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教育電影發(fā)展簡史

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作者:彭驕雪  頁數(shù):257  
Tag標簽:無  

前言

歷史即財富——主編的話余紀人們常將歷史比作遺產,而所謂遺產,就是前人創(chuàng)造出來并留給后人的財富,由此推論,我們就有理由將歷史視同為財富,既然是財富,任何理性的人都沒有輕視和丟棄它的道理。所以,有關歷史的學問從古至今都是學術領域的大宗,中國的電影學術研究同樣概莫能外。中國電影史學和其他大多數(shù)專門史學門類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研究的對象僅起于20世紀的初葉。而20世紀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動蕩的世紀之一,因了這危及民族存亡的劇烈動蕩,導致中國電影事業(yè)也在1949年前不到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中,經歷了數(shù)次創(chuàng)

內容概要

民國時期的教育電影作為特定時期的一種特殊電影現(xiàn)象,具有與常規(guī)電影不同的特色。首先,從電影藝術形式來看,教育電影多是以科教片、社教片為其主要的存在形態(tài)。其次,從作為社會機構的電影業(yè)角度看,教育電影除了作為普及科技文化知識的教育手段得到推行外,也擔負著對社會個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職能,從而在不同時期與不同的社會階層、社會權力話語之間形成了一種相當密切的結合及共謀關系,并且進而決定了教育影業(yè)在各階段的發(fā)展特征。同時,除了實踐活動之外,教育電影也建構了自身較為完備的理論體系??梢哉f,民國時期教育電影的歷史是此期電影發(fā)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與同期其他電影樣式互相影響、共同演進的同時,又呈現(xiàn)出獨特的歷史風貌、社會關聯(lián)和內在的邏輯必然性。    本書梳理民國時期教育電影的發(fā)展線索,解析其理論體系,并對教育電影所處的歷史語境作出闡述。    在縱向的歷史梳理和橫向的理論闡述中,民國教育電影得以“浮出地表”,民國電影史的圖景得到豐富。

作者簡介

彭驕雪,原浙江傳媒學院教師。1977年生,1999年畢業(yè)于西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系并考取本校碩士研究生,師從余紀教授,主攻中國電影史。2002年畢業(yè)后考取南京大學戲劇戲曲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師從周安華教授。曾發(fā)表《電子游戲與美國當代動畫電影的崛起》、《民族記憶與想象的復

書籍目錄

引言第一章 初步發(fā)展期(1918-1937年)  第一節(jié) 商務印書館攝制教育電影  第二節(jié) 國民黨官營教育電影業(yè)的建立    一、電影股的設立    二、中國教育電影協(xié)會    三、全國教育電影推廣處    四、電影教育委員會    五、地方民教館等相關推行機構    第三節(jié) 金陵大學等學術機構及人士對教育電影的提倡和實踐    一、陶行知對教育電影的提倡和實踐    二、金陵大學等高校對于教育電影的提倡和實踐    第四節(jié) 作品及理論建設第二章 相對繁榮期(1937年7月-1946年5月)  第一節(jié) 武漢時期  第二節(jié) 重慶時期    一、概況    二、國民黨官營教育電影業(yè)的勃興    三、金陵大學等教育機構對教育電影事業(yè)的推進    第三節(jié) 本期的教育電影作品及理論建設  第四節(jié) 技術的創(chuàng)新第三章 衰落期(1946-1949年)  第一節(jié) 概況  第二節(jié) 關于電影業(yè)    一、國民黨官營教育電影業(yè)    二、金陵大學等教育科研機構的教育電影事業(yè)    三、民營教育電影機構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理論總結和技術創(chuàng)新結語附錄一 臺灣時期的國民黨官營教育電影(1949年10月-1954年) 附錄二 金陵大學翻譯柯達公司教學影片目錄  附錄三 記憶中的中國教育電影運動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甲攝片及制片方面  一、去歲威爾基先生訪華,自踏入我國境新疆起,由迪化經蘭州成都抵達重慶,之各方訪問,以及再去西安潼關與大黃河前線之視察,該科均派員隨同前往拍攝新聞紀實影片,計先后攝得三十五毫米黑白片約四千英尺,十六毫米柯達天然彩色片二千英尺及照片千余張,內容異常豐富名貴,堪稱完璧?! 《⒗^威爾基先生訪華以后,英國議會訪華團又到渝,該科隨同留渝期間攝得影片數(shù)百英尺及照片數(shù)百張?! ∪?、該科李科長華倫于去冬十月間隨同遠征軍羅司令長官赴印,攝制我國駐印軍在印之集中訓練,官軍生活操作,以及中英并肩作戰(zhàn)之實況,共攝得照片五百余張及三十五毫米片五千英尺,十六毫米片三千英尺。前者在孟買剪輯配制完成,后者在渝剪接配音,兩片先后均告完成,李科長于年初凱歸,收獲豐滿?! ∷?、中國工業(yè)合作協(xié)會美籍顧問費吳生君,曾托該科攝制重慶區(qū)《中國工合》影片一部,由攝影師黃石鐘代為攝得十六毫米反正片數(shù)百英尺,前已由費君親自帶美作為宣傳。中美中英于本年元月十一日,同日訂立平等新約,解除我國百年桎梏,在歷史上有不可磨滅之光輝,其意義更為重大,中英定約在重慶方面舉行,我國宋外長及英大使薛穆爵士代表兩國一簽字,儀式簡單隆重,當場盛會情形,僅有該科攝得珍貴影片,以廣流傳云。  五、該處梅神父爾絲,近因工去東南之便,擬以天主教徒之眼光及觀察,愿代該科在粵桂湘贛各地,攝制柯達天然彩色影片,作對國內外宣傳之用,梅神父已行首途,此行定有特殊之收獲?! ∫曳庞臣鞍l(fā)行方面  威爾基先生訪華之全套影片及照片,前由威氏專機帶美發(fā)行,紐約五大新聞片公司,爭相競買,早被搶購一空,而全美各大報刊,亦利用該批照片,爭出????!  ?/pre>

編輯推薦

《民國時期教育電影發(fā)展簡史》梳理民國時期教育電影的發(fā)展線索,解析其理論體系.并對教育電影所處的歷史語境作出闡述。在縱向的歷史梳理和橫向的理論闡述中,民國教育電影得以“浮出地表”,民國電影史的圖景得到豐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民國時期教育電影發(fā)展簡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很便宜,質量很好,內容豐富
  •   作者的文筆、史料都很好。
  •   視角不錯,研究深度稍差了一些。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