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道德生活教育模式的探尋與思考

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江蘇大學  作者:班華//薛曉陽|主編:劉國永//薛曉陽  頁數:318  字數:275000  

前言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社會開始步入一個轉型時代。社會轉型帶來的文化環(huán)境與價值觀念的改變,使兒童青少年的成長與教育面臨新的挑戰(zhàn)和問題。如何根據新時期的特點建構更適宜的道德教育理論與實踐模式成為一個迫切的課題。在這一時代背景下,2000年,教育部招標確立了關于轉型期道德教育問題研究的三大項目:“社會轉型時期道德教育基本理論研究”、“社會轉型時期兒童青少年品德心理發(fā)展與道德教育心理學研究”和“當代學校道德教育模式建構的研究”,這三大項目是一個內在聯(lián)系的整體。德育模式項目是對前兩方面研究任務的回應,既將德育基本理論與德育心理學理論轉化為教育實踐,促進學校德育實踐的變革;同時在實踐中探索新的德育模式理論。它是一種綜合性的研究,表現為一種智慧的實踐。與其他兩個項目不同,德育模式研究旨在提升學校德育實踐的理論品性與道德品性,改變學校德育的行動氣質,它以行動的創(chuàng)造為主要目的,同時進行模式理論探討。從這一意義上說,德育模式研究具有其他研究形態(tài)不可替代的意義和價值;同時,德育模式研究因其綜合性,也顯示出它的創(chuàng)生性?!爱敶鷮W校道德教育模式建構的研究”于2000年11月正式立項(項目批準號2000ZI)XM880009)。這三大項目均由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承擔研究任務,本書即是“當代學校道德教育模式建構的研究”的成果之一。

內容概要

本書分五章。第一章,近30年德育發(fā)展趨勢與德育模式研究。本章從近30年來社會發(fā)展的全球化與信息化給青少年發(fā)展帶來的新影響出發(fā)。分析了德育的人性化、學習化與生活化這三大新趨勢,井指出在這一新的趨勢背景下,德育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呈現出新的特點和問題。研究指出當下我國德育模式值得重視的一些新特點是:德育模式研究從譯介西方德育模式轉向研究我國自己的德育模式,德育模式研究成了教育研究的一個專門領域;德育模式被定位為一種行動理論;德育模式研究與學校德育改革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實踐敘事為主的德育模式研究方法特色。不過我國德育模式研究還有待在以下幾個問題上作進一步研究:一是需要進一步加強理論指導的自覺性、適洽性;二是需要從多學科視角拓寬研究的思路;三是還需要進一步作整體一融合性的研究。    第二章,德育模式研究的歷史探尋與理論發(fā)展。本章從德育模式的釋義探源出發(fā),指出模式研究是一種古老的研究,只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表現出不同的特征。因而,重要的不是去分辨哪些研究是模式,而是既要探究不同時期德育模式本身的內容,也要探究它所揭示的思考方式(ways of thinking)或研究的形態(tài)(pattems for re。earch)、研究架構。本章在對德育模式及其研究的歷史性探究中指出,西方德育模式研究經歷了敘事性言說、經驗直觀、神性內省、智性思辨、實證性與結構性探究幾個重要的階段:而我國德育模式研究則經歷了譯介性研究、本土化建構與模式反思幾個階段。    第三章,德育模式的哲學探索與建構策略。本章從實踐哲學的角度,對德育模式的理論性質、模式研究的實踐創(chuàng)造性、模式研究的方法與策略進行了探究。研究指出德育模式是一種新的以買踐敘事為主體的理論方式。它有助于構筑德育實踐的理論范式,表達德育實踐的理論精神。而模式研究的實踐創(chuàng)造性表現于它能提供德育的理論假設,促進德育知識的結構化,并形成完整的德育操作體系。德育建構的方法與策略主要有:提煉鮮明獨特的價值概念,建立結構性的操作系統(tǒng)以及形成德育經驗的普遍形式。德育模式的建構有幾個基本的理論要素,即:結構的不可缺少性,教育內容的包容性,原理與操作的統(tǒng)一性。    第四章,德育模式與學校德育文化。本章從德育模式與學校文化的關系出發(fā),指出德育模式建構與學校文化是一種互動的關系,理想的德育就是要創(chuàng)造學生精神成長的道德環(huán)境和校園文化。德育模式在中小學校德育工作中的興起和發(fā)展,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進展,而且改變了學校德育工作的精神氣質和文化性格。這種改變顯現于德育模式建構中新的學校德育價值確立、更具陶冶性的學校德育文化形成;以及教師持續(xù)的道德成長之中。這些現象說明德育模式既不是簡單的規(guī)則系統(tǒng),也不是校園行動的刻板程式,它是德育價值的一種實現方式和操作過程。    第五章,新時期學校德育模式的實踐探索。本章從若干德育模式研究的新進展以及普通中小學德育實踐探索中的德育模式類型的歸納和分析角度,對我國新時期德育模式的實踐探索作了梳理。關于德育模式的新進展主要表現為人們對網絡德育模式、學會關心德育模式、審美化德育模式的關注與研究,這是新時代與新理論給德育模式研究帶來的新視角。新時期我國中小學在實踐中探索的德育模式,從其建構的出發(fā)點來分主要有三大類:特色文化德育模式,觀念性德育模式,行動性德育模式。這三大類又可根據其關注目標的不同概括為自主育德模式、情感陶冶模式、共生性人格培育模式、民主對話模式、人際關系類模式等。

作者簡介

  班華,男,1935年生,安徽巢縣人,現為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教育學原理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德育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中國德育》編委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編委,《思想理論教育》學術顧問,《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組成員,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顧問,江蘇省教育學會心理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研究方向為教育學原理、德育原理。主編、參編著作及教材《心育論》、《現代德育論》、《中學教育學》等10余部?! ⊙躁?,男,1958年生,1984年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2003年獲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現為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教授、教育學原理碩士生導師、江蘇省教育學會心理教育分會副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向為德育原理和教育基本理論。出版專著《希望德育論》、《學校道德生活的教育敘事》,并于2005年獲江蘇省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學教育評論》、《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等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30余篇。先后主持全國教育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項目和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近30年德育發(fā)展趨勢與德育模式研究  第一節(jié)  社會發(fā)展、人的發(fā)展與德育改革    一、時代發(fā)展與德育改革    二、人的發(fā)展與德育改革    三、大眾文化與青少年生活8  第二節(jié)  近30年德育發(fā)展趨勢    一、從工具化到人性化    二、從道德教育到道德學習    三、從道德教育到道德生活  第三節(jié)  德育模式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一、關于德育模式基本理論的研究    二、關于學校德育模式建構的實踐探索  第四節(jié)  德育模式研究中值得重視的新特點    一、我國德育模式研究工作的新開端    二、重新定位德育模式的理論價值    三、德育研究范式的轉變    四、闡釋了德育模式是一種“行動理論”    五、形成了以實踐敘事為主的德育模式研究特色  第五節(jié)  德育模式研究中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一、進一步加強理論指導的自覺性、適洽性    二、從多學科視角拓寬研究的思路    三、進一步做整體一融合性的研究第二章德育模式研究的歷史探尋與理論發(fā)展  第一節(jié)  人類原初的德育實踐及其敘事性言說    一、原初的德育實踐    二、原初德育中的神話敘事  第二節(jié)  德育模式研究在西方的發(fā)軔與演變    一、在智性思辨與神性內省之間:19世紀前的西方德育模式及其研究    二、理性追尋中的科學化嘗試:19世紀初到20世紀中葉的西方德育模式及其研究    三、民主訴求中的多元化努力:20世紀60年代后的西方德育模式及其研究  第三節(jié)  德育模式研究在我國的興起與發(fā)展    一、20世紀80年代前我國德育研究方法論的演變    二、20世紀80年代后我國的德育模式研究    三、新時期我國德育模式研究的新特點第三章  德育模式的哲學探索與建構策略  第一節(jié)  德育模式的理論性質    一、實踐哲學的本質    二、德育模式研究的實踐意義  第二節(jié)  模式研究的實踐創(chuàng)造性    一、行動方法論    二、模式研究的方法論——實踐創(chuàng)造性  第三節(jié)  德育模式建構的方法與策略    一、德育模式建構的一般過程    二、德育模式建構的理論與問題第四章  德育模式與學校德育文化  第一節(jié)  在德育模式中改變德育價值    一、價值立場的改變:確立人的主體地位    二、核心價值的改變: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  第二節(jié)  在德育模式中塑造學校文化    一、學校德育文化的整體建構    二、學校德育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三、學校德育環(huán)境的營造  第三節(jié)  在德育模式中尋求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一、校園倫理生活形態(tài)的形成    二、教師在德育模式中獲得成長和發(fā)展第五章  新時期學校德育模式的實踐探索  第一節(jié)  若干德育模式研究的進展    一、關于網絡德育模式的研究    二、關于學會關心德育模式的研究    三、關于審美化德育模式的研究  第二節(jié)  普通中小學德育實踐探索中的德育模式類型    一、用特色文化建構德育模式    二、觀念性的德育模式——模式化的德育理念    三、行動性的德育模式——在模式觀念指導下的學校道德教育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五、形成了以實踐敘事為主的德育模式研究特色  在研究的方法論方面,我們進行了一些新的突破性的嘗試。例如:我們運用了人類學的田野法,探討鄉(xiāng)村生活德育模式;運用復雜性思維方法分析教育系統(tǒng),提出了復雜教育系統(tǒng)的一般德育模式。但我們主要采用的是以實踐敘事為主的研究方法。所謂實踐敘事,是指研究遵循實踐的邏輯,而不是理論的邏輯。這種研究方法沒有嚴格的先在性的學術邏輯,從模式的構造過程上看,它的最大特點是研究過程的生成性和未定性。在研究過程中,理論工作者可以進行某種理論上的預想,例如,制訂一定的研究方案,但這種預想不具有決定性,更重要的是依靠實踐的想象和驗證,因此,我們的研究是過程性的,方法是在過程中創(chuàng)生的。實踐敘事的研究強調平等的研究者身份,中小學老師教育研究的權利得到尊重,理論工作者放棄指導者的身份。理論工作者與實際工作者都是平等的研究者,他們的關系不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而是兩種研究群體的結合和交流,理論研究者尤其重視實踐研究者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白鹬氐谝痪€老師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現他們研究中的新經驗”,是我們研究的基本原則。在研究過程中,理論研究者要不斷到試點學校去調研、去學習,和學校老師共同研討、相互學習、共同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不斷修改研究的方案和思路,我們把這種研究方式視為“實踐敘事的研究”?! ∵@種研究方式與西方原生的德育模式研究相比較,在學理上具有很大的不同。

編輯推薦

  反思學校德育現狀,引領學校德育科研,走進學生心靈世界,關注學生道德困惑,引導學生道德生活,提升學生道德人格。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學校道德生活教育模式的探尋與思考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內容一般般。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