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作者:李成智,李建華 編著 頁數(shù):388 字數(shù):64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lián)率先成功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拉開了航天時代的序幕。接著,美國于1958年1月也成功發(fā)射該國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航天技術是一項探索、開發(fā)和利用太空的綜合性工程技術,是一個國家現(xiàn)代科學技術綜合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正因為航天技術具有廣泛的政治、軍事、科技、經(jīng)濟以及社會價值。因此繼蘇、美之后,法國、日本、中國、英國以及印度等國也都紛紛發(fā)展本國的航天技術,并先后進入航天時代。20世紀60年代以后,航天技術沿著不同的方向迅速發(fā)展:運載火箭運載能力和性能不斷提高,滿足了各類栽荷發(fā)射的需要;應用衛(wèi)星不斷完善,在軍事、經(jīng)濟和科技等領域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科學衛(wèi)星與探測器相繼發(fā)射,極大地豐富了人類天文學的知識寶庫;載人航天穩(wěn)步推進。研制成功各類載人航天器,包括載人飛船、載人空間站和航天飛機,人類的足跡在20世紀60年代末就到達了月球。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航天技術將進入大規(guī)模開發(fā)和利用近地空間的新階段,更加廣泛地為國民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服務。航天技術大致分為四大領域:即人造衛(wèi)星、載人航天、空間探測及航天器運輸系統(tǒng)——運載火箭及航天飛機。從技術的難易程度與自身的規(guī)律來看,航天技術發(fā)展的邏輯步驟是運載火箭、人造衛(wèi)星、深空探測和載入航天。載人航天還包括栽人飛船、空間站、航天飛機和載人登月。從空間科學與空間應用角度上看,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空間站(和空間基地)仍將是載人航天活動的核心。圍繞著這個核心,已經(jīng)發(fā)展出了運載火箭、載人飛船和航天飛機等天地往返運輸工具。由于二戰(zhàn)后東西方冷戰(zhàn)的爆發(fā)和蘇美太空競賽的推動,航天技術特別是栽人航天的發(fā)展多多少少背離了它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蘇美等國在制訂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計劃的同時,就開始實施載人航天計劃,結果在人類進入航天時代還不到短短的三年,宇航員就進入了太空。在前蘇聯(lián)在航天領域連續(xù)獲得多個“第一”的刺激下,美國制訂了雄心勃勃的阿波羅栽人登月計劃。這項計劃的制訂充滿了政治色彩和冒險性,但在計劃執(zhí)行過程中卻是按照科學的步驟和程序穩(wěn)步推進,終于在1969年7月成功地完成了首次登月任務。為了在載人航天領域擊敗蘇聯(lián),顯示美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美國為阿波羅計劃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財力,整個計劃持續(xù)10余年,動用人力最高時達20萬人,耗資達255億美元。這項計劃不僅使人類首次踏上了月球,而且在科學發(fā)現(xiàn)、技術發(fā)明等方面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在經(jīng)濟上,也促進了美國十年經(jīng)濟的高速增長。
內容概要
本書全面介紹并總結了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實施過程,從該計劃的起源背景、登月計劃的決策經(jīng)過、美國宇航局各研究中心的密切配合到火箭與飛船技術發(fā)展以及歷次登月的概況等,都做了較為詳細而深入的描述與分析。本書是一部技術史的研究性著作,力求具有歷史性、科學性、全面性和系統(tǒng)性,并兼顧紀實性與可讀性,適合于對航天技術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閱讀,也可供航空航天專業(yè)技術人員、科技管理人員以及科技史工作者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登月幻想與可行性探討 第一節(jié) 中國嫦娥奔月的故事 第二節(jié) 呂西安游月探險 第三節(jié) 開普勒登月夢想 第四節(jié) 切拉諾登月幻想 第五節(jié) 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 第六節(jié) 威爾斯的《第一批月球人》 第七節(jié) 航天先驅者的設想 第八節(jié) 二戰(zhàn)后的科學研究與展望第二章 前蘇聯(lián)航天領先地位的確立 第一節(jié) 超前的戰(zhàn)略決策 第二節(jié) 第一枚洲際導彈 第三節(jié) 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 第四節(jié) 第一個太空人 第五節(jié) 第一批探測器第三章 美國登月計劃的探索與決策 第一節(jié) 美國陸軍的研究 第二節(jié) 美國空軍的設想 第三節(jié) 美國宇航局的規(guī)劃 第四節(jié) 美國兩屆政府的態(tài)度 第五節(jié) 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決策第四章 美國航天計劃的推進 第一節(jié) 海軍的先鋒計劃 第二節(jié) 陸軍的軌道器計劃 第三節(jié) 載人航天實踐 第四節(jié) 深化載人航天 第五節(jié) 探測月球預選著陸點第五章 阿波羅計劃的硬件發(fā)展 第一節(jié) 登月方案的制定 第二節(jié) 土星系列運載火箭 第三節(jié) 阿波羅飛船系統(tǒng) 第四節(jié) 登月艙的研制 第五節(jié) 制導與導航系統(tǒng)第六章 宇航局各航天中心的協(xié)同 第一節(jié)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第二節(jié) 馬歇爾航天中心 第三節(jié) 約翰遜航天中心 第四節(jié) 肯尼迪航天中心 第五節(jié) 宇航員的選拔與訓練第七章 阿波羅計劃的登月程序 第一節(jié) 發(fā)射準備階段 第二節(jié) 飛船發(fā)射踏上征途 第三節(jié) 飛往月球途中 第四節(jié) 登月過程與月面活動 第五節(jié) 從月球返回地球第八章 阿波羅計劃的試驗過程 第一節(jié) 技術發(fā)展試驗 第二節(jié) 阿波羅1號事故 第三節(jié) 阿波羅4號試驗 第四節(jié) 阿波羅7號首次載人飛行 第五節(jié) 阿波羅8號首次環(huán)月飛行 第六節(jié) 阿波羅9號首次試驗登月艙 第七節(jié) 阿波羅10號綜合演練第九章 阿波羅ll號首次登月飛行 第一節(jié) 首次登月宇航員的選拔 第二節(jié) 踏上漫漫登月之路 第三節(jié) 漫長而愉快的中途飛行 第四節(jié) “鷹”號登月艙月球著陸 第五節(jié) 首次月球探險活動 第六節(jié) 英雄們凱旋第十章 歷次月球探險飛行概況 第一節(jié) 阿波羅12號探險風暴洋 第二節(jié) 阿波羅14號考察弗拉·莫羅高地 第三節(jié) 阿波羅15號飛往亞平寧平原 第四節(jié) 阿波羅16號笛卡爾高地探險 第五節(jié) 阿波羅17號考察利特羅山第十一章 阿波羅13號遇險及營救 第一節(jié) 出師前的不利征兆 第二節(jié) 事故發(fā)生的過程 第三節(jié) 天地配合營救宇航員 第四節(jié) 安全脫險方案的實施 第五節(jié) 事故調查與事故原因第十二章 阿波羅計劃的成功經(jīng)驗 第一節(jié) 阿波羅計劃的管理經(jīng)驗 第二節(jié) 阿波羅計劃的科學成果 第三節(jié) 阿波羅應用計劃的實施 第四節(jié) 蘇聯(lián)的登月計劃 第五節(jié) 蘇美載人航天合作 第六節(jié) 美國栽人航天后續(xù)計劃——航天飛機 第七節(jié) 結束語:月球離我們還有多遠尾聲附錄:蘇聯(lián)東方計劃。美國水星、雙子星和阿波羅計劃載人飛行一覽 一、蘇聯(lián)東方計劃載人飛行一覽表 二、美國水星計劃載人飛行一覽表 三、美國雙子星計劃載人飛行一覽表 四、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載人飛行一覽表后記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人類登月成功的一刻發(fā)生在公元1969年7月20日然而登月的理想早在幾千年以前就已產(chǎn)生。中國古代流傳下來嫦娥奔月的神話,希臘作家創(chuàng)作了呂西安登月的故事,都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隨著科學知識的積累,有關登月的幻想小說越來越富于科學性和啟發(fā)性。開普勒的《夢想》著重向人們介紹月球知識和新發(fā)現(xiàn);切拉諾的《月球之旅》探索了各種可能的登天方法;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對航天發(fā)射的實際情況作了相當精確的預言。讀者在沉湎于小說情節(jié)的同時,也受到科學知識的教育。這些科幻小說給航天先驅提供了極大的啟示,可以說火箭運動和航天理論就是在航天科幻小說中脫穎而出的。20世紀前50年是登月飛行由幻想到希望的轉折期?;鸺秃教炖碚撘呀?jīng)建立,液體火箭研制成功,德國還將大型火箭武器投入了實戰(zhàn)。有了這些堅實的科學和技術基礎,月球飛行終于成了科學家研究的課題。暢游月宮不再是幻想,而是越來越走向現(xiàn)實,成功之日已為期不遠。第一節(jié) 中國嫦娥奔月的故事人類是大自然的寵兒,是經(jīng)過長期的進化降生在地球的智慧生物。好奇心促使古代人類提出各種各樣奇妙的問題:地球是什么樣的?太陽為什么東升西落?太陽和月亮有多大?宇宙是怎樣誕生的?天體上有沒有“人”居???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的祖先,同時也激發(fā)有識之士提出各種合理的解釋和天真的猜測??茖W知識就是這樣在不斷的探索中慢慢積累起來的。創(chuàng)世紀的觀念在各個文明古國中都可以找到。我國大詩人屈原在他的《天問》里,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天地起源的問題①。中國古代關于天地的起源問題有過種種說法。從古代一些零星的傳說,到漢代經(jīng)過人們的加工,形成了較為系統(tǒng)而且精彩的盤古開天辟地說。
后記
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歷時10年制訂并執(zhí)行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是一項偉大的世紀工程,是人類征服自然取得的一項歷史性成就。雖然這項計劃的制訂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但它的意義卻遠遠超出了政治之外,對社會、經(jīng)濟、科學、技術及文化等都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本人在從事航空航天史研究過程中,始終對這段輝煌的登月史情有獨鐘,因此多年來一直注意搜集與此有關的中外文資料。人類首次登月成功已過去了整整40年,由于它的巨大影響力,直到今天人們對阿波羅計劃仍津津樂道。美國好萊塢在1996年拍攝的《阿波羅13號》影片受到全球觀眾的喜愛。由于深感我國廣大讀者對阿波羅計劃的全過程仍然缺乏了解,國內也沒有完整的介紹阿波羅登月的著作,因此本人構思了撰寫這部書的想法,并值阿波羅首次登月成功40周年之際奉獻給所有關心和熱愛航天事業(yè)的各層次讀者。本人在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大量著作和文章。本書重點參考的著作有:《“阿波羅”登月飛行》、《阿波羅11號登月記》、《阿波羅——登月之旅》、《載人航天飛行史》(The History of Man-ned Space Flight)、《水星與雙子星計劃》(Projects Mercury and Gemini)、《圖解土星火箭大事記》(Saturn Illustrated Chronology)、《阿波羅飛船大事記》(The Apollo spacecraft:A Chro-nology)、《登月決策——阿波羅計劃與國家利益》(The Decision to go to the Moon:Project Apollo and the National Interest)、《阿波羅戰(zhàn)車——載人登月飛行器發(fā)展史》(Chariots for A-pollo,A History of Manned Lunar Spacecraft)、《月球港——阿波羅發(fā)射場與運行史》(Moon-port:A History of Apollo Launch Faci-litied and Operations)、《在大力神肩上——雙子星計劃史》(On the Shoulders of Titans:A History of Project Gimini)、《新的海洋——水星計劃史))(This New 0eean:A History of Proiect Mercury)、《阿波羅月球探險》(Apollo Expeditionsto the Moon)、《天空實驗室》(Skylab)、《阿波羅一聯(lián)盟試驗計劃》(Apollo-Soyuz Test Pro-ject)、《阿波羅一土星運載火箭技術史》(Stages to Saturn,A Technological History of the Apollo-Saturn LaunchVchicle)、《圖解航天技術史》(The Illustated Encyclopedia of Space-Technology)、《載人航天飛行史》(The History of Manned Space Flight)、《太空旅行史》(Space Travel:A History)和《阿波羅初步科學報告》(Apollo Preliminary Science Report)等。美國宇航局網(wǎng)站上大量的一手資料和重要文獻為作者撰寫本書提供了極大方便。本人對這些參考文獻的著者和出版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編輯推薦
《阿波羅登月計劃研究》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