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亂公共秩序罪立案追訴標準與司法認定實務

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作者:莫開勤 編  頁數(shù):302  

前言

  加強和完善刑事法制建設是依法治國方略的基本要求,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刑事法制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在理論研究和司法實踐中都匯集了大量的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同時,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刑事法制建設中出現(xiàn)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亟待研究和解決。《中國刑事法制建設叢書》圍繞我國刑事法制建設的需要,吸收和借鑒世界各國的刑事立法經(jīng)驗和理論成果,對我國的刑事法制建設進行系統(tǒng)評價和實證分析,為完善我國刑事立法,促進刑事司法改革提供理論參考?!  缎谭ㄗ锩盗小穮矔恰吨袊淌路ㄖ平ㄔO叢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本叢書將刑法分則中的罪名按照“概念與罪名淵源”、“犯罪構成要件”、“立案追訴標準適用指南”、“司法認定實務指南”、“刑事責任”五個部分加以系統(tǒng)闡述?! ?.概念與罪名淵源  1997年刑法頒布實施以后,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通過了3個單行刑法、7個刑法修正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先后公布了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一系列規(guī)定,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罪名體系。截至本叢書出版,刑法已規(guī)定了444個罪名,其中涉及修改罪名40余個,新增罪名20余個。

內(nèi)容概要

  《擾亂公共秩序罪立案追訴標準與司法認定實務》為其中之一的《擾亂公共秩序罪立案追訴標準與司法認定實務》分冊,書中介紹了:招搖撞騙罪、尋釁滋事罪等內(nèi)容?!缎谭ㄗ锩盗小穮矔恰吨袊淌路ㄖ平ㄔO叢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本叢書將刑法分則中的罪名按照“概念與罪名淵源”、“犯罪構成要件”、“立案追訴標準適用指南”、“司法認定實務指南”、“刑事責任”五個部分加以系統(tǒng)闡述。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妨害公務罪第一節(jié) 妨害公務罪的概念與罪名淵源一、妨害公務罪的概念二、妨害公務罪的罪名淵源第二節(jié) 妨害公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一、妨害公務罪的客體二、妨害公務罪的客觀方面三、妨害公務罪的主體四、妨害公務罪的主觀方面第三節(jié) 妨害公務罪的立案追訴標準適用指南一、妨害公務罪的立案追訴標準二、認定妨害公務罪應注意的問題第四節(jié) 妨害公務罪的司法認定實務指南一、妨害公務罪與其他犯罪的界限二、妨害公務罪的特殊形態(tài)認定第五節(jié) 妨害公務罪的刑事責任附:刑法規(guī)定及相關司法文件第二章 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第一節(jié) 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概念與罪名淵源一、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概念二、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罪名淵源第二節(jié) 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犯罪構成要件一、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客體二、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客觀方面三、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主體四、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主觀方面第三節(jié) 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立案追訴標準適用指南第四節(jié) 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司法認定實務指南一、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與其他犯罪的界限二、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特殊形態(tài)認定第五節(jié) 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刑事責任附:刑法規(guī)定及相關司法文件第三章 招搖撞騙罪第一節(jié) 招搖撞騙罪的概念與罪名淵源一、招搖撞騙罪的概念二、招搖撞騙罪的罪名淵源第二節(jié) 招搖撞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一、招搖撞騙罪的客體二、招搖撞騙罪的客觀方面三、招搖撞騙罪的主體四、招搖撞騙罪的主觀方面第三節(jié) 招搖撞騙罪的立案追訴標準適用指南第四節(jié) 招搖撞騙罪的司法認定實務指南一、招搖撞騙罪與其他犯罪的界限二、招搖撞騙罪的特殊形態(tài)認定第五節(jié) 招搖撞騙罪的刑事責任附:刑法規(guī)定及相關司法文件第四章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第一節(jié)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概念與罪名淵源一、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概念二、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罪名淵源第二節(jié)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犯罪構成要件一、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客體二、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客觀方面三、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主體四、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主觀方面第三節(jié)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立案追訴標準適用指南第四節(jié)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司法認定實務指南一、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與偽造、變造、買賣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罪的界限二、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特殊形態(tài)認定第五節(jié)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刑事責任附:刑法規(guī)定及相關司法文件第五章 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第一節(jié) 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概念與罪名淵源一、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概念二、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罪名淵源第二節(jié) 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犯罪構成要件一、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客體二、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客觀方面三、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主體四、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主觀方面……第六章 偽造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第七章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第八章 非法生產(chǎn)、買賣警用裝備罪第九章 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第十章 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罪第十一章 非法生產(chǎn)、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罪第十二章 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第十三章 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第十四章 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數(shù)據(jù)、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第十五章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程序、工具罪第十六章 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第十七章 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第十八章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第十九章 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第二十章 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第二十一章 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第二十二章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第二十三章 聚眾斗毆罪第二十四章 尋釁滋事罪第二十五章 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第=十六章 入境發(fā)展黑社會組織罪第二十七章 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第二十八章 傳授犯罪方法罪第二十九章 非法集會、游行、示威罪第三十章 非法攜帶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參加集會、游行、示威罪第三十一章 破壞集會、游行、示威罪第三十二章 侮辱國旗、國徽罪第三十三章 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利用迷信破壞法律實施罪第三十四章 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第三十五章 聚眾淫亂罪第三十六章 引誘未成年人聚眾淫亂罪第三十七章 盜竊、侮辱尸體罪第三十八章 賭博罪第三十九章 開設賭場罪第四十章 故意延誤投遞郵件罪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2.擅自占用頻率  占用頻率,是指行為人違反《無線電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不按照分配的頻率而使用未分配給本臺(站)使用的頻率或在頻率使用期滿后,沒有辦理手續(xù)而繼續(xù)使用,或者未經(jīng)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或者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批準,轉讓、出租或變相出租頻率?! ?.經(jīng)責令停止使用后拒不停止使用  關于“經(jīng)責令停止使用后拒不停止使用”能否作為本罪的構成要件,學界存在否定說和肯定說兩種觀點。否定說認為,本罪只需具備三個條件,即違反國家規(guī)定,擅自設置、使用無線電臺(站),或擅自占用頻率,造成嚴重后果,即可構成本罪。因此,經(jīng)有關國家主管部門責令停止使用后停止與否是作為一個量刑情節(jié)予以考慮,而不能將其認定為構成本罪必不可少的條件。②肯定說則認為,“經(jīng)責令停止使用后拒不停止使用”是本罪成立必不可少的一個構成要件。理由是:首先,《刑法》第288條明確將“經(jīng)責令停止使用后拒不停止使用”規(guī)定在罪狀之中,所以應是本罪的客觀方面之一;其次,本罪是法定犯,要求以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為前提,經(jīng)責令停止使用后拒不停止使用這一特征,反映了行為人主觀上對違反國家規(guī)定的“明知”的心理態(tài)度;最后,立法者這樣規(guī)定符合本罪為輕罪的這一特性,也符合刑法謙抑性的原則?! ∥覀冋J為,“經(jīng)責令停止使用后拒不停止使用”是構成本罪必不可少的一個要件。理由是:首先,法律條文在罪狀描述中明確規(guī)定了這個要件;其次,行為人在實踐中往往缺乏對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這一行為的法律性質的理解,往往不將此行為認定為犯罪行為,將“經(jīng)責令停止使用后拒不停止使用”作為本罪的構成要件,反映了行為人明知故犯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這也與我國當前實際相符合;最后,本罪包括此要件有助于保護人權,限制國家的刑罰權,符合刑法的謙抑性特征。因此,行為中缺乏“經(jīng)責令停止使用后拒不停止使用”這一構成要件,行為人就不構成本罪。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擾亂公共秩序罪立案追訴標準與司法認定實務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