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心電生理學

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  作者:吳立群 編  頁數(shù):350  

前言

自1968年應用電極導管從心腔內記錄到希氏束電圖以來,心律失常的診斷和治療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開拓了“臨床心電生理學”這一領域。臨床心電生理學的應用極大豐富了人們對心律失常發(fā)生機制的認識,使心律失常的診斷更為準確和精細;植入裝置和導管消融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日益完善更賦予這一領域極大的生命力,使其成為有效處理大多數(shù)心律失常病例時可供選擇的非藥物治療手段。盡管臨床心電生理學在我國已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應看到這些發(fā)展主要還是集中在大中型城市的中心醫(yī)院,廣大內科醫(yī)生,甚至心血管專業(yè)醫(yī)生的心電生理學理論和實踐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有鑒于此,我們以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心內科為基礎,聯(lián)合上海其他大醫(yī)院的心電生理專家共同編著了《臨床心電生理學》。我們編寫的這本專著既從臨床角度闡述了各種心律失常,又更深入地闡明了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機制和導管消融治療學,目的是希望從事心血管專業(yè)的臨床醫(yī)生在閱讀后對這一領域有一個全面和系統(tǒng)的認識,從而初步掌握其基本理論和應用方法。本書也可供一般內科醫(yī)生和將來有志于從事心電生理領域工作的醫(yī)學生參考。在編著過程中,我們力求做到:(1)權威性;(2)先進性;(3)科學性;(4)嚴謹性;(5)實用性。盡管如此,由于本書由數(shù)家單位的十余位專家共同編寫,各章節(jié)的銜接和寫作風格可能會有差異;此外,由于我們水平有限及醫(yī)學科學的迅猛發(fā)展,疏漏甚至謬誤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我們編寫的這本專著既從臨床角度闡述了各種心律失常,又更深入地闡明了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機制和導管消融治療學,目的是希望從事心血管專業(yè)的臨床醫(yī)生在閱讀后對這一領域有一個全面和系統(tǒng)的認識,從而初步掌握其基本理論和應用方法。本書也可供一般內科醫(yī)生和將來有志于從事心電生理領域工作的醫(yī)學生參考。在編著過程中,我們力求做到:(1)權威性;(2)先進性;(3)科學性;(4)嚴謹性;(5)實用性。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心律失常的電生理機制  第一節(jié)  沖動產生異常的心律失常  第二節(jié)  沖動傳導異常的心律失常  第三節(jié)  沖動產生和傳導異常的心律失常第二章  臨床心電生理的檢查方法第三章  竇房結功能異常的電生理特點與治療第四章  房室傳導異常的電生理特點與治療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心電圖特征  第三節(jié)  電生理檢查  第四節(jié)  處理原則第五章  室內傳導阻滯的電生理特點與治療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心電圖特征  第三節(jié)  電生理檢查第六章  局灶性房性心動過速的電生理特點與導管消融治療第七章  心房撲動的電生理特點與導管消融治療  第一節(jié)  典型(峽部依賴性)心房撲動  第二節(jié)  非典型(非峽部依賴性)心房撲動第八章  心房顫動的電生理特點與導管消融治療  第一節(jié)  慢性心房顫動的電生理特點和導管消融治療  第二節(jié)  陣發(fā)性心房顫動的電生理特點和導管消融治療第九章  不恰當竇性心動過速的電生理特點與導管消融治療第十章  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的電生理特點與導管消融治療第十一章  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的電生理特點與導管消融治療第十二章  變異型預激綜合征的電生理特點與導管消融治療第十三章  室性心動過速/心室纖顫的電生理特點與導管消融治療第十四章  特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的電生理特點與導管消融治療第十五章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動過速的電生理特點與導管消融治療第十六章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特點與治療第十七章  長QT綜合征與短QT綜合征的特點與治療  第一節(jié)  長QT綜合征  第二節(jié)  短QT綜合征第十八章  Brugada綜合征的特點與治療第十九章  兒茶酚胺依賴型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的特點與治療第二十章  特發(fā)性心室纖顫的電生理特點與導管消融治療第二十一章  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電生理特點與鑒別第二十二章  寬QRS波心動過速的電生理特點與鑒別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大體上,心律失常形成機制分為三大類:①沖動產生異常;②沖動傳導異常;③兼有沖動產生和傳導異常。心律失常潛在機制的診斷,對于決定心律失常的治療原則非常重要,然而目前臨床上所應用的檢查方法,并不能完全明確心律失常的形成機制。心肌細胞按組織學特點、電生理特點以及功能上的區(qū)別分為工作細胞(非自律細胞)和自律細胞,按動作電位的電生理特征(主要是動作電位0期除極速度),分為快反應細胞和慢反應細胞。再按有無自律性,進一步分為快反應自律性與非自律性細胞和慢反應自律性與非自律性細胞。快反應細胞的特點是靜息膜電位或最大舒張電位在(-90)mV至(-80)mV,其動作電位特點是除極快、波幅大和時程長,0相除極依賴鈉離子經快鈉通道快速內流。心房肌和心室肌的工作細胞屬于快反應非自律性細胞,房室束和浦肯野纖維中的自律性細胞屬于快反應自律性細胞。慢反應細胞的特點是靜息膜電位或最大舒張電位在(-70)mV至(-40)mV,其動作電位特點是除極慢、波幅小和時程短,0相除極主要依賴鈣離子內流,竇房結和房室結中的自律性細胞屬于慢反應自律性細胞,房室辦和房室環(huán)上的心肌細胞屬于慢反應非自律性細胞。

編輯推薦

《臨床心電生理學》由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臨床心電生理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電生理基礎的書
  •   內容豐富,可惜么得最基礎的機制講解
  •   內容很全,但以文字為主,有點遺憾。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