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民族的囑托

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貴州大學出版社  作者:孫景堯 編  頁數:25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心懷民族的囑托:上海師范大學比較文學專業(yè)研究生暑期貴州社會實踐實錄》分那方水土那方人,將伴隨我們一生、我生命中重要的一課、兩地書 一樣情、學苑擷英,內容包括:學術的傳承與心靈的旅行、穿越歷史的滄桑等。

書籍目錄

序言 心懷民族的囑托與希望做新時代的學人 那方水土那方人,將伴隨我一生 學術的傳承與心靈的旅行 穿越歷史的滄桑 此情此景:山水布依 黔西南考察掠影 人與自然的和諧 學行述懷 我和貴州的距離 未曾走過的路 心靈的旅程 敢問路在何方? What Is Poverty? 一個老外的發(fā)現之旅 我生命中重要的一課 安龍瑣記 苦辣酸甜安龍行 我和安龍孩子們的世界 記憶與收獲 觸動與敬佩:我的一個心愿 兩地書一樣情 如星月、如喜雨、如清風、如鶯歌 愛心在傳遞 百色市田陽縣玉鳳中心校小學生日記選 孩子們,你們都是向日葵 尚未寄出的信…… 學苑擷英 On the Story of the Jesuits' Action in the Southern Ming Dynasty Jingyao and Deng Yanyan 龐天壽小議

章節(jié)摘錄

  田野實踐方法之緣起與知識分子眼光之向下   無論碩士生還是博士生,在其學習階段,都會面臨如何做學問的問題。雖然前輩學者學術研究路徑因人而異,但學術上有杰出成就者所用之方法卻常為后學者所效法,二者之間建構起一種繼承和超越的關系。1925年,王國維在清華國學研究院講授《古史新證》時,提出了“二重證據法”:“吾輩生于今日,幸于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種材料,我輩固得以據以補正紙上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分全為實錄,即百家不雅馴之言亦不無表示一面之事實。此二重證據法,惟在今日始得為之,雖古書之未得證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證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斷言也”。王國維提出紙上之材料要與地下之材料相結合,實際上就是強調實證,主張擺脫傳統經史之學從文獻到文獻的研究方法,重視地下出土的古器物及其上的古文字資料,并能有機結合這兩方面的材料來治史,以地下古文字材料補證文獻史料。照王國維所說,地面的文字資料如果可以和地下出土材料相印證的話,那么所得出的結論就能經得起推敲。至于“二重證據法”特定而豐富的內涵,王國維說出了其中的一個層面,即“紙上之材料”與“地下之材料”兩重證據的互證。陳寅恪在《王靜安先生遺書序》中對其作了進一步闡釋: “其學術內容及治學方法,殆可舉三目以概括之者。一日取地下之實物與紙上之遺文互相釋證。凡屬于考古學及上古史之作,如《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及《鬼方昆夷獫狁考》等皆是也。二曰取異族之故書與吾國之舊籍互相補正。凡屬于遼金元史事及邊疆地理之作,如《萌古考》及《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兒堅考》等皆是也。三曰取外來之觀念與固有之材料互相參證。凡屬于文藝批評及小說戲曲之作,如《紅樓夢評論》及《宋元戲曲考》、《唐宋大曲考》等皆是也?!薄岸刈C據法”之所以成為一種科學的考證方法,根本就在于二重證據是不同角度的實學互證。   在運用“二重證據法”時,學者們是非費艱辛不能夠取得成果的,有時甚至得靠一定的學術緣分。當有些研究尚未取得地下相關材料佐證坐實的時候,絕不可妄下結論,否則結論就可能掛一漏萬,甚至會與實際情況南轅北轍。胡適所謂“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假設固然不可謂不可,但求證卻至關重要,求證是決定研究成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圖文資料電子化時代,對一般學者而言,大可以安坐于家,利用一切網絡資源,竊喜似乎可以窮盡一切所需之研究資料。事實上,網絡雖然為資料查詢帶來了很多便利,其所蘊含的信息量也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但若要一味地依賴網絡資源進行學術研究,恐怕也未必能夠獲得充分的材料。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心懷民族的囑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