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王彧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2010-01出版) 作者:王彧 頁數(shù):396
前言
現(xiàn)代化的國家是法治國家。現(xiàn)代文明進步的社會是法治社會。我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之基本治國方略的確立及其貫徹,對社會的發(fā)展進步至關重要。而現(xiàn)代刑事法治則在現(xiàn)代化法治國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改革開放后的二十多年來,我國的刑事法治已經(jīng)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新世紀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無論是刑事法學理論還是刑事法治實踐,都仍需要進一步發(fā)展與完善,以更為充分地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于2005年8月建立,系專門從事刑事法學研究的、中國刑事法學領域首家且目前唯一的、獨立的實體性、綜合性學術研究機構。研究院以一批中青年專家學者為中堅,并聘請了包括老一輩著名刑法學家、中央政法機關專家型領導以及重要國際組織領導人在內(nèi)的國內(nèi)外知名刑事法專家、學者擔任特聘顧問教授、專家委員會委員、兼職教授(研究員)。研究院的設立。
內(nèi)容概要
《刑事訴訟國際化問題研究》界定了刑事訴訟國際化的概念,追溯了刑事訴訟國際化的發(fā)展脈絡,分析了刑事訴訟國際化的大背景,抓住了刑事訴訟國際化的核心問題——人權,同時兼顧了國家主權與刑事訴訟國際化的關系,最后落腳于“本土化”?!缎淌略V訟國際化問題研究》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刑事訴訟國際化基本問題的研究,歸納了刑事訴訟國際化的基本概念,并對刑事訴訟國際化的根本矛盾進行了比較深入的討論。第二部分是關于刑事訴訟國際化與國家主權關系的討論,重點分析了國際刑事法院的設立及其對國家主權特別是中國國家司法主權的重大影響。第三部分是關于刑事訴訟國際化與本土化的討論,以國際刑事司法準則為主要對象,討論了其本土化的范圍、前景及具體的本土化思路。
作者簡介
王或,1 978年1月生,河南南陽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F(xiàn)在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工作,任風險管理部副總經(jīng)理。
書籍目錄
第一編 刑事訴訟國際化基本問題研究第一章 刑事訴訟國際化的概念第一節(jié) 刑事訴訟國際化的表現(xiàn)形式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刑事訴訟國際化的表現(xiàn)形式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刑事訴訟國際化的具體特點第二節(jié) 刑事訴訟國際化的概念一、刑事訴訟國際化定義的困難性二、刑事訴訟立法國際化概念的導出三、刑事訴訟司法國際化概念的歸納四、刑事訴訟國際化的概念第二章 刑事訴訟國際化與人權第一節(jié) 人權與刑事訴訟國際化的關系一、人權與刑事訴訟的關系二、人權與刑事訴訟國際化的關系第二節(jié) 人權的基本矛盾及其對刑事訴訟國際化的重要影響一、人權的悖論二、人權的固有矛盾與刑事訴訟國際化的根本矛盾第三章 刑事訴訟國際化的預設思路第一節(jié) 國際化對現(xiàn)代社會的深遠影響I一、國際化的基本前提: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二、國際化的根本動力:經(jīng)濟國際化三、國際化深入發(fā)展:政治國際化四、國際化預設思路的初步形成及其影響第二節(jié) 國際化與全球化一、全球化與國際化的聯(lián)系二、國際化和全球化的差異三、全球化對國際化預設思路的影響第三節(jié) 國際化的預設思路及其對刑事訴訟國際化的影響一、國際化預設思路在我國的形成二、國際化的預設思路對刑事訴訟國際化的影響第四章 國際化的基本矛盾及刑事訴訟國際化的主要矛盾第一節(jié) 反全球化的興起及其對刑事訴訟國際化的啟示一、反全球化的概念二、全球化問題的出現(xiàn)和反全球化運動三、反全球化與全球化之間的關系四、反國際化運動的最新走向五、反全球化對刑事訴訟國際化的啟示第二節(jié) 國際化的社會矛盾性一、國際化的組織性要求與國際化的無組織性特點之間的矛盾二、國際化管理的權威性需求與缺乏廣泛一致基礎之間的矛盾第三節(jié) 刑事訴訟國際化的基本矛盾一、無法解決的公平性矛盾二、難以克服的雙重標準三、國際化的精英話語與本土化的民眾訴求之間的巨大差異第二編 刑事訴訟國際化與國家主權第五章 早期刑事訴訟國際化理論與國家主權第一節(jié) 早期刑事訴訟國際化理論一、傳統(tǒng)國際法中關于國家主權原則的基本理論二、契約原則是傳統(tǒng)國際法中處理國家關系的根本理論第二節(jié) 早期刑事訴訟國際化實踐一、國際刑事審判機構的先驅(qū)二、凡爾賽和約及國際刑事訴訟的初步嘗試三、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與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局部勝利第三節(jié) 早期刑事訴訟國際化與國家主權的關系一、國際審判機構的管轄權只是一種補充管轄權二、允許國家保留的原則三、不對第三方產(chǎn)生約束的原則第六章 國際刑事法院及其對國家主權的影響第一節(jié) 相對主權理論的出現(xiàn)及對國家主權理論的影響一、相對主權理論的出現(xiàn)二、相對主權理論的影響第二節(jié) 相對主權理論下的國際刑事司法機構一、冷戰(zhàn)之后的國際刑事訴訟實踐及其特點二、常設國際刑事法院的理想及羅馬規(guī)約的簽署三、羅馬規(guī)約及引起的爭議第三節(jié) 國際刑事法院——法條意義上的超國家最高法院一、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補充性原則的規(guī)定與要求二、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不是補充管轄權三、國際刑事法院是一個超國家的最高法院四、國際刑事法院的其他設計侵蝕國家司法主權的現(xiàn)實可能性第四節(jié) 國際刑事法院與國家主權一、基本觀點一:國際刑事法院的成立有其先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二、基本觀點二:國際刑事法院的運行有著侵犯國家刑事司法主權的完全可能性三、基本觀點三:國際刑事法院尚未獲得其運作的普遍性基礎四、基本觀點四:國際刑事法院賴以存在的平等環(huán)境只是一種夢想五、結論第七章 刑事訴訟國際化與中國國家主權第一節(jié) 國際刑事法院對中國國家主權的現(xiàn)實影響一、國際刑事法院對中國公民行使管轄權的可能性二、國際刑事法院對中國國內(nèi)司法程序?qū)彶榈目赡苄匀?、中國在特定情形下對國際刑事法院的強制合作義務四、《羅馬規(guī)約》的運作對我國國內(nèi)立法的潛在影響第二節(jié) 中國對國際刑事法院的基本態(tài)……第三篇 刑事訴訟國際與本土化第八章 國際人權法與國際刑事司法準則第九章 國際刑事司法準則本土化的可行性第十章 本土化的具體問題研究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在人類邁人新的世紀的進程中,國際化這個詞語以不同的形式不斷對社會的不同層面造成新的沖擊。在這種全新的沖擊下,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開始發(fā)生新的、更為深刻的嬗變。20世紀初的時候,傳統(tǒng)物理學界面對愛因斯坦宏觀相對論所展現(xiàn)的宏大宇宙,完全不知所措。與此相同,20世紀末的現(xiàn)代社會面臨國際化的洪流的時候,也顯得同樣的慌亂。因為在國際化所展現(xiàn)的全新體系中,原有微觀環(huán)境下長期積累下來,被視為不言而喻的不可觸碰的真理在更宏大的視野下完全改變了模樣。在傳統(tǒng)權威祛魅的同時,新的權威在以完全不同的做法重塑新的格局。在絕大多數(shù)人和絕大多數(shù)領域都還沒有對國際化的到來做好思想準備的時候,國際化這個客人已經(jīng)毫不客氣地闖入了我們熟悉的環(huán)境,并且不以我們意愿為轉(zhuǎn)移地開始重新塑造我們的生活。由于國際化在全球的勝利,甚至“由于與政治體制的‘近親性”,“對全球化趨勢的反應略顯遲緩”的刑事訴訟領域也逐漸感受到了國際化的沖擊。這種沖擊是兩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各國刑事訴訟法律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響,各國刑事訴訟法律出現(xiàn)了趨同的趨向。聯(lián)合國主持下的國際刑事司法準則的出現(xiàn),進一步完善了刑事訴訟國際化的外在形式,對各國的刑事訴訟司法改革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后記
2007年3月15日,我經(jīng)歷,自己人生迄今為止最為痛苦但也最為關鍵的一個不眠之夜。這一夜的思考,讓我認識到,我的博士論文無論如何都不能再拖延下去;經(jīng)過這一夜的思考,我終于下定了不惜一切代價,必須在今年完成我的論文的決心?!安幌б磺写鷥r”這個詞語對我來說,并不是聳人聽聞的說辭。由于我的學術功底太差,這篇論文的寫作過程對我而言的確是一場從未經(jīng)歷過的痛苦經(jīng)歷。從2007年3月到10月整整七個月中,雖然我的工作和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這篇論文的寫作我卻一刻也沒有停止過。這篇論文完成的時候,正值我們單位的例行體檢。我的身體一向很好,年紀又輕,多年來的體檢從來都是走個形式。而這次體檢,醫(yī)生竟然查出我的心臟有早搏的現(xiàn)象。從這個方面來說,雖然我清楚地知道由于成稿的倉促,這篇論文還是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對我個人來說,這也的確是我當時所能傾盡的全力的心血之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也只能知足了。但論文的寫作并不是一件只有痛苦沒有喜悅的苦差事,其實,這篇文章的寫作還是給我?guī)砹撕芏嘁庀氩坏降氖斋@。從一開始的筆下干澀到最終的洋洋萬言,從最初的唯恐其不長到最后的唯恐其太長,從最初的視其為畏途到最終的樂其為快事,這一切的變化都展示著這次論文的寫作給我自身所帶來的可喜的變化。這件迄今為止我經(jīng)歷過最為苦痛的事情,已經(jīng)給我的人生帶來了迄今為止最大的變化,而其影響,必將不斷地持續(xù)下去。
編輯推薦
《刑事訴訟國際化問題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