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歸責論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杰  頁數(shù):284  

前言

  當前中國刑法學界有關(guān)犯罪論體系的爭論十分激烈,一些學者主張引進德日三要件式的犯罪論體系,“重構(gòu)中國刑法學體系”,這是關(guān)系到中國刑法學前途去向的重大問題。張杰同志的專著《刑事歸責論》,以對中國刑法學體系的討論為大背景,立足罪一責一刑的中國刑法學體系,選取刑事歸責為切入點,在探討刑事歸責的概念、原則、對象、條件、要素、體系、應用等問題的同時,回答了“中國刑法學體系要不要重構(gòu)”,“中國刑法學體系存在哪些缺陷及如何完善”等重大問題,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直面理論難題的勇氣和良好的學術(shù)功底?! ≡摃岢龅膶w責定位為定罪與量刑之間的動態(tài)過程;借鑒德日刑法學行為評價與行為人評價分立,在刑事歸責中恰當?shù)剡\用刑事歸責要素實現(xiàn)對行為人的評價;建立刑事歸責體系充實中國刑法學中的刑事責任論等觀點,都很有啟發(fā)性。我在推薦論文參加答辯時給予其的總體評價是:“博士論文《刑事歸責論》,從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上,對我國刑法中的刑事歸責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深人而有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填補了刑法理論體系中的一個空白,具有重大理論和實際意義?!边@一評價是否中肯,還請讀者評判?! τ谥袊谭▽W體系是否應推翻重建的問題,我近年來也很關(guān)注,借此機會談談個人看法。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以中國刑法學界關(guān)于刑法學體系的爭論為大背景,立足罪一責一刑的中國刑法學體系構(gòu)刑事歸責論。本書認為,刑事歸責是刑事責任論的中心任務及動態(tài)體現(xiàn);刑事歸責論的建立和充實,對于中國刑法學體系的完善具有重要價值,對于實踐中抽象法律規(guī)則與具體案件堅持罪一責一刑的中國刑法學體系中建立完善的刑事歸責理論,將歸責提升為與定罪、量刑相并列的動態(tài)過程。在歸責論中,應借鑒德日的刑法理論中的責任要素,建立縝密的刑事歸責體系,藉之充分考量行為人人格方面的特殊因素,滲透國家的價值評價色彩,緩和定罪論僅僅關(guān)注犯罪行為所造成的實質(zhì)不合理性,為量刑提供行為人方面的論證和基礎(chǔ)。

作者簡介

張杰,男,1980年6月生,湖南瀏陽人。2002年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大學化學工學院,獲理學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yè)于湘潭大學法學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專業(yè),獲法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最高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廳干部。
參與了《刑法分則實務研究》等著作的編寫;在《政治與法律》、《法學雜志》、《中國刑事法雜志》等期刑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30余篇。

書籍目錄

導論  一、問題的提出:從具體案例談起  二、兩種刑法學體系的解決:比較性研究  三、罪責刑刑法學體系下的刑事歸責第一章 刑事歸責的要概念  第一節(jié) 刑事歸責的定義:比較后的界定  第一節(jié) 刑事歸責的特征    一、刑事歸責是一個介于定罪與量刑之間的過程    二、刑事歸責是一個具有特定主體和對象的過程    三、刑事歸責是一個價值評價的過程  第三節(jié) 刑事歸責與相關(guān)概念的辨析    一、刑事歸責與刑事責任    二、刑事歸責與有責性(責任)    三、刑事歸責與罪責    四、刑事歸責與客觀歸責第二章 刑事歸責的原則  第一節(jié) 主觀歸責原則    一、主觀歸責原則概述    二、歷史演進視野下的主觀歸責原則    三、主觀歸責原則在刑事歸責中的貫徹  第二節(jié) 罪行制約原則    一、罪行制約原則的含義    二、罪行制約原則的根據(jù)    三、罪行制約原則的表現(xiàn)第三章 刑事歸責的對象  第一節(jié) 刑事歸責對象的(一):人    一、刑事責任對象的歷史嬗變    二、刑事歸責對象的現(xiàn)實定位:人  第二節(jié) 刑事歸責的對象(二):意志自由的人    一、意志自由的概念:不同學科的界定    二、意志自由的有無:學說史的梳理    三、意志自由的存在:刑事歸責論的必然假定第四章 刑事歸責的條件  第一節(jié) 刑事歸責條件的含義  第二節(jié) 刑事歸責的條件:符合犯罪構(gòu)成的行為    一、我國刑法學界關(guān)于事歸責條件的爭論    二、辨析與立論:刑事歸責的條件乃是符合犯罪構(gòu)成的行為    三、對“符合犯罪構(gòu)成的行為”的具體理解第五章 刑事歸責的要素  第一節(jié) 刑事歸責要素的概述    一、刑事歸責要素的含義    二、刑事歸責要素的遴選  第二節(jié) 刑事歸責能力概念的導出    一、刑事歸責能力概念的導出    二、刑事歸責能力的評論因素    三、刑事歸責能力對刑事歸責的影響  ……第六章 刑事歸責的體系第七章 刑事歸責的應用結(jié)語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刑事歸責的原則,即在刑事歸責過程中具有普遍性指導意義、全程性制約作用的準則。刑事歸責論的展開,必須隨時注意貫徹遵循刑事歸責的基本原則。因此,刑事歸責原則的提煉,與刑事歸責概念的歸納一樣,是刑事歸責論建構(gòu)中的基礎(chǔ)性問題?! ×⒆阌谛淌職w責著重考查行為人人格特征的宗旨以及確定犯罪人刑事責任狀況的任務,筆者認為,刑事歸責的基本原則應包括主觀歸責原則、罪行制約原則兩項?! ≡谥骺陀^相統(tǒng)一已經(jīng)成為我國刑法中主流話語的情況下,將主觀歸責確立為刑事歸責的基本原則,可能會引起一些誤解。然而,主觀歸責原則的確立,并不意味著對主客觀相統(tǒng)一原則的消解,應該說,主觀歸責原則與主客觀相統(tǒng)一原則,具有不同的內(nèi)涵和使命,在此,本節(jié)首先對這些問題予以概括性說明。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刑事歸責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