2.10 倒角技術(shù)
2.11 改變參數(shù)
2.11.1 重新計算模型
2.11.2 重新整理畫面
2.12 練習(xí)1:金屬板
2.13 練習(xí)2:改變-2
2.14 練習(xí)3:托架
2.15 練習(xí)4:分數(shù)的工作
第3章 鑄造或鍛造模型
3.1 研究范例:棘輪快速扳手
3.2 設(shè)計思路
3.3 拔模的基體特征
3.3.1 構(gòu)造握柄
3.3.2 握柄的設(shè)計思路
3.3.3 其他的構(gòu)造幾何
3.3.4 鏡向
3.4 基體特征
3.5 模型內(nèi)作圖
3.5.1 延長柄的設(shè)計思路
3.5.2 圓形輪廓
3.5.3 繪制圓形
3.5.4 改變尺寸的顯示
3.5.5 成形到下一面
3.5.6 頭部的設(shè)計思路
3.6 幾何限制條件
3.7 視圖選項
3.7.1 顯示選項
3.7.2 修改選項
3.7.3 鼠標中間鍵的功能
3.7.4 鍵盤快捷方式
3.8 使用模型過制圖
3.9 保存工作
3.10 視角狀態(tài)
3.11 在平面上繪制草圖
3.12 繪制裁剪幾何圖形
3.13 屬性
3.13.1 尺寸屬性
3.13.2 變更尺寸
3.14 復(fù)制與粘貼的運用
3.14.1 繪制孔洞
3.14.2 復(fù)制與粘貼特征
3.14.3 懸置關(guān)系
3.14.4 編輯草圖
3.15 倒角技術(shù)
3.15.1 個別的邊
3.15.2 相切面
3.15.3 選取邊的方法二
3.15.4 接合處圓角特征
3.16 編輯特征
3.16.1 選擇過濾器
3.16.2 編輯圓角
3.17 連結(jié)數(shù)值
3.18 練習(xí)5:基體托架
3.19 練習(xí)6:改變-3
3.20 練習(xí)7:滑槽鏈環(huán)
3.21 練習(xí)8:楔形塊
3.22 練習(xí)9:導(dǎo)向裝置
3.23 練習(xí)10:惰輪臂
第4章 旋轉(zhuǎn)特征與環(huán)狀復(fù)制
4.1 實例研究:方向盤
4.2 設(shè)計思路
4.3 旋轉(zhuǎn)特征
4.3.1 幾何圖形的旋轉(zhuǎn)特征
4.3.2 管理繪圖與轉(zhuǎn)動特征的規(guī)則
4.3.3 為圖形定尺寸
4.3.4 直徑尺寸
4.3.5 繪制旋轉(zhuǎn)特征
4.3.6 草圖圓角
4.4 建立輪輻
4.4.1 輪廓圖尺寸標注
4.4.2 輪輻的圓角
4.5 圓周陣列
4.6 建立輪圈
4.7 從其他零件中復(fù)制特征
4.8 倒角
4.9 質(zhì)量特性
4.10 改變與重建問題
4.11 數(shù)學(xué)關(guān)系式
4.11.1 等式的配置
4.11.2 重新命名尺寸
4.11.3 數(shù)學(xué)關(guān)系式
4.11.4 方向盤的直徑
4.11.5 關(guān)于數(shù)學(xué)方程式的最后幾個詞
4.12 練習(xí)11:法蘭(凸緣)
4.13 練習(xí)12:改變零件
4.14 練習(xí)13:輪子
4.15 練習(xí)14:壓縮板
4.16 練習(xí)15:郵具
4.17 練習(xí)16:復(fù)制與粘貼特征
4.18 練習(xí)17:滑輪
第5章 抽殼零件
5.1 實例研究:鼠標蓋
5.1.1 步驟
5.1.2 設(shè)計思路
5.1.3 繪制主體
5.2 其他的拔模操作
5.2.1 使用中立面拔模
5.2.3 繪制中間面
5.2.3 動態(tài)修改特征
5.2.4 測量
5.3 抽殼
5.3.1 處理順序
5.3.2 面的選擇
5.3.3 加入虛擬交點
5.4 特征調(diào)色盤窗口
5.5 復(fù)制
5.6 筋的繪制
5.7 筋工具的運用
5.7.1 筋的草圖
5.7.2 將平面定位
5.7.3 參考平面
5.7.4 多條筋
5.8 拔模填料
5.9 利用異型孔向?qū)?br />5.10 鏡向特征
5.11 薄壁特征
5.12 觀看剖面
5.13 練習(xí)18:U型聯(lián)結(jié)器
5.14 練習(xí)19:復(fù)制
5.14.1 直線復(fù)制
5.14.2 草圖驅(qū)動的陣列
5.14.3 表格驅(qū)動的陣列
5.14.4 曲線驅(qū)動的陣列
5.15 練習(xí)20:泵蓋
5.16 練習(xí)21:制冰盒
5.17 練習(xí)22:吹風(fēng)機外殼
第6章 零件的配置
6.1 配置
6.1.1 專用術(shù)語
6.1.2 使用配置
6.1.3 主要課題
6.2 零件中的配置
6.2.1 存取配置管理器
6.2.2 拆分特征管理器窗格
6.2.3 定義配置
6.2.4 改變配置
6.2.5 配置的重新命名與復(fù)制
6.2.6 配置的其他用途
6.3 建立配置的另一種方法
6.4 設(shè)計表格
6.4.1 設(shè)計表格的配置
6.4.2 電子表格格式
6.5 編輯設(shè)計表格
6.6 已有的設(shè)計表格
6.7 工程圖中的設(shè)計表格
6.7.1 配置的成形過程
6.7.2 改變具有配置的零件
6.8 高級課程
6.9 練習(xí)23:配置
6.10 練習(xí)24:多組配置
6.11 練習(xí)25:零件設(shè)計表格(一)
6.12 練習(xí)26:零件設(shè)計表格(二)
第7章 編輯選項
7.1 編輯零件
7.2 編輯主題
7.2.1 從模型取得信息
7.2.2 設(shè)計變更
7.2.3 尋找和修復(fù)問題
7.2.4 完整的信息
7.3 檢查特征草圖
7.4 反方向零件
7.5 從模型取得信息
7.6 設(shè)計變更
7.6.1 改變的需求
7.6.2 刪除
7.6.3 父子關(guān)系
7.6.4 編輯定義
7.6.5 重新排序
7.6.6 編輯草圖
7.6.7 退回控制棒
7.6.8 復(fù)制圓角
7.7 特征庫
7.7.1 特征庫
7.7.2 特征庫的參考
7.7.3 調(diào)色盤特征的參考
7.7.4 建立特征庫
7.7.5 調(diào)色盤特征
7.7.6 使用特征調(diào)色盤
7.7.7 特征調(diào)色盤應(yīng)用要點
7.7.8 主要的管理結(jié)構(gòu)
7.7.9 建立新標簽
7.7.10 組織個人圖庫
7.7.11 兩種思想學(xué)派
7.7.12 插入調(diào)色盤特征
7.7.13 改變的調(diào)色盤特征
7.8 練習(xí)27:錯誤
7.9 練習(xí)28:改變零件
7.10 練習(xí)29:添加拔模
7.11 練習(xí)30:編輯
7.12 練習(xí)31:在配置中作業(yè)
第8章 由下往上模型組合法
8.1 實例研究:萬向接頭
8.2 由下而上的裝配體
8.2.1 過程步驟
8.2.2 裝配體
8.3 建立新的裝配體
8.4 置入第一個零部件
8.5 安置第一個零部件
8.6 特征管理器及其符號
8.6.1 自由度
8.6.2 零部件
8.6.3 注解
8.6.4 退回控制棒
8.6.5 重新排序
8.6.6 配合條件群組
8.7 零部件間的配合
8.7.1 加入其他的零部件
8.7.2 配合一個零部件
8.7.3 同軸心和重合的配合條件
8.7.4 選擇其他
8.7.5 延遲配合的運用
8.7.6 相互平行的配合
8.8 在裝配體里運用零件配置
8.8.1 顯示裝配體的零件配置
8.8.2 第二個PIN
8.8.3 打開一個零部件
8.9 建立零部件的副本
8.10 隱藏零部件
8.11 子裝配體
8.12 分析裝配體
8.12.1 計算質(zhì)量特性
8.12.2 干涉檢查
8.12.3 靜態(tài)與動態(tài)干涉檢查
8.12.4 性能的考慮
8.13 改變尺寸值
8.14 裝配體爆炸圖
8.14.1 子零部件的爆炸
8.14.2 一個或多個零部件的爆炸
8.14.3 多個方向
8.14.4 配置與爆炸視圖
8.15 爆炸直線草圖
8.16 使用具體動態(tài)
8.17 練習(xí)32:基本配合條件
8.18 練習(xí)33:改變裝配體
8.19 練習(xí)34:變速箱裝配體
8.20 練習(xí)35:在裝配體中的零件設(shè)計表格
8.21 練習(xí)36:握把研磨器
第9章 細項
9.1 細項
9.2 基本細項
9.2.1 設(shè)置
9.2.1 新工程圖
9.2.2 編輯圖紙與編輯圖紙格式
9.2.3 工程圖屬性
9.3 工程視圖
9.3.1 標準三視圖
9.3.2 移動視圖
9.3.3 視圖的顯示
9.3.4 工程圖中的特征管理器
9.3.5 命名視圖
9.3.6 改變視圖比例
9.3.7 動態(tài)啟用工程視圖
9.3.8 簡單剖面視圖
9.3.9 對正視圖
9.3.10 局部放大視圖
9.4 模型尺寸
9.4.1 插入所有模型尺寸
9.4.2 尺寸操作
9.4.3 更多視圖選項
9.4.5 添加工程圖紙
9.4.6 剪裁視圖
9.5 斷開視圖
9.6 其他視圖
9.7 從動尺寸
9.7.1 基準尺寸
9.7.2 坐標尺寸
9.8 圖層屬性
9.8.1 更多有關(guān)圖層
9.8.2 草圖尺寸
9.8.3 常用尺寸
9.9 裝配體——特殊視圖
9.10 BOM零件表
9.10.1 BOM定位點
9.10.2 零件表的屬性
9.10.3 控制零件編號
9.10.4 設(shè)置說明屬性
9.10.5 工程視圖屬性
9.11 注釋
9.12 其他注解和符號
9.13 練習(xí)37:建立視圖
9.14 練習(xí)38:視圖與尺寸
9.15 練習(xí)39:視圖、注釋與尺寸
9.16 練習(xí)40:裝配體工程圖
9.17 練習(xí)41:注解
9.18 練習(xí)42:屬性與BOM
9.18.1 修正BOM模板
9.18.2 零件屬性
附錄
A.1 選項設(shè)定
A.1.1 應(yīng)用改變
A.1.2 改變默認選項
A.1.3 建議設(shè)置
A.2 文件模板
A.2.1 如何建立模板
A.2.2 組織您的模板
A.2.3 默認模板
A.3 工程圖模板
A.3.1 工程圖模板與圖紙格式
A.3.2 自定義圖層
A.4 圖紙格式的屬性
A.4.1 SolidWorks的特殊屬性
A.4.2 自定義屬性
A.5 修正圖紙格式
A.5.1 添加特殊屬性
A.5.2 保存格式
A.6 RapidDraft工程圖
A.6.1 Rapid Draft工程圖的優(yōu)點
A.6.2 視圖更新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Solidworks原廠教育訓(xùn)練手冊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