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2009-06出版) 作者:卞建林 編 頁數:505
內容概要
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社會形勢的發(fā)展和司法改革的深化,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再次被提上國家立法機關的議事日程。就目前來看,如何針對司法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改革完善我國的訴訟制度,如何通過訴訟法律的修改促進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建立,如何實現(xiàn)案件處理中的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已經成為我國訴訟法學界必須承擔的基本任務。其中,建立、健全符合我國司法實際和訴訟需要的以證據規(guī)則為核心的證據制度,更是有待研究的重要課題,而且已經逐漸成為公眾矚目的焦點。證據制度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科學、體系化的證據制度,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法官評價證據、認定證據的不足,而且,還可以遏制法官自由心證的不當適用或濫用,并最終有利于實現(xiàn)訴訟結果的公正和訴訟過程的公正。但是,在我國現(xiàn)行訴訟法律中,有關證據的規(guī)定和規(guī)則過于簡單,過于粗疏,致使司法實踐中法官的證據評價和事實認定等活動幾乎處于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狀態(tài)。受此影響,證據評價與事實認定有可能過于隨意或者因人而異,致使具體案件的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當事人與社會大眾的滿意程度“雙雙失守”。去年發(fā)生的彭宇案已經鮮明地印證了這一點。因此,為了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的構建,構建并完善我國證據制度(尤其是證據規(guī)則體系)已經成為擺在我國訴訟法學界面前的迫在眉睫的現(xiàn)實課題之一。
書籍目錄
主編絮語司法公正呼喚證據規(guī)則的健全完善聚焦·訴訟證據規(guī)則證據規(guī)則視角下的彭宇案自由心證法則的界限與限制——以彭宇案為視角自由心證法則與鑒定結論的審查與判斷試論推定規(guī)則——一個令人困惑的證據法機制論推定規(guī)則下的表見證明最佳證據規(guī)則探索以案說法論經濟犯罪案件中的誘惑偵查以個案析我國民事證據收集制度的不足與完善——以書證收集為中心從降低補償案談錄音證據的采納——以比較法為參照法學教室:刑訴刑事訴因制度研究論我國刑事偵查權的優(yōu)化配置——以規(guī)范和加強監(jiān)督制約為導向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程序研究檢察機關對死刑復核程序進行法律監(jiān)督的正當性與程序構建論無罪推定原則的雙重內涵及構成無罪推定權利主體初論刑事賠償程序主體研究刑事評議程序研究論辯護律師調查取證權立法之完善——以我國《律師法》修訂為背景刑事簡易程序的價值沖突論未成年人酌定不起訴制度的司法完善法學教室:民訴論民事訴權濫用的防止論民事公益訴訟的理論與制度構建民事再審事由探析——以管轄事由為視角司法官論法淺談刑事案件中的“情況說明”——兼與黃維智博士商榷寬嚴相濟政策的立法化析“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同案被告人口供的證據能力與證明力論疑罪不起訴案件的證據問題及其完善疑罪不起訴案件之證據問題探討試述我國借鑒辯訴交易制度的理論基礎及現(xiàn)實依據我國獨立性量刑程序的構建我國未成年人的社區(qū)矯正制度探析臺灣法制臺灣地區(qū)刑事訴訟的目的變遷臺灣地區(qū)通訊監(jiān)察制度研究域外經典判例王森案與“毒樹之果”規(guī)則卡羅爾案與汽車搜查例外隨筆“群眾的感覺”與死刑司法中的人道關懷許霆案中的程序問題死刑復核與秋審思維學術動態(tài)“刑事和解與程序分流”學術研討會綜述
章節(jié)摘錄
聚焦?訴訟證據規(guī)則證據規(guī)則視野下的彭字案許瀟日前,彭宇案的二審已經調解結案,曾經轟動一時的南京彭宇案也已落下帷幕。這起在某公交車站發(fā)生的極小的民事糾紛,卻一度在全國范圍內引起輿論風暴。筆者現(xiàn)僅從一審程序入手,談談對這起案件的看法。一、證據的審查認定所謂證據,是正確認定案件事實的客觀依據;是促使當事人如實陳述,并論證自己主張的重要根據;也是法官據以裁判是非,解決糾紛的基礎。當事人提交到法院,由法官予以審查的只是證據材料,又稱事實材料。證據材料與證據緊密相連。證據來源于證據材料,證據材料是證據的初始狀態(tài)。但這些材料能否作為證據在訴訟中得以運用,必須經過當事人雙方的質證,經過法官的審查認定。證據必須具備客觀性、關聯(lián)性和合法性三大要素,經過這三重審查判斷,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方能被視為證據,在訴訟中發(fā)揮說明事實、證明主張的功效。具體到彭宇案,雙方當事人爭議較大,對法官認定案件事實較有影響的證據材料有以下幾項:(1)城中派出所提供的對原告的詢問筆錄、對被告詢問筆錄的電子文檔以及謄寫材料。
編輯推薦
《中國訴訟判解(第7卷)》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