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8 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 作者:趙劍敏 頁數:440 字數:444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大唐盛世——玄宗時代的全景中國(1-4)》,洋洋灑灑4卷本,近150 萬言,系國內目前規(guī)模最大、內容最系統(tǒng)的全景式講述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幾十年間,大唐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盛況的大型通俗性歷史著作。這4卷本的內容分別為玄宗王朝政治史、典制史、外交史、文化史?! ∽髡呲w劍敏教授,系國內著名隋唐史和三國史研究專家,十多年前曾以文史哲筆法濃縮玄宗時代的《盛世魂》而出版了該書的中文簡體字版、韓文版和臺灣繁體字版等多種版本,廣受關注和好評?! ≡撝撬嗄陙頋撔奶剿鞔筇茪v史尤其是玄宗王朝開元、天寶年間歷史的豐碩成果的結晶。相信這部盛世之作和他目前正在潛心撰著的另一部250萬言的史詩性巨作《大三國(5卷本)》一樣,會廣受讀者歡迎。 本書為其第四卷,講述的是玄宗時代的文化簡史。分5章45萬字,包括大唐玄宗時代的宗教、文學、藝術等文化成就。
作者簡介
趙劍敏,男,祖籍江蘇無錫,1955年3月出生于上海。上海大學歷史學教授。長期研究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中國歷史人物、中國古代典章制度、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等。 于京、滬、港、臺出版《盛世魂》、《竹林七賢》、《細說隋唐》、《五代史》、《皇冠與鳳冠》、《遠去的牧歌》等著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道教 第一節(jié) 地位 第二節(jié) 經典 第三節(jié) 教義 第四節(jié) 道士第二章 佛教 第一節(jié) 地位 第二節(jié) 經典 第三節(jié) 天臺宗 第四節(jié) 密宗 第五節(jié) 凈土宗 第六節(jié) 法相宗 第七節(jié) 三論宗 第八節(jié) 華嚴宗 第九節(jié) 律宗 第十節(jié) 普法宗 第十一節(jié) 禪宗 第十二節(jié) 僧人第三章 其他宗教 第一節(jié) 景教 第二節(jié) 摩尼教 第三節(jié) 祆教 第四節(jié) 伊斯蘭教第四章 經學 第一節(jié) 地位 第二節(jié) 經典 第三節(jié) 注疏 第四節(jié) 考據 第五節(jié) 談經 第六節(jié) 儒家第五章 史學 第一節(jié) 史館 第二節(jié) 修史 第三節(jié) 著作 第四節(jié) 注史 第五節(jié) 史家第六章 詩詞 第一節(jié) 浪漫詩 第二節(jié) 現實詩 第三節(jié) 邊塞詩 第四節(jié) 田園詩 第五節(jié) 感傷詩 第六節(jié) 長短句 第七節(jié) 詩人第七章 賦文 第一節(jié) 賦體 第二節(jié) 散文第八章 傳奇 第一節(jié) 境界 第二節(jié) 人物 第三節(jié) 言語 第四節(jié) 景物第九章 筆記 第一節(jié) 《隋唐嘉話》 第二節(jié) 《朝野僉載》第十章 音樂 第一節(jié) 鼓吹曲歌 第二節(jié) 橫吹曲歌 第三節(jié) 相和歌 第四節(jié) 雜曲歌 第五節(jié) 民歌與雜謠 第六節(jié) 祭歌 第七節(jié) 樂曲 第八節(jié) 法曲 第九節(jié) 羯鼓曲 第十節(jié) 琵琶曲 第十一節(jié) 笛曲 第十二節(jié) 篳篥曲 第十三節(jié) 琴曲 第十四節(jié) 樂器 第十五節(jié) 樂論 第十六節(jié) 樂部 第十七節(jié) 樂況 第十八節(jié) 音樂家第十一章 舞蹈 第一節(jié) 坐部伎與立部伎 第二節(jié) 健舞和軟舞 第三節(jié) 歌舞大曲 第四節(jié) 中原舞 第五節(jié) 外來舞 第六節(jié) 宗教舞 第七節(jié) 舞蹈家第十二章 戲類 第一節(jié) 參軍戲 第二節(jié) 歌舞戲 第三節(jié) 雜技 第四節(jié) 木偶戲 第五節(jié) 馬戲 第六節(jié) 雜戲第十三章 書法 第一節(jié) 草書 第二節(jié) 顏體 第三節(jié) 篆書 第四節(jié) 碑文 第五節(jié) 余跡 第六節(jié) 藏事第十四章 繪畫 第一節(jié) 道釋人物畫 第二節(jié) 青綠山水畫 第三節(jié) 水墨山水畫 第四節(jié) 鞍馬畫 第五節(jié) 花鳥蟲獸畫 第六節(jié) 繪畫理論 第七節(jié) 畫府雜論 第八節(jié) 畫家 第九節(jié) 壁畫 第十節(jié) 壁畫目錄第十五章 雕塑 第一節(jié) 石雕 第二節(jié) 泥塑 第三節(jié) 雕塑家第十六章 書籍 第一節(jié) 總論 第二節(jié) 經部 第三節(jié) 史部 第四節(jié) 子部 第五節(jié) 集部
章節(jié)摘錄
道教是中國思想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自創(chuàng)的宗教,最初形成于東漢張道陵之手。 張道陵首建五斗米道,也即道教的雛形,以老子所主張的“道”為根本,以老子的《道德經》為宗旨。老子的思想僅是諸子百家的一流派,并未具備宗教觀念,自張道陵始,將老子思想改造后納入宗教軌道。故后代道教徒 尊老子為教祖和最高天神,尊張道陵為“宗教”、“正一天師”、“張?zhí)鞄煛?,以其為道教?chuàng)始人。因其尊號之故,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 ∷煤髸x代葛洪著《抱樸子》,詳論神仙思想理論,結合了儒家綱常倫理。至南北朝時,北魏道士寇謙之自 闡教義,令“新天師道”,也即“北天師道”。南朝宋道士陸靜修吸收佛教之義,自立“南天師道”。自 此,道教規(guī)模始具。 南朝齊、梁時,道士陶弘景集道教之大成,主張道、釋、儒三教合流,著《真靈位業(yè)圖》、《真誥》二書,明確地將社會等級制度變?yōu)樯裣傻燃?,以明天人相應;又采納佛教六道輪回的宇宙觀,摻進道教之中。如此,道教吸收了其他宗教之義,完備了自己,與王朝政治發(fā)生緊密的結合,相互依靠?! 〉澜讨鲝垺扒屐o無為”、“去欲守靜
編輯推薦
《大唐盛世4》為《大唐盛世——玄宗時代的全景中國(1-4)》的第四卷,描述的是玄宗時代的文化簡史。分5章45萬字,講述大唐玄宗時代的宗教之道教、佛教、雜教,學術之經學、史學、書籍,文學之詩詞、賦文、傳奇、筆記,藝術之書法、繪畫、舞蹈、戲文、雕塑等文化成就。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