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視到平視

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作者:劉笑盈 等 著  頁數(shù):288  
Tag標簽:無  

前言

  我國學者徐小鴿教授的《國際新聞傳播中的國家形象問題》是我國學者探討國家形象較早的一篇文章。作者認為,“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在國際新聞流動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說是一國在他國新聞媒介的新聞言論報道中所呈現(xiàn)的形象。”“國際新聞傳播在塑造國家形象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平衡的國際新聞流動會導致錯誤的或消極的國家形象和國際誤解?!雹俣e誤的國家形象和國際誤解,會影響各國政府、組織和人民之間的關系、理解和交流,甚至引起國際沖突。隨后,徐小鴿又在《關于傳媒塑造國家形象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國家形象的“自塑”、“他塑”與“合塑”的概念。所謂自塑,就是由本國傳媒所構建的國家形象;所謂他塑,就是由外國傳媒所構建的國家形象;而所謂合塑,就是本國和外國媒體所共同構建的國家形象。還有學者認為,國家形象“是國際社會公眾對一個國家相對穩(wěn)定的總體評價”,②是“一個主權國家和民族在世界舞臺上所展示的形狀相貌及國際環(huán)境中的輿論反映”。③美國政治學家布丁(Boulding,K.E.)則認為,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對自己的認知以及國際體系中其他行為體對它的認知的結合,是一系列信息輸入和輸出產(chǎn)生的結果,是一個“結構十分明確的信息資本”。

內容概要

  20世紀以來,西方主流媒體上的中國鏡像曾有過不同的歷史演化,但世紀之交,尤其是剛剛過去的2D08年,所出現(xiàn)的對中國從俯視到平視的急劇變化是我們最需要認真了解、研究和分析的?!陡┮暤狡揭暋氛菍@一問題框架的闡釋和思考。閱讀《俯視到平視》,您將會從以下三個層面有所收獲;了解大量的有關西方媒體涉華報道的英語文本的實證分析與理論建構;共享當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乃至社會全球化視閾下對這一問題框架的理論回應與邏輯思辨;最后循著西方學者的視角與研究方法進一步深化對西方媒體,尤其是美國媒體的認知?! ∵m讀對象:國際新聞、國際傳播、國際關系、國際政治專業(yè)的師生;新聞傳播院校師生;媒介管理人員等

書籍目錄

導論 從俯視到平視——2008年西方媒體上的中國鏡像2008年西方媒體涉華報道概述從俯視到平視:西方媒體上的中國鏡像的歷史演變文化位移、技術與政策:從俯視到平視的原因分析第一部分 從拉薩到汶川:西方媒體上的中國第一章 什么樣的“真實、客觀與公正”?——《紐約時報》拉薩事件報道的文本閱讀與思考《紐約時報》拉薩事件的文本閱讀文本分析的思考第二章 西方反華輿論透視——拉薩事件與奧運圣火在法英美的傳遞西方反華輿論的時機與動機西方反華勢力無法掩蓋的政治用心西方媒體“客觀、真實”虛偽性的集中暴露值得重視的反華浪潮現(xiàn)實原因客觀反映中國的聲音在西方增長事件中西方從中國看到了什么?擴大國際視野應對未來挑戰(zhàn)第三章 錯位的新聞——從cNN主持人辱華事件看國際新聞的特性卡弗蒂辱華事件始末國際新聞的定義與特征:新聞要素的錯位理論走在偏見之路上的西方國際新聞報道第四章 輕視與偏見——西方媒體反華鼓噪的社會根源西方公眾對中國太不了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現(xiàn)代傳播學影響了人類的溝通西方“新聞自由”的雙重標準第五章 “贊譽”與“狐疑”——四川地震西方英語媒體報道之輿情分析西方媒體的“贊譽”西方媒體的“狐疑”西方媒體報道中值得我們深思的一些新聞評論對四川地震西方媒體報道的反思結論第二部分 正視中國:西方媒體的奧運報道研究第六章 意義的場——NBc北京奧運開幕式轉播中的中國符號編碼和解碼14l中國的文化符碼中國編碼、中國解碼?NBc轉播中的中國編碼解碼張藝謀所要表現(xiàn)的中國文化第七章 英國大報眼中的北京奧運開幕日——中國“議程設置”下的外國報道“老牌傳媒大國”的新聞視角數(shù)量分析:“世紀大制作”獨領風騷第八章 奧運報道的議程轉移與中國國家形象——NBC晚間新聞北京奧運會期,間涉華報道研究奧運期間NBC晚間新聞中的中國形象奧運期間NBC晚間新聞中的中國形象不盡如人意的原因分析NBC的奧運報道給我們的啟示第九章 以自信與從容應對“后奧運時代”——北京奧運會西方媒體報道的思考奧運會前以“負面報道”為主奧運會期間對中國的認識的反思奧運會后的評論:觀點分兩派西方媒體奧運報道給我們的反思第三部分 番外:境外媒體現(xiàn)狀研究第十章 “9·11”事件的恐怖主義景觀和媒體操縱——對圣戰(zhàn)運動和布什媒體政策的批評恐怖主義景觀后“9·11”媒介景觀布什家族的媒介景觀結論第十一章 跨國媒體沖擊下的臺灣電視——本土文化和全球雜交文化的沖突引言跨國媒體集團在世界各地的主導地位文化的全球化和文化的雜交化研究方法與主要發(fā)現(xiàn)臺灣電視在新的全球傳媒結構中生存與發(fā)展的文化理論意義結論第十二章 媒體、戰(zhàn)爭及宣傳——2003年伊拉克戰(zhàn)爭期間的信息管控戰(zhàn)略變遷中的宣傳機器:歷史與建構因素戰(zhàn)爭修辭術:布什政府的戰(zhàn)爭實例伊拉克與“9·11”事件伊拉克與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媒體與戰(zhàn)爭宣傳對伊拉克戰(zhàn)爭的報道結論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在西方媒體上,2008年可能是關于中國的新聞出現(xiàn)最多的一年了。從“3·14”事件到火炬?zhèn)鬟f,從汶川地震到北京奧運會,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密集報道前所未有。而在這種密集的報道中,西方媒體在不知不覺中經(jīng)歷著一個變化,概要而言,就是對中國開始了從輕視和俯視到重視和平視的轉變,本章主要從這一轉變人手,研究這一轉變出現(xiàn)的原因和意義?! 臍v史的角度看,2008年注定是中國歷史上不平常的一年,也是中外關系史上非同尋常的一年。2008年是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是中國和世界密切接觸的一年,也是國外媒體涉華報道之密集程度前所未有的一年。那么,應該如何看待這次國際媒體對華的密切報道呢?從比較宏觀的角度我們至少可以得出結論:國際媒體的對華報道完成了從輕視和俯視到重視和平視模式的轉變。那么這一轉變是如何到來的?輕視和俯視的歷史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這種轉變呢?

編輯推薦

  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功用,2008給我們的啟示與反思,汶川地震給西方媒體的反思,保持對海外華人的有效傳播,輿論反擊盡可能以民間的名義,達賴喇嘛在西方被利用的實質,透視美國政治景觀和媒介景觀,充分認識“輿論領袖”的作用,西方媒體傲慢與偏見的歷史根源,迅速發(fā)布真實信息,加大宣傳力度,我國對外傳播效果的根基在于中國的發(fā)展,充分認識我們在國際輿論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關涉國國家利益的斗爭中合理借鑒“理性預期”理論,充分認識西方媒體國際新聞報道與其國內政黨競選之間的關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俯視到平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