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諸葛亮學管理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東北財經(jīng)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張學信 等著  頁數(shù):225  
Tag標簽:無  

前言

  后記  《向諸葛亮學管理》書稿殺青。先寫一首打油詩以歸納諸葛亮生平業(yè)績,同時表述我們寫本拙作的情結(jié)與希望:  諸葛臥龍兮飛天長嘯,躬耕村夫兮待時躍起?! 〔輳]獻對兮百世決勝,火燒赤壁兮三國分立?! ∽鳌冻鰩煴怼焚馕浜畋M忠,魂歸五丈原兮死而后已?! 垪詈狭鈱憰揪矗粓D虛名兮愿竽有益。  人們稱頌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其實諸葛亮雖死,據(jù)《三國演義》第104回說,其陰魂抗敵未已,他的雕塑之像抗敵未已。從社會事實看,他的人品、業(yè)績更沒有死而后已,人們修廟紀念他,寫詩歌頌他,演孔明戲贊揚他,播電視劇頌揚他,眾口皆碑地夸獎他的治國、治軍、治吏、律己的業(yè)績。請看,我們張楊兩人不是也不自量力地寫起了關(guān)于諸葛亮的書嗎?但愿我們這個濫竽之作讀者能肯定它、歡迎它?! ”緯蓮垖W信、楊先舉合作寫出,書的總體思路由張楊合定。本書第一作者張學信寫出初稿、二稿。第二作者楊先舉在二稿基礎(chǔ)上大量地增減內(nèi)容加工,成三稿。張楊合作再改,成四稿。如此多次反復,最后由楊通纂審定完稿。

內(nèi)容概要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汨滿襟?!痹娙硕鸥Φ恼J識代表了我國人民對諸葛亮的基本認識。    西晉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quán)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于邦域之內(nèi),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誡明也??芍^治世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1950年4月,毛澤東對董其武將軍說:“你看過《三國演義》吧?共產(chǎn)黨就是以諸葛孔明的辦法辦事,那就是‘言忠信,行塢敬,開誠心,布公道,集眾思,廣眾益’?!?   今天,諸葛亮自然已經(jīng)走下了歷史神壇,但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融入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之中,世世代代薪火相傳……

作者簡介

  張學信,先后在軍委總后勤部系統(tǒng)、中國石化蘭州煉油化工總廠、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作,歷任處長、廠長,中華全剛總工會文工團團長、黨委書記,全國石油化學工會黨支部書記。  退休前參加國家人事部高級公務(wù)員培訓中心在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院與美國常春藤大學合辦的工商管理碩士(MBA)培訓結(jié)業(yè),退休后繼續(xù)從事企業(yè)管理體系(QMS\EMS\OHSEM)認證工作。在中國新時代認證中心擔任企業(yè)管理體系認證審核員、煉油專業(yè)技術(shù)專家至今?! ?008年,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I(yè)余從事孫子兵法與企業(yè)管理研究多年,發(fā)表兵法經(jīng)營論文多篇。為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會員、特約理事?! 钕扰e,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專長管理思想、企業(yè)文化等。

書籍目錄

導論  一、諸葛亮其人  二、大哉,諸葛亮  三、諸葛亮之識  四、關(guān)于本書治國第一  一、諸葛亮出山  二、“三顧茅廬”  三、《隆中對》  四、治國重謀  五、治國的天時、地利、人和問題  六、搶占有利地勢  七、治國重“方略”  八、治國重“目標”  九、“內(nèi)修政理”  十、“外結(jié)好孫權(quán)”  十一、重“法治”  十二、弛世用重典  十三、重“德治”  十四、“治國之道,務(wù)在舉賢”  十五、用人  十六、平定南中,做好民族工作  十七、關(guān)心民生,重視農(nóng)業(yè)  十八、發(fā)展其他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  十九、從“攻心聯(lián)”看諸葛亮的治國思想  二十、介紹《便宜十六策》(上)  二十一、介紹《便宜十六策》(下)治軍第二  一、軍,國之“輔”  二、說“治軍”  三、說《將苑》  四、“將善”與“善將”  五、嚴軍  六、“廟算”  七、決策  八、預測  九、“先探敵情”——“先知”  十、“先計而后動”——“伐謀”  十一、“知勝而始戰(zhàn)”——勝戰(zhàn)  十二、“伐交”  十三、智勝  十四、奇勝  十五、奇之用  十六、奇正  十七、用詭  十八、借力  十九、借力之二  二十、應變  二十一、造勢  二十二、“心戰(zhàn)為上”  二十三、創(chuàng)新/65  二十四、“委積為備”治吏第三  一、要哉,治吏  二、善處三個關(guān)系  三、“擇人”  四、舉才  五、知人募才之試  六、知人募才之薦  七、知人募才之招賢、觀察與爭勝  八、用人用其長  九、用人不能求全責備  十、用人不疑  十一、用人忌看長相、忌迷信學歷,忌看出身門第  十二、用人忌計前隙、忌拘資、忌看表象  十三、關(guān)于擇人、擇官問題  十四、“考黜”  十五、“陰察”  十六、賞罰務(wù)嚴,務(wù)公  十七、爵財厲士  十八、激氣厲士  十九、“教令”  二十、“斬斷”  二十一、“納言”、“察疑”、“思慮”  二十二、使用地方官吏律己第四  一、讀《誡子書》說“修身”  二、《誡外生(甥)書》說“立志”  三、“靜以修身”  四、“儉以養(yǎng)德”  五、謙謹  六、治學  七、學無常師  八、擇婦愛妻  九、育子  十、兄弟之悌  十一、交友  十二、踐忠  十三、履仁  十四、崇義  十五、重禮  十六、據(jù)智  十七、“大信為本”  十八、生命終極之歌  十九、“鞠躬盡力,死而后已附錄1  諸葛亮大事年表附錄2  諸葛亮業(yè)績梳理附錄3  諸葛亮重要戰(zhàn)事梳理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關(guān)于“內(nèi)修政理”問題,前面在討論“治國重‘方略”’問題時已有述及。因為這個問題重要,我們再饒舌?! ≈T葛亮主張的“內(nèi)”,是一個“務(wù)本”、“固本”的工作。治國,治家,“務(wù)立其本,本立則末正矣”。(《便宜十六策·治國》)。“本”強,則一切工作有可能強。猶如畫圓,有規(guī)有矩則有圓,規(guī)矩之要就是本;圓畫圓了,畫大了,才有可能畫出更美的圖畫來,畫出圓的太陽來,畫出圓的月亮來,畫出和諧的社會來,畫出強大的國家來?! ≡谥T葛亮以前的年代里,有漢的文景之治。這個文景之治,就在于文帝、景帝這兩個皇帝“內(nèi)”的工作做得好。以后,還有貞觀之治、康乾之治,他們之所以治,也都是因為把“內(nèi)”的工作做好了?! ≈T葛亮對“內(nèi)”的工作十分重視。“并有益州”之后,劉備以荊州牧兼領(lǐng)益州牧,又以左將軍、大司馬的名義開府治事,拜諸葛亮為軍師將軍。劉備用諸葛亮之策取荊州,用龐統(tǒng)之計收西川,用法正之謀奪漢中。鑒于曹操已晉封為魏王(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漢獻帝已經(jīng)名存實亡的事實,劉備在并有荊、益兩州后,為表明復興漢室的用心,在諸葛亮等人的策劃下,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也自立為漢中王,繼承漢王朝體制,和魏王曹操抗衡,諸葛亮輔佐劉備悉心治內(nèi)事?! 〕删鸵豁検聵I(yè),離不開天時、地利和人和等條件?!堵≈袑Α氛f,劉備“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可得。這句話中,“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就劉備而言,因為他已跨有了荊、益了,就是說他已占有了地利條件。關(guān)于天時,順應時勢了,順應時機了,順應民心了,若劉備能做到這些,這天時條件也就得到了。但是,我們認為,得天時、得地利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要做好“人和”工作,“人和”工作搞好了,政治就會安定,社會就會和諧。即使“天時”、“地利”不太有利于我,但也可補其缺?! ?hellip;…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曹操比與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仰示人謀也?! ?mdash;—隆中對  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加榮,恩榮并濟,上下游節(jié),為治之要,于斯而著?! ?mdash;—答法正書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mdash;—前出師表  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名所能逆睹也?! ?mdash;—后出師表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誡子書  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魚失水則死,人失忠則兇。故良將守之,志之而名揚。  ——兵要  勢力之交,難以經(jīng)遠。士之相知,溫補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  ——論交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mdash;—答惜赦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向諸葛亮學管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好看,支持!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