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高職高專院校規(guī)劃教材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  作者:馮四東,李忠新 著  頁數:305  

前言

  作為文化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大學語文任重道遠。事實上,近年來社會各界關于加強和改革大學語文教育的呼聲,一直沒有停息。《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就明確提出高等學校要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而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大學語文課程的“邊緣化”狀況也一直沒有根本改變。尤其高職高專院校,在強調培養(yǎng)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強化職業(yè)能力為宗旨的辦學定位時,又往往不適當地夸大了“一技之長”的功用,把專業(yè)能力等同于職業(yè)能力、把高等職業(yè)教育等同于職業(yè)培訓,在這種實用主義教育觀的影響下,不少院?;虿簧賹I(yè),甚至取消了大學語文課程。我們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不是簡單的“制器”,職業(yè)技術教育不應僅僅由“就業(yè)需要”驅動,也應該由“發(fā)展需要”驅動,那種無限夸大專業(yè)能力重要性的做法,偏離了教育的本質。要培養(yǎng)和諧發(fā)展的應用型人才,就必須處理好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關系,克服片面強調專業(yè)教育和崗位技能培養(yǎng)的狹隘的能力觀。所以,加強大學語文教學建設與改革,對于高職高專教育而言,同樣不容懈怠。  教材是課程改革的基礎,在江西省高職高專教育教材建設委員會語文分會的統(tǒng)籌下,我們決定從編寫教材入手,為推進我省高職高專文化素質教育做一些嘗試性工作?! ∥覀兊目傮w思路是,將“大學語文”視為一個課程群概念,而不僅僅只是一門課程;把大學語文人文性、審美性、應用性和工具性的課程目標進行分解,分別由不同的課程來承擔;以此建設“大學語文課程群系列教材”,對于高職高專院校而言,或許更有可操作性。

內容概要

  教材是課程改革的基礎,在江西省高職高專教育教材建設委員會語文分會的統(tǒng)籌下,我們決定從編寫教材入手,為推進我省高職高專文化素質教育做一些嘗試性工作?! ∥覀兊目傮w思路是,將“大學語文”視為一個課程群概念,而不僅僅只是一門課程;把大學語文人文性、審美性、應用性和工具性的課程目標進行分解,分別由不同的課程來承擔;以此建設“大學語文課程群系列教材”,對于高職高專院校而言,或許更有可操作性。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文學欣賞概要第一節(jié) 文學的本質與特征第二節(jié) 文學欣賞的性質和過程第三節(jié) 文學欣賞的原則、途徑和方法第二章 詩歌欣賞導引第一節(jié) 詩歌概述第二節(jié) 中國詩歌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第三節(jié) 詩歌欣賞途徑和方法舉隅作品賞讀:積雨輞川莊作(王維)把酒問月(李白)曲江二首(杜甫)長恨歌(白居易)無題(李商隱)九日齊山登高(杜牧)八聲甘州(柳永)菩薩蠻(王安石)定風波(蘇軾)滿江紅(岳飛)釵頭鳳(陸游)念奴嬌(文天祥)虞美人(蔣捷)蛇(馮至)偶然(徐志摩)古鎮(zhèn)的夢(卞之琳)相信未來(食指)回答(北島)第三章 小說欣賞導引第一節(jié) 小說概述第二節(jié) 中國小說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第三節(jié) 小說欣賞途徑和方法舉隅作品賞讀:小翠(蒲松齡)黛玉聽戲(曹雪芹)傷逝(魯迅)蕭蕭(沈從文)驢打滾兒(林海音)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白先勇)棋王(阿城)大淖記事(汪曾祺)打錯了(劉以鬯)鞋(劉慶邦)第四章散文欣賞導引第一節(jié) 散文概述第二節(jié) 中國散文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第三節(jié) 散文欣賞途徑和方法舉隅作品賞讀:哀江南賦序(庾信)鈷(钅母)潭西小丘記(柳宗元)黃州新建小竹樓記(王禹傅)祭石曼卿文(歐陽修)與丘長孺書(袁宏道)西湖七月半(張岱)雅舍(梁實秋)沙田山居(余光中)靜虛村記(賈平凹)廢墟(余秋雨)第五章 戲劇文學欣賞導引第一節(jié) 戲劇文學概述第二節(jié) 中國戲劇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第三節(jié) 戲劇文學欣賞途徑和方法舉隅作品賞讀:驚夢(湯顯祖)壓迫(丁西林)五丈秋原(魏明倫)昨天、今天、明天(何慶魁)附錄一:歷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篇目附錄二:歷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篇目附錄三:百年百種優(yōu)秀中國文學圖書書目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節(jié)文學的本質與特征  一、文學的本質  文學是人類的一種精神現象,是社會生活在人的頭腦中的反映,屬于意識形態(tài)的范疇。但這種反映決不是簡單的復制和機械的摹仿,而是一種能動的反映。這種能動的反映又不同于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和哲學等意識形態(tài),文學的表現對象是感性的生活本身,文學的存在方式是具體的感性形態(tài)而非抽象的理念形態(tài),這就要求作家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生活,以獨特的人生觀和審美觀對生活予以審美觀照和評價。任何一部文學作品不能不表現作家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作家的審美理想和情感傾向也不能不在作品中流露出來。因而文學既有意識形態(tài)性,又有審美性,是一種審美的意識形態(tài)?! 〔粌H文學,其他藝術門類如音樂、舞蹈、雕塑、繪畫等也同樣是審美的意識形態(tài)。那么,文學與其他藝術門類如何區(qū)別?  各種藝術門類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根據不同的標準劃分。目前較通行的分類是以構建形象的手段和使用的材料為標準,將藝術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四大類。造型藝術是指運用特定的物質材料,在空間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形象的藝術,如繪畫和雕塑。表演藝術是指通過人的活動塑造形象的藝術,如音樂和舞蹈。綜合藝術是一種綜合運用各種藝術所使用的材料與手段來塑造形象的藝術,如影視和戲劇。

編輯推薦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世遠莫見其面,覘文輒見其心夫唯深識鑒奧,必歡然內懌……知音君子,其垂意焉?! ?-《文心雕龍·知音》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21世紀高職高專院校規(guī)劃教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