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法研究(第2卷)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作者:孫世彥 編  頁數(shù):289  

內容概要

  《國際法研究(第2卷)》為連續(xù)性出版物《國際法研究》的第二卷。共有學術論壇、前沿動態(tài)、百家評論、書評、信息綜述5個版塊,《論中國國際私法領域司法解釋與立法的耦合》《中國公民雙重國籍問題研究》《我國反壟斷法的域外效力》《試論國際海上武裝沖突法研究的必要性。

書籍目錄

學術論壇 論中國國際私法領域司法解釋與立法的耦合 中國公民雙重國籍問題研究 當代沖突法中意思自治方法的擴展與限制 跨國兒童監(jiān)護權保護的國際法律機制  ——評1980年海牙《國際誘拐兒童民事方面公約》及其實施機制 人民自決權的內部自決和外部自決的關系 論氣候變化國際法上的“成本—收益”問題 跨國腐敗行為與國際法上的危害人類罪 世界貿易組織與新時期的航空運輸服務 國際海底制度執(zhí)行協(xié)定研究 論歐盟對金融集團的監(jiān)管  ——以《金融集團指令》為中心 美國反托拉斯法中的合并控制救濟前沿動態(tài) 21世紀國際航空私法的新發(fā)展  ——關于1999年《蒙特利爾公約》航空運輸責任    立法的評論與分析 我國反壟斷法的域外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糾紛案件法律適用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評析百家評論 試論國際海上武裝沖突法研究的必要性及起始點書評 《1847年至1911年帝制中國晚期與作為世界秩序的國際法  ——翻譯、接受和理論》  信息綜述 第三屆國際法論壇:國際法的新發(fā)展學術研討會綜述 第四屬國際法論壇:國際法的前沿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綜述

章節(jié)摘錄

  《瑞士聯(lián)邦國際私法》較早地賦予了雙方當事人選擇侵權準據(jù)法的權利,該法第132條規(guī)定:“侵權行為發(fā)生后,當事人可以隨時協(xié)商選擇適用法院地法?!边@一規(guī)定,雖然運用了意思自治的方法,但是卻將當事人選擇侵權準據(jù)法的自由限定在一個極其狹小的范圍內,只允許當事人選擇法院地法以替代本應適用的侵權準據(jù)法。在今天看來,這種限制已經顯得保守了。1999年德國制定的關于非合同之債的國際私法將意思自治方法提到了一定的高度。該法第42條規(guī)定:“產生非合同之債的事實發(fā)生之后,雙方當事人可以選擇適用于該債務的法律,第三人的權利不受影響”。與德國的私法體系相對應,非合同之債不僅包括侵權之債,同時也包括不當?shù)美蜔o因管理之債。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5月15日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批準的有關非契約性義務①的《羅馬公約Ⅱ》,該公約允許當事人在損害發(fā)生前或損害發(fā)生后,采取明示的方法或根據(jù)具體情況合理確定地表明當事人自愿將非契約性義務交由當事人協(xié)議選擇的法律管轄。但是這種選擇要受制于以下幾個要求:第一,這種對侵權準據(jù)法選擇的結果不能排除第三方的權利,即不能導致第三方權益的受損。第二,當損害發(fā)生時,如果與案件相關的所有因素都發(fā)生在雙方未選擇適用其法律的另一國家,那么雙方當事人不能通過協(xié)議排除該另一國家法律的適用。第三,當損害發(fā)生時,如果與案件相關的所有因素發(fā)生在一個或多個成員國②中,當事人選擇適用的是這些成員國以外的法律,不應該影響歐洲聯(lián)邦共同法的適用。  綜上所述,對侵權意思自治的限制,除了和合同一樣,受到強制性規(guī)則的限制以外,還有其他限制:①范圍上的限制。例如,只能選擇法院地法,或只能選擇侵權損害的發(fā)生地法等。②時間上的限制。當事人雙方只能在導致侵權之債的事實發(fā)生之后才能合意選擇準據(jù)法,而在合同法律關系中就不存在時間限制。在侵權領域中,即使雙方當事人可以預見侵權法律關系的產生,也不能預先約定侵權行為的準據(jù)法。時間限制的用意在于保護弱方當事人的利益,常見的情形是雙方當事人已經共同置身于合同法律關系之中,但后來卻因為合同關系派生了侵權法律關系,這種在合同關系中派生的侵權關系,常常是合同強勢方對合同弱勢方的侵權,為了保護弱方當事人,作出時間上的限制,對于防止合同準據(jù)法對侵權關系的延續(xù)有一定作用。③關于第三方的限制。雙方對準據(jù)法的約定,不得減損第三方的權益。在合同法律關系中,當事人變更合同準據(jù)法也同樣不得減損第三方的權益。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國際法研究(第2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