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名人故蹤

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蘇州大學出版社  作者:潘文龍  頁數(shù):224  字數(shù):208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如果把蘇州比做一棵枝繁葉茂的老樹,那么這些街巷自然就是它的枝干,粗細不均,枝椏縱橫。而點綴在這些枝葉間的老宅,就像是老樹上的果實,每個果實里面都裝著許許多多的秘密。    蘇州,這座城市還保留了許多可觸可感的溫度,昨天,并未走遠,在小巷里,你還追得上章太炎、沈從文、周瘦鵑,還聽得到吳歌與昆曲的悠揚,還品得出茶香與琴韻的滋味……    一個人和一座城市是有緣分的,不信,你看——    郁達夫來了,他在觀前街上盯著幾個買簫的女生不住神地看。他說:蘇州城競還是一個浪漫的古都,街上的石塊,人家的建筑,處處的環(huán)橋河水和小小的街衢,沒有一件不在那里夸示過去的中華民族的悠悠態(tài)度。    周作人來了,他到馬醫(yī)科曲園去,說俞平伯有這樣好的老屋在此,何必滯留北方呢?還說:由我看去,南京、上海、杭州,均各有其價值與歷史,唯若欲求多有文化的空氣與環(huán)境者,大約無過蘇州了吧。    俞平伯來了,都說他是浙江人,其實那是籍貫。他長在蘇州,十六歲出門遠行,回到故里,最喜歡家鄉(xiāng)的蘇式小吃。    曹聚仁來了,在網(wǎng)師園暫住,喝茶吃酒,專門去光裕書社聽楊乃珍的評彈,琵琶一響,嚦嚦鶯聲。他說,要不是我太年輕,真可以在那兒終老了。    林語堂來了,他到蘇州不逛園林,不訪舊書,而是到荒山野嶺專門去找一個叫沈三自的墓。他說,蕓,我想,是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    葉圣陶在北京,和朋友們喝酒,嚼著薄片的雪藕,忽然就懷念起蘇州來了。想到了藕,就想到了莼菜,正所謂莼鱸之思。他說,因為在故鄉(xiāng)有所戀,而所戀又只有在故鄉(xiāng)有……    那些人們,或許就在翻轉的書頁之間。    那一顰一笑之間的歲月,也許是另外一種風情。

內(nèi)容概要

  2007年,在《人文蘇州:蘇州名人故蹤》起筆的時候,我想到的首先 是人與城的關系:蘇州人原不應
分新老鄉(xiāng)寓,蘇州乃愛蘇州人之蘇州。這個愛蘇州者,既包括這里出生,也 包括到
這里生括,當然還包括慕名來游的人。蘇州歷史名人甚多,本書不過聊嘗一鑾,難免遺珠有憾、掛一漏萬,請 方家學
者不吝正之。對于地方文化,蘇州研究者亦甚眾,本人在寫作中也或多或少 借鑒
和參考了諸師友的觀點和材料,在此一并致謝。一起來翻閱《人文蘇州:蘇州名人故蹤》吧!

書籍目錄

浮生六記行跡考
蔣緯國與林彪的南園舊夢
蕭退庵、沈德潛與張大千的蘇州遺蹤
李根源:忠孝兩全的民國老人
最好的時光,才女蘇雪林的東吳往事
海棠花下:葉圣陶的蘇州情懷
一聲嘆息:金圣嘆之死
林則徐的蘇州政跡
國學大師章太炎的最后歲月
張家四鳳有傳奇
人比杜鵑瘦:周瘦鵑斷想
花落春仍在:一個幸運的讖言
留得金針度與人:沈壽傳奇
胡廂使巷的春天:唐納藍蘋羅曼史
史學大師顧頡剛軼事
清末狀元洪鈞與賽金花遺事
范煙橋:被遺忘的江南才子
梅邊吹笛,曲學大師吳梅感懷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蕓娘姓陳,自幼喪父,擅女紅,全家生計都憑她一雙巧手。生性聰穎,自學詩文,亦能寫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這種句子來。沈復描繪她“削肩長頸,瘦不露骨,牙齒有微瑕,更有纏綿之態(tài)”,可見蕓娘雖無絕色美貌,但是卻有一種令人心折的氣質(zhì)。有人把蕓娘當做賢淑知禮、親切可人的蘇州女子代表,其實蕓娘不是蘇州人,是嫁到蘇州的南京姑娘。但她身上卻具備了那個時代蘇州女子最難得的美德。更重要的是,做一個以教書賣畫、習幕作賈為生計的窮酸文人的妻子,而能在時饑時飽中甘守貧病、毫無怨言,真的是非常不容易。這樣一個通文、入情、解頤的添香知己,是多少文人士子夢寐以求的?。?俞平伯在《校點重?。ǜ∩洠┬颉分匈澰S《浮生六記》“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制作精微的痕跡”。許多“六記”迷都以“六記”不完整為遺憾,因為完整保留的只有四記,其余二記有人認為是后人續(xù)貂之作,拼湊了曾國藩等人的養(yǎng)生和域外游歷,文字粗陋,令人難以卒讀??磥恚篮玫臇|玨都會留下些遺憾,一如《紅樓夢》,一如維納斯。 不管那么多了,如果有暇,帶上一本《浮生六記》,按照三白的敘述,在蘇州沿著今天還依然可循的街巷,一起來尋找他與蕓娘的履痕。 沈三白夫婦住在什么地方? 近來有人說是人民路西側大石頭巷的吳宅。此說缺乏足夠證據(jù)。按照書中說法,新婚后三月,暑熱難捱,二人“幸居滄浪亭愛蓮居西間壁。板橋內(nèi)一軒臨流。名日:我取,取‘清斯濯纓,濁斯濯足’意也。”如此說來,這對夫婦似應住在滄浪亭附近。滄浪亭在今蘇州人民路南段東側,自北宋蘇子美草創(chuàng)至今地址未有大的變化。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巡撫宋犖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幅舊的滄浪亭圖,于是就在南園老的亭園舊址上修復了滄浪亭。當時這個亭園不但達官顯貴可以游玩,連附近居民百姓也可以在此吟詠嘯傲。沈復生活在乾隆時代,距修復時間不遠。根據(jù)“六記”的記載可知,滄浪亭原來西有小溪通盤門,與護龍街有小門出入。估計沈復一家當時就是住在滄浪亭園子里面。史料記載,現(xiàn)在的五百名賢祠也是后來才納入滄浪亭庭院,可能那附近就是沈復居住的位置,因為滄浪亭在道光和咸豐年問也屢有修葺和增補。有一個景物可以佐證,那就是五百名賢祠前的幾株百年老樹,它們應該就是“板橋內(nèi)一軒臨流”所在地。從人民路西門進園,過板橋小溪,正好到五百名賢祠的位置。房屋可以變遷,而數(shù)百年的老樹一般不動。滄浪亭臨水處有二,一為北向和東向,二就是西向小溪(該溪廢后被填),而后者為沈復所述向西通向盤門的小溪的可能性較大,如此說來,三白夫婦很有可能就住在園子西部。 沈復是這樣描寫他和蕓娘的消暑感受的:“檐前老樹一株,濃蔭覆窗,人面俱綠。隔岸游人,往來不絕?!彼?,如果是夏季游滄浪亭的話,別忘了體會一下沈復夫婦的絕妙感覺。

編輯推薦

《蘇州名人故蹤》由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蘇州名人故蹤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家在蘇州,必須得對腳下這片熱土多謝了解
  •   作者通過人和事把蘇州的山水、人文、歷史等串聯(lián)了起來,讓人對蘇州這座2500多年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內(nèi)涵有了更多的認識和體會!
  •   雖然蘇州的名人很多,但是作者的人文觸角,還是讓人耳目一新。視角比較簡潔,筆觸很細膩,資料運用不俗。推薦對蘇州文化有興趣的朋友看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