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2 出版社: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鳳桐,陳寶玉 編著 頁數(shù):343
內容概要
微格教學是一種訓練教師掌握教學技能的理論和方法,其特點是有理論、有實踐、形象具體,可操作性強,是促進教法課改革、提高教師教學能力,開展教學研究的好方法。微格教學20世紀80年代中期引入我國后,全國各地都相繼開展著不同程度的研究。2000年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微格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微格教學研究進入了新階段。 1992年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微格教學基本教程》一書,1993年,在原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邵寶祥領導和原教育技術系副主任孟憲凱主持下,成立微格教學研究組,經過多年集體研究和討論,編寫了《微格教學教程系列》叢書,于1999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并于2002年經教育部師范司組織評審通過,作為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教材。王鳳桐和陳寶玉兩位先生一直和北京教育學院合作進行微格教學課題的研究,多年來一直堅持參與實驗,成績斐然。 目前我國的微格教學研究仍在繼續(xù)深入的開展,豐臺區(qū)的微格教學研究所取得的經驗,對北京市和全國各地的微格教學開展都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其研究成果在北京市多次獲獎,其經驗在全國格教學學術研討會上屢作介紹,并且在國內刊物上屢有發(fā)表。多年以來,王鳳桐和陳寶玉兩位先生對微格教學的不懈追求和刻苦研究精神令人佩服。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微格教學 一、微格教學概述 (一)微格教學產生的背景 (二)微格教學概念 (三)微格教學的研究方法 (四)對教學技能的分類 (五)微格教學的學科性質 (六)微格教學培訓的硬件設施 二、微格教學的實施程序 (一)學習理論 (二)教學示范 (三)編寫教案 (四)嘗試教學 (五)反饋評價 (六)分析診斷 (七)修改教案 三、微格教學的特點 (一)明確教師應該掌握的各種教學技能 (二)對教學技能訓練要求具體、明確 (三)強調“臨床實踐”親身體驗教學 ……第二章 教學技能培訓概說第三章 微格教學的組織與指導第四章 教師的思維訓練第五章 教學技能整合與創(chuàng)造性教學第六章 教學技能的操作后記參考資料
章節(jié)摘錄
其實,人類對自然界的研究就是從宏觀向微觀逐步擴展延伸的,如生物研究領域的門、綱、類、目的細分,物理學對分子、原子、中子、電子不斷細分的研究等。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說:“還原論的方法,即培根的科學研究哲學。這個方法是把一個問題進行分解,如果覺得還太大,再分解,一點一點地分解下去,直到問題解決。對于認識客觀世界的許多深層次的問題,是需要這樣解決的?!薄 ∶蠎梽P先生說:“微格教學的訓練過程體現(xiàn)了系統(tǒng)論、控制論的科學方法。微格教學之所以可以采用客觀、系統(tǒng)化和可操作的科學方法,其關鍵是微格教學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研究層次?!保蠎梽P主編《教學技能有效訓練》第5頁) 孟憲凱在主編的《微格教學基本教程》中說:“微格教學的理論運用培根的自然哲學思想,將復雜的宏觀層次上的教學活動進行分解,采用‘任務分析法’和‘活動分析法’技術,可以在微觀教學活動上建立穩(wěn)定的教學技能模式,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分類。每項教學技能是由一類在教學功能上有某種共性的教學行為構成,它由理論闡述和對具體教學行為的模式描述,使教學行為成為可觀察、可示范、可操作、可反饋評價的訓練模式。” 在微格教學的研究實踐中,首先是將完整的課堂教學任務作為“宏觀”的教學目標,采用還原論的方法,將這一目標再細分解為若干子項目標,然后按教師教學活動行為方式的特點進行分類,這樣建立起來的教學技能模式,使得教育理論對教學實踐的指導達到了操作水平。這種方法我們稱之“任務分析法”和“活動分析法”,總稱為“任務分析和行為分析法”?! 【唧w地說,微格教學就是建立一套課堂教學技能的行為模式,它采用的任務分析技術,其步驟是:先描述技能,再將其分解為行為結構要素,再從序列上組合,以達到最終預期的培訓目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