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郭茂德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2009-03出版) 作者:郭茂德 頁數(shù):270
前言
古往今來,上至君主,下至庶民,有一個眾人關心、常談常新的話題,那就是危機。危機,就是潛伏的禍,脅迫的難,可以轉變的機。通俗地講,就是危險與機遇并存的時刻,轉機與惡化的分水嶺。處置不當,危在旦夕;處置得法,則是良性發(fā)展的契機與基礎。古人講危機,泛指可能造成威脅與危害的事件,諸如天災、人禍、厄運。既有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治安、民生等領域,類似現(xiàn)在的公共危機、突發(fā)事件、緊急狀態(tài)、災害災難;又有關系個人信仰、仕途、榮辱、安危的人生危難,方方面面無所不涉。因此,關注危機、研究危機、應對危機,歷來是民族生存之所系,治國安邦之所需,個人得失成敗之所求。歷史歲月悠久、厚重、智慧。中華民族在不斷應對危機中維系生存,革故鼎新,推動了歷史的發(fā)展。危機和危機暴發(fā)的殘酷性、機遇性,決定著它是謀略生成的重要發(fā)源地。生長在這塊神奇土地上的中華民族,得天獨厚地沐浴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智慧。運用謀略應對形形色色的危機,或防患于未然,或消弭于無形,或處置在初發(fā),又大大豐富了傳統(tǒng)智慧的寶庫?;赝麣v史,鑒往知來,將博大精深、綿延深厚的傳統(tǒng)智慧轉化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動力,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一、人類發(fā)展的歷史就是不斷應對危機的歷史歷史對一個民族而言,是精神的家園,生命的魂魄,不滅的記憶。人類在歷史舞臺上演繹了無數(shù)興衰存亡的活劇,堆積了無數(shù)的經(jīng)驗教訓?;胤艢v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危險與機遇同在,人類的歷史是一部伴隨危機、應對危機的歷史。
內容概要
《避險謀略》是一部現(xiàn)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并重的社會生存著作。圖文并茂,系統(tǒng)嚴謹?shù)仃U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世界上最徹底的生存哲理往往蘊藏在形形色色的應急避險之中。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避險謀略從此浮出水面,并被賦予新的價值和使命;書中列舉了古代用謀實例,詮釋內涵,拓展外延,知識性、形象性、趣味性集于一體,古代社會實踐活動的規(guī)律性總結;作為我國史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避險謀略是一份值得保護和發(fā)掘的文化遺產(chǎn),對構建和諧社會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郭茂德,1948年11月生,浙江省東陽市人。1968年投筆從戎,1979年轉業(yè)到浙江省公安廳工作至今,現(xiàn)任交通管理局政委,二級警監(jiān)。 多年來在報刊發(fā)表文章百余篇,多篇被全國大型叢書收編;連續(xù)三屆在全國出入境管理學術研討、論文評選中奪冠;主編、參與編寫《蔣定軍執(zhí)法藝術》、《警備訓練與處突防爆》等教材、資料12本。致力于古代軍事、反間、辦案、避險謀略的研究,發(fā)表《古代用間謀略》等多篇文章,出版《古代辦案謀略》等專著。
書籍目錄
序治本篇教化為先可治本大處落筆護民生重民愛民不萌禍取信于民治未亂招賢納士利安邦以農(nóng)為本濟蒼生撥亂反正穩(wěn)時局以夷治夷促安定明法以守禁禍亂強干弱枝天下安運籌篇先謀后事涉艱險上兵伐謀止干戈知彼知己料險情審時度勢覓生路未兆易謀應突變深謀遠慮絕牽連趨利避害操勝券力排眾議守城池當斷不斷反受亂留有余地為后計防范篇居安思危巧應對思則有備敵人休防微杜漸弭隱患堅壁清野扼叛逃修身正家減災禍謹言慎行避風險有度有識助自保淡泊處之能保全禍從口出慎可防前車之鑒戒女禍避禍篇韜光養(yǎng)晦俟奮起功成身退圖安康分金避禍得安閑避盈居損勿招罪不為己甚少添煩亂邦不居遠刑戮勿越其伏無枉死養(yǎng)寇自重在消禍審勢布陣誑禍首誤其所謀易逃生應急篇就坡騎驢施舌戰(zhàn)竊符救趙挽危局李代桃僵保主帥緩兵之計宜脫身將機就計退群敵以牙還牙懲惡魔揚鈴打鼓齊伐罪隱奪君意釋人命秘而不宣防動蕩借間反問掃逆敵弭戰(zhàn)篇處變不驚對危難怯防勇戰(zhàn)弱勝強用其所長解圍困曲意逢迎創(chuàng)戰(zhàn)機圍魏救趙除齊患避其銳氣獲全勝制鴻去翼殲敵頑調虎離山去危情擒賊擒王俘亂軍先發(fā)制人戡內亂攻心篇攻心服敵平騷亂曉以利害免兵燹激勵士氣度難關知死必勇而后生卑而驕之輕破敵死地則戰(zhàn)然后存殺一儆百整亂勢以真為真善施救虛張聲勢壓糧價月夜吹笳奪其氣借術篇善假于物筑城防從善如流消君疑赦過宥罪以安晉動之以情化積怨假癡不癲欺敵手難得糊涂不惹禍大白若辱成大業(yè)借機生機獲主動假托王命疏叛臣借手于人抑危機奇正篇出奇匿伏鎮(zhèn)兇頑立謀慮變挫追殺先禮后兵遏搶掠流言鑠金妙排解以利動之僻生路乘敗而進也可勝剛柔相濟制兵變因利制權護古城反經(jīng)行權識奸佞出奇制勝破重圍虛實篇虛實誤敵救危急縣門不發(fā)退敵兵懸羊擊鼓暗撤退迷人耳目覓生機佯動欺敵乃生還金蟬脫殼離險境大言相駭常屈人靜不露機處危情捭闔之法降虎將臨危不亂智脫險用智篇大智若愚揚大義大智若智反遭殃有案可稽擋陷害不了了結息謠言一箭雙雕履使命智激之術清三害引虎爭斗享其成舍己用智扶蒙難犬牙相制躲死罪息壤之誓抗中傷消患篇既勝若否必再勝塞源止流斷禍根虛心納諫危轉安收買內間排國危乘間投隙好運作法不徇情勢自治未雨綢繆戰(zhàn)水患改過自新成大器以柔制剛阻分裂多管齊下衛(wèi)國土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據(jù)《元史·伯顏傳》載: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秋天,宗王阿只吉為叛王海都所敗,被罷職,世祖命伯顏代統(tǒng)他的軍隊。在此之前,邊境防軍因地荒且塞,常常軍糧不足。伯顏到來后,立即命令全軍采蔑怯的葉子和蔓菁的根,曬干后把它貯存起來,每人必須采足四斛,草籽也必須如數(shù)采集貯藏。到了嚴寒的冬天,大雪飛揚,人和馬就靠這些填飽肚皮。他還命令士兵捕捉旱獺,先吃它的肉,然后把它的皮曬干、制好,貯存了近萬張。過了不久,伯顏派使者用車子把這些獸皮送到京師,進獻世祖。世祖一見獸皮,就笑著對其他大臣說:“伯顏因為邊地寒冷,士兵衣服單薄,只是想用這些獸皮來換我的棉衣罷了?!庇谑琴n給邊庭士兵冬天的衣服。至元二十四年二月,有人向朝廷告發(fā)親王乃顏將要謀反,世祖命令伯顏前去暗中觀察。伯顏用車馬載了很多皮毛衣服,前往乃顏領地。他每經(jīng)過一個驛站,就給驛站的官吏留下一些皮毛衣服。到了乃顏駐地,乃顏設宴款待伯顏,準備在酒席上逮捕伯顏和從人。伯顏察覺后,就與從人騎馬沖出來,分三路逃走。每到一個驛站,站上的官吏因得過他的好處,爭相獻出良馬,使伯顏和從人得以脫險?;氐骄┏?,伯顏把乃顏要謀反的真相報告給世祖。四月,伯顏跟隨世祖御駕親征,因考慮到親疏關系,建議不用蒙古軍而用漢人騎兵去對付乃顏,世祖接受了這一建議,很快打敗并活捉了乃顏。古人說:欲流之遠,必先浚其源;欲樹之高,必先固其根。應急,不是危機來了才開始想辦法、找對策,而要預謀在前、預安在先,從源頭上加強管理,把氣力花在日常,這樣才能直面危機,自如應對。伯顏先謀后事,在嚴寒未到來之時,采集儲備糧草,安全渡過邊塞饑寒的困境;事先籠絡乃顏領地驛站官吏,在危難逃脫之時得到了他們的幫助;在討伐乃顏時建議世祖不用蒙古兵而改用漢人騎兵,一舉順利活捉了乃顏,平息了謀反。凡此種種說明,一是唯有謹小,才能致大。要成大,必須從小步走起,從小事做起。不僅要謹小慎微,而且要動不失時,及時有效地解決細微的、苗頭性的問題。否則,忽小言大,棄微求著,有可能自毀于細枝末節(jié)之中。二是唯有備周,才能除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干一、備二、想三,對可能發(fā)生、即將發(fā)生、必然發(fā)生的事,預先籌劃,精心備對,一旦危機來臨,不至慌張失措,而能神閑氣定,從容應對了。
后記
十年前,因撰寫《古代辦案謀略》一書,閱讀了大量史籍,從中也對先賢們居安思危、應急避險的策略留下了深刻印象,常常揮之不去。聯(lián)想當今世界,機遇與風險相伴,比對古人避險策略,給人以許多遐想和啟示,其中重要一條就是策略決定成敗。有感于此,三年前,不計工拙,開始草寫此書稿,目的是拋磚引玉,啟迪悟性,增強避險能力,為創(chuàng)建平安社會服務。古人說:“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毖芯?、探討避險謀略,除了“引經(jīng)”闡明謀略本身的含義外,還需“據(jù)典”論證。畫,放遠觀,更美;山,站著看,更壯觀;歷史,回頭望,更有韻味。一是許多古代避險策略,本來很有意義,因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應發(fā)潛闡幽,以便知來;二是由于歷史的局限,當時被貶低甚至被否定的一些避險策略,經(jīng)過歷史沖洗積淀后,忽然看到了意義,應該賦予新的價值;三是一些失敗的策略甚至一些反面的“詭道”,從另一個角度講也不失為“失敗學”的教材,可以引以為戒;四是史籍浩瀚,古代有關避險策略的論述各有偏重,只有把繁瑣的、零碎的、膚淺的東西用同一主題串聯(lián)起來,刪繁就簡,整理提高,才能放出慧光。因此,書中占了大量篇幅,列舉古代用謀實例,詮釋內涵,拓展外延,并力求用知識性、形象性、趣味性的筆調來證明:世界上最徹底的生存哲理往往蘊藏在形形色色的應急避險之中。拙作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平安時報》主任編輯丁鐘文先生的指導和幫助,《杭州日報》美術編輯焦俊先生在百忙中為每篇繪制了形神兼?zhèn)涞牟鍒D,在此深表謝意。同時特別需要提出的是,承蒙《現(xiàn)代世界警察》雜志主編孟霖先生的厚愛和提攜,使拙作能夠出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資深編輯楊益平先生、責任編輯周蘭星、佘敏女士為此書付出了辛勤勞作,使之能夠順利出版,在此也一并叩謝。
編輯推薦
《避險謀略》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危機,就是潛伏的禍,脅迫的難,可以轉變的機。通俗地講,就是危險與機遇并存的時刻,轉機與惡化的分水嶺。處置不當,危在旦夕;處置得法,則是良性發(fā)展的契機與基礎。運用謀略應對形形色色的危機,或防患于未然,或消弭于無形,或處置在初發(fā),又大大豐富了傳統(tǒng)智慧的寶庫?;赝麣v史,鑒往知來,將博大精深、綿延深厚的傳統(tǒng)智慧轉化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動力,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