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 作者:郭慶然,公彥德 主編 頁數(shù):239
前言
當前全球競爭形勢不容樂觀,我國雖然加快了高等教育專業(yè)結構和人才培養(yǎng)結構的調(diào)整,并在這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總體上看,這項工作還不盡如人意。隨著勞動力市場的發(fā)育,競爭程度不斷提高,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實際操作能力、適應工作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我國傳統(tǒng)教育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yǎng),大多數(shù)學生缺乏工作經(jīng)驗和實際操作能力,不少學校專業(yè)劃分過細,培養(yǎng)出來的一些畢業(yè)生知識面過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較差,不能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這本書就是基于當前形勢的需要而編寫的,因此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本書要達到的主要目標是:第一,使讀者可以系統(tǒng)地了解并掌握稅收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原則;第二,通過本書的學習,可以使讀者提高實際動手能力,培養(yǎng)高技能人才;第三,讀者通過本書課程的訓練可以勝任具體的稅收會計工作。本書以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客觀要求為基本出發(fā)點,深入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大力發(fā)展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加快培養(yǎng)高知識、高技能和高素質(zhì)的勞動者。全書結構合理,條理清晰,內(nèi)容新穎獨特,很好地處理了理論與實務的關系。每章結束后附有復習思考題和重點、難點解析,便于讀者復習和掌握本書內(nèi)容,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書介紹的是稅務會計的理論知識,共由十一章組成。第一章是稅收基礎知識,第二章是稅收會計概述,第三章是稅收會計方法和組織,第四章是稅收會計的核算基礎,第五章是應征稅金會計,第六章是上解稅金會計,第七章是入庫稅金會計,第八章是其他稅金會計,第九章是稅收會計報表,第十章是稅收會計分析,第十一章是稅收會計檢查。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介紹的是稅務會計的理論知識,共由十一章組成。第一章是稅收基礎知識,第二章是稅收會計概述,第三章是稅收會計方法和組織,第四章是稅收會計的核算基礎,第五章是應征稅金會計,第六章是上解稅金會計,第七章是入庫稅金會計,第八章是其他稅金會計,第九章是稅收會計報表,第十章是稅收會計分析,第十一章是稅收會計檢查。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稅收基礎知識 第一節(jié) 稅收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第二節(jié) 稅收分類 第三節(jié) 稅收的職能與作用 第四節(jié) 稅制構成的基本要素 第五節(jié) 我國幾種稅收的概況第二章 稅收會計概述 第一節(jié) 稅收會計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 稅收會計的特點 第三節(jié) 稅收會計的對象 第四節(jié) 稅收會計的職能和任務 第五節(jié) 稅收會計的作用第三章 稅收會計方法與組織 第一節(jié) 稅收會計的一般原則 第二節(jié) 稅收會計的假設 第三節(jié) 稅收會計的方法 第四節(jié) 稅收會計組織第四章 稅收會計的核算基礎 第一節(jié) 稅收會計要素和科目 第二節(jié) 稅收會計賬戶分類和記賬方法 第三節(jié) 稅收會計憑證、賬簿和核算第五章 應征稅金會計 第一節(jié) 應征稅金會計概述 第二節(jié) 上解單位應征稅金的會計處理 第三節(jié) 入庫單位應征稅金的會計處理 第四節(jié) 雙重業(yè)務單位應征稅金的會計處理 第五節(jié) 混合業(yè)務單位應征稅金的會計處理第六章 上解稅金會計 第一節(jié) 上解稅金會計概述 第二節(jié) 上解單位上解稅金的會計處理 第三節(jié) 入庫單位上解稅金的會計處理 第四節(jié) 雙重業(yè)務單位上解稅金的會計處理 第五節(jié) 混合業(yè)務單位上解稅金的會計處理第七章 入庫稅金會計 第一節(jié) 入庫稅金會計概述 第二節(jié) 入庫單位入庫稅金的會計處理 第三節(jié) 雙重業(yè)務單位入庫稅金的會計處理 第四節(jié) 混合業(yè)務單位入庫稅金的會計處理第八章 其他稅金會計 第一節(jié) 減免稅金的會計處理 第二節(jié) 提退稅金的會計處理 第三節(jié) 損失稅金和呆賬稅金的會計處理 第四節(jié) 暫收保管款的會計處理第九章 稅收會計報表 第一節(jié) 稅收會計報表概述 第二節(jié) 稅收會計報表的編制 第三節(jié) 稅收會計報表的審核和匯總第十章 稅收會計分析 第一節(jié) 稅收會計分析概述 第二節(jié) 應征稅金和欠繳稅金的分析 第三節(jié) 減免稅金和提退稅金的分析 第四節(jié) 在途稅金和入庫稅金的分析第十一章 稅收會計檢查 第一節(jié) 稅收會計檢查概述 第二節(jié) 稅收會計核算制度的檢查 第三節(jié) 稅收資金運動情況的檢查 第四節(jié) 稅收票證的檢查附錄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三種,稅收資金來源形態(tài)之間互相轉化時,引起占用內(nèi)部有關項目等額地有增有減。第四種,稅收資金占用形態(tài)之間互相轉化時,引起占用內(nèi)部有關項目等額地有增有減。由此可見,無論什么時候,無論任何一項業(yè)務事項的發(fā)生,無論稅收資金來源和稅收資金占用發(fā)生怎樣的增減變動,都不會破壞資金來源和資金占用的平衡關系,稅收資金來源總額永遠等于稅收資金占用總額。了解、運用這種相互對應的平衡關系,對于正確組織會計核算,檢查會計記錄的正確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二、稅收會計科目(一)稅收會計科目的意義稅收會計科目是對稅收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內(nèi)容,按照稅收資金運動過程和稅收管理需要,進行科學分類的項目,它是設置賬戶、組織會計核算的依據(jù)。在一定時期,稅務機關會發(fā)生種類紛繁的稅收業(yè)務,這些業(yè)務的發(fā)生會引起稅收會計要素項目發(fā)生增減變動,但這些會計要素項目的性質(zhì)和內(nèi)容各不相同。為了全面、系統(tǒng)、分類地核算和監(jiān)督會計要素各項目的增減變動,就必須采用一定的科學方法,對稅收會計對象客觀存在的具體內(nèi)容再作進一步分類,這種分類的方法,在會計上稱為設置會計科目。設置會計科目,是稅收會計制度設計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它對于保證稅收會計信息需要者取得稅收管理的有關核算指標,對于組織會計核算、進行會計分析和會計檢查,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二)稅收會計科目設置的原則設置稅收會計科目,一船應遵循下列原則:(1)稅收會計科目的設置,既要考慮會計對象的特點,又要符合稅收管理的要求,以便能分類核算和監(jiān)督各項稅收業(yè)務,為加強稅收管理提供必要的核算指標。(2)稅收會計科目的設置既要相互聯(lián)系,又要相互區(qū)別,組成完整的科目體系。(3)稅收會計科目的設置,既要名稱精簡、準確、實用和通俗易懂,又要符合稅收會計電算化的需要。(4)稅收會計科目的設置,既要堅持統(tǒng)一性,又要兼顧靈活性,并保持相對穩(wěn)定。稅收會計的總賬科目,其名稱、編號、核算內(nèi)容及使用方法,都是由國家稅務總局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各地不得自行變更,以保證會計信息的口徑一致,便于逐級匯總;明細科目的設置原則、核算內(nèi)容,各地必須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統(tǒng)一規(guī)定。
編輯推薦
《稅收會計》:全國商貿(mào)類“十一五”規(guī)劃應用型教材·財務會計專業(y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