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 作者:華駿銘 編 頁數(shù):392
內(nèi)容概要
一、本辭典收錄自先秦至清末的著名文學作品中的名句約1200句?! 《?、名句按意義類別編排,共分26類。同一類別中的名句按所出朝代的先后順序排列?! ∪?、每一名句條目包括所引句子、朝代、作者、篇名、釋義等五部分內(nèi)容。 四、釋義力求準確、簡明。如有難字、難詞,先加注釋;有典故的,說明出處?! ∥?、為便于讀者查檢,正文前有“分類總目”,正文后有“名句筆畫索引”。
作者簡介
`
書籍目錄
凡例分類總目正文名句筆畫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煢煢:孤單沒有依靠的樣子。孑立:孤單地生活。相吊:相互慰問。兩句以“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互相寬慰”描寫出作者所處的環(huán)境非常孤獨。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遺,復駕言兮焉求![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絕:斷絕。游:交往。駕:指出游。言:語氣助詞。幾句表達了作者不愿與當時的混濁社會同流合污的決心和辭官歸隱的情懷:我要斷絕與官場世俗的交往,這世道與我的本性不相符合,我離家出游還能有什么追求!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南朝·梁]江淹《恨賦》飲恨:抱恨含冤。吞聲:不敢出聲。兩句通過對古人含恨而死的描寫,反映出作者消極的思想感情。玉之在山,以見珍而終破;蘭之生谷,雖無人而自芳。[南朝·梁]蕭統(tǒng)《陶淵明集序》幾句用兩個比喻,說明居處的高低并不是衡量“道”的標準,得顯達者未必得“道”,處窮困者未必失“道”。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巢:筑巢。兩句以“魚游于沸水”、“燕巢于飛幕”比喻人的處境十分危險。不無??嘀~,惟以悲哀為主。[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兩句出自嵇康《琴賦》“稱其材干,則以??酁樯?;賦其聲音,則以悲哀為主”,表達了作者對家國淪喪的悲哀之情。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唐]王勃《滕王閣序》請纓:請求賜予長纓,即請求給予報國的機會。終軍:字子云,漢代濟南人,武帝時,曾出使南越,臨行前請受長纓,終將南越王縛歸,時年二十余歲,正值弱冠。投筆:指東漢班超投筆從戎的事情。宗愨:南朝宋南陽人,年少時曾向叔父表明自己將來的志向:“愿乘長風破萬里浪?!边@幾句寫作者雖然懷有投筆從戎的壯志,卻無請纓的機會。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唐]王勃《滕王閣序》貪泉:相傳廣州附近石門有水名貪泉,據(jù)說人一飲此水就會變得貪得無厭。覺爽:指雖身處污濁的環(huán)境仍然保持高潔的品格。涸轍:干涸了的車轍,指窮困的境遇。兩句的大意是:喝著貪泉的水卻品行愈加高潔,處在干涸的車轍中而心情依然樂觀。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唐]王勃《滕王閣序》地勢極:極遠的地方。南溟:南海。天柱:相傳昆侖山上有銅柱高聳入云,稱為天柱。北辰:北極。天柱和北辰都喻指朝廷。兩句暗喻作者的境遇不佳而遠離朝廷:地盡東南而南海幽深,昆侖高聳而北極遙遠。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唐]王勃《滕王閣序》失路:迷失路途,這里指仕途不得意。幾句抒發(fā)了作者對自己“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的悲慨:關(guān)山失路誰來同情?萍水漂泊,全是陌路人。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唐]劉禹錫《陋室銘》絲竹:古代對弦樂器與竹制管樂器的總稱,也泛指音樂。亂:擾亂。
編輯推薦
《常用古文名句分類辭典(第3版)》:收錄常用古文名句1200余條——量多按意義類別編排——實用標明朝代、作者,篇名——易考串講名句的本義及引申義——義切附義類表、名句筆畫索引——便查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