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孔明安 頁數(shù):23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鮑氏著作本身,包括已經出版的小薄冊子,數(shù)量達四五十本之多,其中最有影響的代表性著作當推其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出版的《象征交換與死亡》一書。該書不僅包括了其核心的思想,即“象征交換原則”,而且還對西方自古以來死亡的譜系做了追蹤考察,并就象征交換與死亡的關系做了細致的論述。不僅如此,該書承上啟下,上接對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激烈批判,包括馬克思的勞動、生產、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理論和生產方式理論,等等,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如盧卡奇的馬克思主義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等等,也都在鮑氏的批判之列;下續(xù)對20世紀末西方技術社會及其體制的研究和批判,如大眾媒體批判、誘惑和致命策略的批判,等等。因而,可以說,《象征交換與死亡》集鮑氏自身理論體系的建構與對其他理論的批判于一身。至于鮑氏80年代之后的幾部重要著作,如《致命策略》、《惡的透明性》、《完美的罪行》和《不可能的交換》,等等,都不過是《象征交換與死亡》中有關論題的具體展開,或是對20世紀末數(shù)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等現(xiàn)代技術統(tǒng)治的象征交換的批判而已。本書從現(xiàn)代科技與社會關系的視角出發(fā),對鮑德里亞的哲學思想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討,是一本系統(tǒng)地研究鮑德里亞哲學思想的著作。
書籍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從物的消費到符號消費——高科技時代的消費新趨向
一、物的規(guī)定及其特性
二、物的演變:從物到符號
三、符號消費與消費社會的形成
四、消費社會的神話及其批判
五、高科技時代一種無根的“新”文化觀
第二章 從生產到象征:從現(xiàn)實原則到象征交換原則
一、象征的邏輯浮現(xiàn):象征次序與符號次序
二、思想的轉折:對馬克思的拒斥
三、象征與象征交換原則
四、象征與現(xiàn)實的矛盾及其批判
第三章 仿真與仿像,內爆與超真實
一、仿真、仿像與表征
二、內爆與超真實
三、巴黎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的內爆解讀
第四章 鮑德里亞與大眾媒體技術理論
一、麥克盧漢、恩芩斯伯格的技術媒體觀
二、鮑德里亞的媒體技術分析
第五章 誘惑、女權與技術的社會批判
一、誘惑、游戲與象征交換
二、誘惑與女權主義的社會批判
三、誘惑與技術的社會批判
第六章 致命之物與主體的命運
一、從物到致命策略
二、兩種策略與致命的物
三、致命策略與莊子
四、后形而上學玄學的南來及其思想
五、海德格爾的“座架”與鮑德里亞的“致命策略”
第七章 完美的罪行與實在的辯護
一、完美何以有罪
二、完美的罪行并不完美——技術的報復
三、完美、虛擬與實在
第八章 鮑德里亞與后現(xiàn)代主義之爭
一、鮑德里亞與后現(xiàn)代主義的歸屬
二、現(xiàn)代性的激進反對者
三、一個超后現(xiàn)代主義者
第九章 生產方式、數(shù)字游戲與技術責任
一、鮑德里亞技術思想的積極意義
二、生產方式的本原性與現(xiàn)代技術的生存方式
三、鮑德里亞悲觀的技術決定論批判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鮑德里亞認為,這個故事不僅表明了自我的異化,它還表明了具體的整體社會性的異化意義。即這個故事中大學生的影像并不是偶然地丟失或取消了,相反是被他自己出賣了;也就是說,影像“墮入了商品的范疇,或許可以說,這恰是具體的社會性異化的意義?!薄啊恫祭竦拇髮W生》出色體現(xiàn)了異化程式,即被商品邏輯支配著的工業(yè)和社會生活的普遍化的模式?!M世紀既然是資本符號下整個加速了的生產力進程的歷史結果,那么他也是徹底異化的世紀……消費并不是普羅米修斯式的,而是享樂主義的、逆退的。它的過程不再是勞動和超越的過程,而是吸收符號及被符號吸收的過程……在消費的特定模式中,再沒有先驗性、甚至沒有商品崇拜的先驗性,有的只是對符號秩序的內在……在消費的幾何場所,在那里個體不再反思自己、而是沉浸到對不斷增多的物品/符號的凝視中去,沉浸到社會地位能指秩序中去等等。在那里他不再反思自己,他沉浸于其中并在其中被取消。消費的主體,是符號的秩序。”此外,《布拉格大學生》還表明,至少在《消費社會》的寫作時期,鮑德里亞的思想還受制于“異化論”的影響,或者說,他還沒有擺脫西方馬克思主義異化理論的影響。但這一“異化”卻不再是馬克思在19世紀所談的資本和商品統(tǒng)治下的異化;不是早期兩方馬克思主義學者,如盧卡奇等所談論的“物化”;也不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所談的資本主義工業(yè)化、商品化和技術化導致的人的異化;而是直接進入到了鮑德里亞自己的“符號”王同所統(tǒng)治的個體的“異化”。
編輯推薦
《物?象征?仿真:鮑德里亞哲學思想研究》是由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