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報國,譯隨境變

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蘇州大學出版社  作者:袁斌業(yè)  頁數(shù):37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馬君武(1881-1940)不但是辛亥革命的卓越先驅(qū),還是嚴復(fù)之后我國又一位譯果豐碩、對我國近代社會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翻譯家。他把翻譯傳播西方先進的文明成果當做報效國家的途徑,急國家之急,譯國家之需。他不株守某一種翻譯策略,而是按照時代語境、讀者對象的變化而做出不同的選擇。他既有與他那個時代其他翻譯家類似的翻譯思想,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獨秀外國語言文學博士文庫·翻譯報國,譯隨境變:馬君武的翻譯思想和實踐研究》研究馬君武的翻譯思想及其特色、價值,著重從文化學派翻譯理論視角研究他的科學翻譯、詩歌翻譯、戲劇翻譯這三種翻譯實踐的策略、價值,探討馬君武作為翻譯思想家和翻譯家的歷史地位。本書既有思想性,也有可讀性。

作者簡介

  袁斌業(yè),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dǎo)師,廣西翻譯協(xié)會理事。在《上海翻譯》《外語與外語教學》《四川外語學院學報》等期刊上發(fā)表論文40多篇,出版專著1部,主持省級科研立項2項。

書籍目錄

緒論一、辛亥革命的卓越先驅(qū)者和國家建設(shè)的積極參與者二、東西方文化修養(yǎng)和著譯成就三、馬君武及其著譯研究綜述四、研究思路和框架五、有關(guān)研究材料的說明第一章 馬君武的翻譯生涯第二章 馬君武的翻譯思想一、從馬君武的翻譯實踐看其翻譯思想二、馬君武的其他翻譯思想第三章 馬君武翻譯思想的評價一、馬君武翻譯思想的特色二、價值不容否定的翻譯思想第四章 科學翻譯--馬君武翻譯實踐研究之一一、馬君武從事科學翻譯的社會語境和20世紀30年代以前我國科學翻譯鳥瞰二、馬君武的科學翻譯策略三、馬君武科學翻譯的價值四、對馬君武科學翻譯評論的評論第五章 詩歌翻譯--馬君武翻譯實踐研究之二一、馬君武從事詩歌翻譯的社會語境和我國近代外國詩歌中譯概覽二、馬君武的詩歌翻譯策略三、關(guān)于馬君武詩歌翻譯與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關(guān)系四、馬君武詩歌翻譯的價值五、關(guān)于馬君武詩歌翻譯的某些評論第六章 戲劇翻譯--馬君武翻譯實踐研究之三一、馬君武從事戲劇翻譯的社會語境和我國近代外域戲劇中譯概況二、馬君武的戲劇翻譯策略三、馬君武戲劇翻譯的價值第七章 翻譯目的論、操縱譯論和譯者反操縱論視閾下的馬君武翻譯實踐一、翻譯目的論視閾下的馬君武翻譯實踐二、操縱譯論和譯者反操縱論視閩下的馬君武翻譯實踐結(jié)語一、馬君武作為翻譯思想家和翻譯家的歷史地位二、本研究的意義附錄Ⅰ 馬君武發(fā)表在《新民叢報》上《法語之言》一文的譯文和原文附錄Ⅱ 《彌勒約翰自由原理》的目錄附錄Ⅲ 《重展舊時之戀書》的法文原文及參考譯文附錄Ⅳ 馬君武創(chuàng)作的部分新型詩歌附錄Ⅴ 馬君武譯事年表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以上兩例是法蘭西民族文化特色非常鮮明的俗語,馬君武的譯文是完全的直譯或異化譯。“由果以知樹,由工作以知匠”其實是指“從結(jié)果判斷過程”,或“從結(jié)果可以判斷一個人的技術(shù)水平”,而“惡工匠不知尋求善器械”則指“技拙之徒不知道求助于好工具”,它們的意思實際上并不難理解?! 囊陨像R君武的直譯中,我們看到馬君武的翻譯思維過程。我們知道,理解和表達的翻譯過程實際上是譯者的思維活動過程。劉宓慶將翻譯思維的活動過程表述為:語言表層(SL語言信息系統(tǒng))一深層結(jié)構(gòu):詞語語義系統(tǒng)-SL概念系統(tǒng)-RL概念系統(tǒng)-RL信息系統(tǒng)。具體言之,從語言表層(SL語言信息系統(tǒng))到深層結(jié)構(gòu)(詞語語義系統(tǒng)和概念系統(tǒng))是理解階段。在這一階段,譯者要以原語的表層信息系統(tǒng)為依據(jù),通過譯者自己的判斷與推理,解決詞語語義系統(tǒng)中語法的、邏輯的、修辭的關(guān)系;從理解階段進入到RL概念系統(tǒng)和RL信息系統(tǒng)是表達階段。在這一階段中,譯者把SL的深層概念系統(tǒng)轉(zhuǎn)換為譯語RL的深層概念系統(tǒng),即將SL深層概念系統(tǒng)推進到RL的表層語言信息系統(tǒng)?!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翻譯報國,譯隨境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