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衡(2010卷)

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  作者:董乃斌  頁數(shù):486  字數(shù):590000  

內(nèi)容概要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段暮狻芬云溟_放性,熱忱歡迎廣大學者同仁惠賜大作,以文會友,以文求道。
《文衡(2010卷)》(作者董乃斌)是一部文學研究文集,共收文章數(shù)十篇,包括《高校中文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意寫作”學科建構(gòu)》、《蘇珊·桑塔格:作為美學和道德的寫作》、《基于形成途徑的名詞性謂語句分類研究》等。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guān)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書籍目錄

文學史學
中國文學敘事傳統(tǒng)內(nèi)涵總說
商榷“漢語文學”和“華人文學”
——兼論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史范疇和起點
宇文所安之后,怎樣進入中國文學史
——評宇文所安《初唐詩》與《盛唐詩》
古代文學與地域文化
關(guān)于地域(文學)研究的若干理論思考
《詩·王風》創(chuàng)作年代考論
——春秋詩歌創(chuàng)作年代考論之六
厘清學科界限,明確發(fā)展方向
——“首屆中國古代文學與地域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暨首屆中國
古代文學與地域文化博士后博士生論壇”綜述
淺談《詩》的語言
讀《孟東野詩集》
試論會昌滅佛之動因及李德裕的作用
南宋兩浙路清雅詞風芻議
——以《陽春白雪》、《絕妙好詞》為、考察中心
淺論《唐文粹》與《宋文鑒》的文體分類
解困皇明文治及明初文學境遇
宋濂祖孫遭難原因新探
——從一篇張冠李戴的“佚文”談起
清代學人王昶詩文述論
乾嘉詩文大家楊芳燦略論
論郭摩的生平與詩詞創(chuàng)作
寶黛愛情的文化解讀
山西省陽泉市冥婚過程和儀式分析
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shè)
(現(xiàn)當代文學)成果
差異性、歷史語境與空間政治——關(guān)于當代中國性別研究范式的思考
擰巴式幽默
——民間詼諧文化視野下的劉震云創(chuàng)作
單身女性:晚期資本主義的新巨人
——《嘉莉妹妹》再解讀
鄉(xiāng)土詩學:地方性、“國民性”和共同體修辭
人·時·民
——論新十年中國城市詩的文學精神
追求藝術(shù)審美、堅守文學獨立
——京派文學觀概觀
形象、生活與主體性
——從新年畫到新壁畫
創(chuàng)意寫作學科成果
高校中文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意寫作”學科建構(gòu)
“創(chuàng)意寫作”教育教學方法基本問題探討
虛構(gòu)類創(chuàng)意寫作教學:思維特點與技能訓練
——以小說寫作為例
外國文學與文藝學
莎士比亞喜劇中“喬裝”的古希臘神話原型
——“變形”
《偽幣制造者》敘事手法淺析
審美先驗性與主體隱身的言說
——氣論審美批評論
蘇珊·桑塔格:作為美學和道德的寫作
語言學
淺析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帝在漢語語言學方面的成果和學術(shù)特色
對外漢語教學中語言比較的重要性
基于形成途徑的名詞性謂語句分類研究
商城方言的進行體表達研究
教與學
關(guān)于大學應用寫作教學的思考
游記散文的藝術(shù)境界
序跋書評
乾嘉詩文名家叢刊總序
靈犀一點此傳心
——評黃世中先生《類纂李商隱詩箋注疏解》
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李質(zhì)究竟為何以及如何“隨終”的呢?《明史·李質(zhì)傳》倒是說得簡單卻很明確:“拜靖江王右丞。王罪廢,質(zhì)竟坐死。”那么,如果說李質(zhì)和宋濂兩人之間存在相同之處或者某種聯(lián)系,最為明顯的就是:兩人都曾負責輔導朱元璋后代,李質(zhì)曾任靖江王府右相,宋濂則是太子贊善大夫;其次,兩人最終都受到了朱元璋的迫害,相距僅僅數(shù)月。也就是說,如果說宋濂祖孫是受株連而遭禍,那么,相比胡惟庸來說,宋濂與李質(zhì)的關(guān)系更為直接和密切,當然也更容易受到牽連?! ±钯|(zhì)是因為靖江王的緣故而遭朱元璋殺害,靖江王究竟又是因為何罪而遭廢黜的呢?  靖江王朱守謙,是個十分特殊的人物。根據(jù)《明史·靖江王守謙傳》以及《明太祖實錄》中的相關(guān)記載,我們先將其生平事跡簡單作一交代?! ≈焓刂t是明太祖從孫,其祖父乃朱元璋長兄,早死。元末,其父朱守正追隨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驍勇異常,尤其討平江西陳友諒之役,戰(zhàn)功居多。然而朱守正驕侈暴躁,因此受到朱元璋訓斥,據(jù)說朱守正對此極為不滿,試圖投奔張士誠,遂遭朱元璋鞭笞而死。朱守正死時,守謙年僅四歲。奇怪的是,朱元璋對此“叛逆”之子不僅沒有歧視,反而疼愛有加。朱守謙幼名鐵柱,“吳元年,以諸子命名告廟,更名煒。洪武三年,更名守謙”(《明史·靖江王守謙傳》),并與朱元璋九個兒子一同冊封為藩王,為靖江王。靖江王的各種待遇,包括官員設(shè)置、伴讀人員等,最初與其他藩王幾乎沒有區(qū)別,在朱元璋眾多旁系親屬之中,僅此一人,屬于特例?! 【附醺挥诮裉斓膹V西桂林,但朱守謙受封之初,并未動身前往,仍然與朱元璋眾多兒子一起,留在京城接受教育,而其時在京總管太子和諸王教育的,正是宋濂。直至洪武九年(1376)十一月二十八日,即宋濂致仕前一個多月,朱守謙才動身前往桂林王府。然而僅僅數(shù)年之后,又被召還京師,嚴加戒諭,隨即黜為平民,使居鳳陽,令其耕田。七年之后,才使復爵,鎮(zhèn)守云南。很快又被召還,禁錮于鳳陽,直至洪武二十五年(1392)正月二十九日死亡。  《明史·靖江王守謙傳》和《明太祖實錄》的相關(guān)記載,都極力渲染朱守謙的為非作歹和不可救藥,以此反襯朱元璋的寬容和慈愛。比如朱守謙洪武九年十一月初次離京前往廣西藩王府,二十多天后行至長沙,朱元璋特地飛信賜書,表示其關(guān)切和不忍之情。信中說朱守謙心智尚未成熟,囑咐隨行官員要盡心輔佐,要“誘之向善”。然而據(jù)說靖江王置若罔聞,到達桂林王府之后,反而變本加厲,為所欲為,以致朱元璋不得不施以強硬手段?!睹魈鎸嶄洝肪矶偈濉毒附跏刂t傳》如此描述這一過程: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文衡(2010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