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 作者:馮奇,傅敬民,苗福光 編 頁數(shù):605
Tag標簽:無
前言
《外語教學與文化》第六輯有點橫空出世的味道。第五輯原為告別卷,編委會在歷經(jīng)五載的探索與實踐中,感覺它繼續(xù)存在的意義不大。有感于整體的學術浮躁氛圍,《外語教學與文化》在創(chuàng)辦之初即明確了自己的原則和宗旨:沉潛學問,磨礪思想,為年輕一代學人提供一方交流平臺。置身一個思想虛胖、文字泛濫的時代,我們認為,任何一個文化機構、組織、小團體,乃至個體的學人,都有責任恪守真誠的學術品格和嚴謹?shù)闹螌W之道。值得驕傲的是,我們無愧于自己的宗旨,《外語教學與文化》始終是真誠而熱忱的,它始終在權衡自身作為交流園地價值,它在多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自身的預設,它的原則是,絕不可以淪落為消費社會的典型物——垃圾。文學評論家耿占春在《沙丘上的卜辭》里寫道,“揮霍成為消費主義的美德……語言似乎提前進入了各取所需的社會,并使垃圾在我們身邊難堪地堆積蔓延。也許我們不是毀于匱乏,而是葬身于垃圾”;它也是美國當代作家唐·德里羅在他多部小說中敏銳地捕捉到的時代象征物,是“日常生活的另外一個名字”。拒絕成為垃圾,這是我們這本卑微而真誠的刊物所堅守的底線。第五輯推出后,編委會發(fā)現(xiàn)稿件來源有過于單一、交流層面窄化的傾向,經(jīng)集體討論后,決定暫時劃上一個休止符,至于何時復刊,我們并沒有預設,一切交給光陰來醞釀,如麥子等待秋收的陽光,而美酒依賴于光陰的發(fā)酵?! ∪欢?,無心插柳柳成蔭,《外語教學與文化》第六輯的推出得益于一場盛大的學術節(jié)活動。
內(nèi)容概要
《外語教學與文化6》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上,它集中展示了學院以青年博士、副教授為中堅的科研力量,它是一次漂亮的閱兵,它標志我們已達到的和我們可能達到的界標。這里有學術最前沿的關注,這里,我們看到理論的深度與文本解讀的功力,這里,也不乏宏闊而可貴的探索,這里,也體現(xiàn)出了學術研究的現(xiàn)實意義?! 〕醵年柟饫铮乱惠嫷奈母濯q散發(fā)著香樟樹的清香,它以紙張和油墨的形式保存了一個豐美的夏季,那些激情、那些閃電的靈感,那回眸一笑的體悟,那青澀而專注的目光,那些起飛的夢想與從容的積淀,都封存在這里了,它是一種記憶,一份緬懷,更是一個驛站,通向更遠的遠方。
書籍目錄
語言學篇英語讀寫結合寫作任務的外推力效度驗證——基于廣東省英語高考讀寫任務的實證研究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語言習得涌現(xiàn)觀評述加強非語言因素對英語寫作影響的認識概念隱喻理論指導下的詞匯教學——以基礎英語課程用書《綜合教程》為例“一十量言司”在中日文運用上的異同外語教學研究“后方法”視角學生的焦慮感與聽力教學PMP強化訓練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認知語言學的兒童語言習得觀認知隱喻視角下的英漢飲食習語日語漢語外來詞的跨文化語言學解讀直接面試型與半直接計算機口語考試信度對比研究指示和照應關系再議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探討對“學生中心一教師輔助”教學模式下第五代大學英語教材建設的思考日本人的“內(nèi)”、“外”意識在語言、行為中的反映析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中的七種方言“廃語”的語言學意義——以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的廢詞研究為例形式體言“圭圭”的用法implicit的辨析——淺議會話含義理論與關聯(lián)理論中的implicit表示所有的“ぁゐ”和“持ってぃゐ”在使用上的異同教學篇淺談外語專業(yè)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途徑——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淺談商務英語教學中文化差異的導入大學經(jīng)濟、貿(mào)易專業(yè)英語課程設置初探典型語篇的文體分析與英語寫作教學英語語體分類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論預制語塊在英文教學中的重要性Critiaue of a Published Research Study--Teaching vocabulary through code-mixing in langlaage teaching也談雙語教學新世紀大學英語系列教材“綜合教程”評析漢語和韓語特殊疑問句的形態(tài)研究疑問代詞、疑問副詞在復合句中的作用將語言和學科內(nèi)容結合于知識框架——加拿大知識框架理論及其對我國外語教學的啟示英語移就修辭格的語用探析開放式法語網(wǎng)絡學習平臺設計模式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商務英語需求實證分析與思考電子詞典的類型、特點和發(fā)展趨勢英文寫作中旬式多樣性芻論基于網(wǎng)絡平臺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調(diào)查互動教學法在法語課堂上的運用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Passive Voice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促進學習者自主性的大學英語課程設計——以上海商學院為例中介語中的錯誤階段對于雙語教育的啟示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調(diào)查分析及教學策略研究如何趨利避害充分發(fā)揮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日本語教育におけゐコミュニカティブ·アプロ一チに関すゐ一考察教師評語與學生英語作文修改的相關性調(diào)查研究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偏誤分析文學篇The Struggle of Modern Man:A Symbol in The White Peacock吉爾曼女權主義烏托邦思想概論淺析巖井電影作品中的“青春”情結文學與環(huán)境:跨學科的中西對話——“文學與環(huán)境國際學術研討會”述評合成動詞中后項動詞的文法化——以“~こむ”為例看文法化過程及驗證《小世界》的思想力量——讀戴維·洛奇的《小世界》《放浪記》流行符號探微——細讀林芙美子《放浪記》傳達優(yōu)美與憂傷——對王道乾《情人》譯本的分析近世日本の儒教と天皇制——俊期水戶學を中心に關于戲劇文學這一文學體裁的若干思考《白鯨》及其作者的宗教倫理觀分析阿特伍德的生態(tài)理想:回歸自然探究人性的實驗——小議霍桑短篇故事《海德格爾醫(yī)生的實驗》翻譯篇A Brief Analysis of The Earliest Known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oems Should be Miltons“On His Blindness”日中同形語にぉけゐ對■辭典の記述の問題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下的口譯過程和口譯策略戲劇譯介與英國戲劇文學的重構從口譯模式出發(fā),探討口譯教學訓練中日の忌み言葉の考察清末民初的偵探小說翻譯熱潮:原因、接受和影響高校實用翻譯人才培養(yǎng)的問題及對策試論《紅樓夢》英譯本對人物視角的傳譯金融產(chǎn)品文本的術語特征及其翻譯論口譯接受者對口譯進程的影響大學英語課程中的口譯教學中國古詩英譯中動詞的錘煉
章節(jié)摘錄
眾所周知,由于歷史上的原因,中國的外語教學走過彎路,起步晚,水平低,借鑒、學習他人的經(jīng)驗就不可避免??茖W無國界,采取“拿來主義”也無可非議。但是如果不看情況,不分場合,生搬硬套,照貓畫虎,往往會弄巧成拙。外國的一些教學法曾被渲染得花好稻好,但卻都沒能在中國真正生根開花。如對于交際法的看法,我們就不能走極端。有些交際法的倡導者和擁護者在強調(diào)交際法的重要性時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語言不僅僅是由語言知識構成的,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更為重要。分析一下這種觀點,就可以發(fā)現(xiàn)它蘊含了一個邏輯,即它的預設前提,是學習者已經(jīng)掌握了所學語言的知識。在英語為外語的中國,對大部分初學者而言這個先決條件是子虛烏有,根本不存在的。因此交際法雖然一直被人看好,但卻很難在中國基礎英語教學中真正普及。倒是一些包含交際法教學手段和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綜合式教學法效果更好,更受人歡迎。這說明交際法的實施首先應當考慮學習者的水平,其次是要考慮教學目的和內(nèi)容等綜合因素?! ∥覀冏⒁獾揭恍┩辽灵L的教學法或教學方法卻在各地中學受到了歡迎,如上海的“張思中教學法”、吉林的“四位一體”教學法、北京的“三位一體”教學法、山東的“二十四字整體教學法”等等(胡春洞、包天仁,2002)?!巴痢苯虒W法在我國遍地開花,也從一個側(cè)面說明了國人對“洋”教學法有失去信心和耐心的傾向。那么為什么國外的教學法大都在中國“水土不服”呢?關鍵在于中國的漢語和文化同西方語言、文化差異相當大,中國人在外語學習中的心理活動有許多自己的特點。另外,英語、日語、法語等語言在我國都是外語教學,而不是第二語言教學。因此針對二語習得的教學法不能照抄照搬。我們在借鑒國外外語教學經(jīng)驗時應注意這些問題?! ?.3 教師作用的再認識 20世紀80年代以來,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逐漸將重心轉(zhuǎn)移到學習者,教和學的雙邊活動也越來越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重視學習者研究當然可以有效地糾正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傾向。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