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作者:馬建麗 頁數(shù):391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是為大學英語專業(yè)、翻譯專業(yè)高年級筆譯課所編寫的教材,也可供廣大青年翻譯工作者或英語翻譯愛好者使用?! ”緯谟ⅰh兩種語言比較的基礎上,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討論了英譯漢的理論、方法和技巧。作者力圖以中西方著名翻譯理論為指導,以翻譯的基本方法作為具體的實踐手段,以英、漢語言學作為翻譯語言學的理論基礎,以文體風格和語篇思想為翻譯全局的指導,始終圍繞著英、漢兩種語言的相同和相異處,來討論英漢筆譯過程中的方法和技巧?! ∪珪卜譃榘苏?。前三章是對翻譯基本理論和問題的探討。第一章和第二章簡要地討論了中西方翻譯的歷史和理論,從而使讀者對于翻譯的本質和標準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并且能夠深入理解中西方翻譯理論,以便能夠從理論上指導翻譯實踐。第三章從詞、詞組和句子三個層面討論了翻譯的基本方法,以便讀者對翻譯的基本方法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和把握,并且能分清楚什么是正確的翻譯方法。接著討論了翻譯的具體過程,以及在翻譯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第四章則從語言學、語法學、句法學、語言結構以及英漢思維方式等方面對英漢兩種語言作全面詳細的對比,這一章是第五章到第八章所有英漢翻譯技巧的理論基礎。第五章到第八章分別在詞、句子、篇章三個層面討論英譯漢過程中可以運用的翻譯技巧。按照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指導思想,每節(jié)既有理論的闡述,同時還有大量的例子加以論證。章節(jié)后面附有思考練習題,目的是用來鞏固所學的內(nèi)容。
內(nèi)容概要
翻譯的過程不僅僅是兩種文字的轉換過程,更是兩種語言思維方式的轉換過程。本書簡要討論中西方翻譯歷史和理論,從詞、詞組、句子和篇章四個層面討論翻譯的基本方法,從語言學、語法學、句法學、英漢思維方式以及跨文化傳播等方面對英漢兩種語言做詳細對比,并討論翻譯技巧。 本書為中國傳媒大學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媒體從業(yè)者和相關人員的自學讀物。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中國譯學理論和歷史簡述第二章 西方譯學理論和歷史簡述第三章 翻譯的方法與過程 第一節(jié) 翻譯的基本方法 第二節(jié) 翻譯的過程 第三節(jié) 翻譯過程中常犯的錯誤第四章 英漢語言的對比 第一節(jié) 英漢語言概述 第二節(jié) 英漢詞匯主要差異比較 第三節(jié) 英漢詞義、詞序比較與翻譯 第四節(jié) 英漢句法現(xiàn)象比較 第五節(jié) 英漢句法結構比較和翻譯第五章 詞的翻譯 第一節(jié) 詞義的對應、搭配、引申和褒貶 第二節(jié) 詞類的轉換 第三節(jié) 增詞法 第四節(jié) 重復法 第五節(jié) 省咯法 第六節(jié) 正反、反正表達法第六章 句子的翻譯 第一節(jié) 分句、合句法 第二節(jié) 被動語態(tài)的翻譯 第三節(jié) 名詞從句的翻譯 第四節(jié) 定語從句的翻譯 第五節(jié) 狀語從句的翻譯 第六節(jié) 長句的翻譯第七章 習語、外來語的翻譯 第一節(jié) 習語的翻譯 第二節(jié) 外來語的翻譯第八章 篇章的翻譯 第一節(jié) 語篇邏輯與翻譯 第二節(jié) 文體特點與翻譯短文翻譯練習參考答案參考譯文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中國譯學理論和歷史簡述 我國的翻譯學歷史悠久,翻譯理論豐富。然而關于翻譯史的分期,迄無專門的討論;關于中國翻譯理論,也尚乏特別專門的詳細論述。只有個別學者提出過一些不同的說法;如周作人認為可分為三個階段:一、六朝至唐之譯佛經(jīng),二、清末之譯《圣經(jīng)》以至《時務報》時代,三、經(jīng)嚴復、林紓過渡到新文學時期。裘柱常認為可分為兩個時期:一、唐以前的佛經(jīng)翻譯時期,二、清末傳人西方文學、哲學、科學翻譯時期。馬祖毅則認為五四運動以前有三次翻譯高潮:一、從東漢到宋的佛經(jīng)翻譯,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譯,三、鴉片戰(zhàn)爭以后的西學翻譯。本書綜合上述各位學者的觀點,力圖對中國譯學理論和歷史做一個較為全面的敘述,將中國翻譯學史按以下四個階段劃分:古代、晚清、民國和新中國成立后。在敘述歷史的過程中,把各時間段內(nèi)產(chǎn)生的重要譯者和翻譯理論介紹給讀者?! ∫弧⒐糯g學 1.古代譯事——“翻譯”一詞的由來 眾所周知,早在史前時代,我國不同地區(qū)的部落、民族之間就開始了交際和融合的過程。華夏民族與遙遠的異邦之間的交往,也很早就開始了。據(jù)古籍記載,遠在夏代,我國黃河流域的先民就已同外貝加爾湖地區(qū)的居民有了來往。當然,對于這些遠方的來客,語言不同,必須要有翻譯才能進行交流。但遺憾的是,我們現(xiàn)存的有關夏、商兩代的史料中還找不到有關翻譯活動的記載。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也沒有找到與翻譯有關的文字。
編輯推薦
本書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在英、漢兩種語言比較的基礎上,討論了英譯漢翻譯的理論、方法和技巧。作者力圖以中西方著名翻譯理論為指導思想,以翻譯的基本方法作為具體的實踐手段,以英、漢語言學作為翻譯語言學理論基礎,以文體風格和語篇思想為翻譯全局指導,始終圍繞著英、漢兩種語言的相同和相異處,,來討論英漢筆譯過程中的方法和技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