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作者:趙鑫珊 頁數:145 字數:113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汶川5·12的悲痛深埋心中,14:28的鐘聲猶在耳邊,在這一場悲劇中,“究竟是地球對人類殘酷、不仁,還是人類對地球殘忍、不義?”抑或是,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情感”? 本書拒絕重復“從災難中崛起”的老話,而是提示讀者從長遠考慮,換一個觀點思考:地球的“殘酷”和“仁慈”都是人類從自我的角度出發(fā)而設定的。所有的大小災難,不過是地球依照自身法則行事的結果,與人類幸福不幸無關。在漠然的地球、接連不斷的各式災難面前,依附地球的人類應該怎么行動? 本書觀念新穎,發(fā)聾振聵,用歷史、哲學、地質學、環(huán)保理念剖析人類發(fā)展史,輔以大小災難,從汶川大地震說起,以平實的語言將悲痛化作一道清泉,安撫幸存的生者,安慰逝去的魂靈。
作者簡介
趙鑫珊,教授,作家,上海世界博覽會顧問廬山藝術學會主席 1961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德國語言文學系出版過64部作品。代表作包括:《莫扎特之魂》《貝多芬之魂》《建筑:不可抗拒的藝術》《建筑是首哲理詩》《哲學與當代世界》。
書籍目錄
引言 宇宙的手第一章 開篇 地球無所謂善惡 永遠的3分鐘 這才是地球 上帝=自然律+道德律 那里是我的家 哲學的我 上帝的辯護 一封唐山來的信 震醒人類 全球之痛 照亮腳下的路 上帝啊 不是為人類設計第二章 人生與世界性大事件第三章 21世紀的“杞人憂天”第四章 地球會出軌嗎?第五章 生是地球人死是地球鬼第六章 我向往“鳥鳴山更幽”第七章 宇宙的多重偶然和巧合 中國古人的“天” 關于“天”的年齡 我們都是多重偶然和巧合的產物第八章 什么是巧合和偶然第九章 道不息,天地才不息 愛鳥者與愛貓者的道德之爭 1815年松巴哇島火山大爆發(fā)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 18世紀是地震世紀 青藏高原的地質史 人類及其文明的命運和地球板塊運動 恐龍滅絕原因 我們要面臨新的冰川期? 太陽也能觸發(fā)地震嗎? 如何評估火山和地震的功過? 我羨慕法國地質思想家泰依亞 細菌和病毒加害人 人類進化的前景 拋棄地球?第十章 觀念改變世界 日地距離是最大的仁慈 仁慈的太陽常數 光合作用 昆蟲世界 麻雀第十一章 我們的家園 從“生態(tài)學”到“大地倫理學” 上升到“敬天愛人” “環(huán)保內疚感”和“生態(tài)良心”第十二章 人類因道德律而成立 道德意識的腦科學根源 孟子的“四心” 道德判斷的復雜性和尷尬 “范跑跑”和“郭跳跳”之爭 受譴責的禿鷹 把“世界末日鐘”撥離零點第十三章 好國家是人間最高的善第十四章 什么是幸福?后記 花兒為誰開?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開篇 上帝的辯護 2005年,美國有幾家民間組織聯(lián)合起訴上帝,追究他在熱帶風暴災害事件上的責任?! ?007年美國一參議員起訴上帝,罪名包括制造了可怕之極的水災、颶風和龍卷風,要求對數百萬居民的傷亡和驚嚇負責?! ∧敲矗氪ù蟮卣鹉?? 也該起訴上帝一大自然吧?該起訴我們的地球母親嘲 美國人的起訴絕不是無理取鬧。在我看來,它的哲學涵義是很深的! 原告犯了兩個根本性的錯誤: 第一,上帝不是人,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 第二,起訴上帝是持以人類為中心的立場?! ∽怨畔ED起,便有一條最高價值判斷準則: 人是衡量萬物的尺度。 如果真有上帝,他會出庭為自己辯護: “我創(chuàng)造天地,創(chuàng)造地球,開始就沒有考慮照顧人類的安危和利害得失!刮風下雨,自有我的法則。雨下大了、多了,你們抱怨是洪災;下少了或不下,你們又埋怨是旱災。” “你們人是很難侍候的一個物種!” “試問,你們人又是怎樣對待地球的?是善待嗎?” “你們?yōu)樯銈凁B(yǎng)你們的這個小小星球又作了些什么。善待了嗎?你們只知道一個勁地索取或榨??!” “你們人類有天地良心嗎?” “你們人類有生態(tài)良心嗎?” 這里提出了一個21世紀的“世界哲學”?! 〖幢闶且匀说睦Α⒌湼槌叨?,我們又該如何去評估大自然的功與過? 若拋開以人類為尺度、為中心的價值判斷準則,我們又該如何去評估天與地(大自然)? 這正是本書要探討的主題?! ?/pre>編輯推薦
天地原本就不是專門為人設計而施仁義和厚愛的。大自然從不考慮仁義道德。地球無所謂善惡。災難,苦難和不幸是惡魔,也是心靈的清潔劑,是導師,是哲學智慧燈塔的指引。經歷過大災難而幸存的人肯定擁有一筆獨特的精神財富。這就是心靈的厚度、深度和廣度,還有堅韌度。人類遇上了地球上最大的頑敵、死敵,不再是昔日的獅子、老虎和毒蛇,而是人類自己。如果“環(huán)保內疚感”不能漸漸成為我們民族的普遍、集體環(huán)境倫理和道德意識,那么汶川大地震便不會成為我們民族走向進步的一個新起點。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