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典型病例解析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  作者:黃曉軍 編  頁數(shù):122  

前言

這是一本寫給血液科臨床醫(yī)生的書。本書從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的實際經治病例入手,就血液系統(tǒng)疾病和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危重、疑難病例的診治進行了重點分析,其中對臨床思維方法、資料收集與評估以及治療策略的制訂等方面有著深入淺出、融會貫通的論述。書中病例展示具體、生動,導出專業(yè)問題特點突出而又不乏細節(jié),對臨床醫(yī)生而言易讀、易懂??少F的是,本書并非病例羅列,諸多循證醫(yī)學的最新進展和指南類文獻的引用將會使讀者受益。血液科特色護理一章頗為新穎,護理技術一直以來對于取得良好療效不可或缺。此書對其他科的臨床醫(yī)生在臨床診療過程中也具有啟迪和借鑒意義。

內容概要

雖然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是建立在解剖學和病理生理學基礎之上的一門應用科學,但其發(fā)展至今尚未完善,臨床醫(yī)生的經驗性診療行為在臨床工作中仍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臨床醫(yī)生應重視臨床技能的訓練和臨床經驗的積累與總結。    本書涵蓋了30余例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近10年來的經治病例,旨在通過個例所呈現(xiàn)的發(fā)病、診斷和鑒別診斷以及分層治療的特點,對相關專業(yè)問題進行系統(tǒng)闡述。一方面在病例之前的“簡述”中簡介概況,在“診治策略分析”中深入探討診治細節(jié)及病例相關的重點和難點;另一方面,不局限于理論和經驗性診治,而是系統(tǒng)地引用了國內外循證醫(yī)學的證據(jù)及相關領域的指南,從而使典型病例分析終止于經驗性診治和循證醫(yī)學相結合的層面,使讀者從實戰(zhàn)案例中對診治行為的規(guī)范化和系統(tǒng)化得到啟示。

書籍目錄

第一篇 血液病 一、重癥救治  1.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合并腦出血  2.白血病合并重癥感染  3.彌漫性肺泡出血  4.甲氨蝶呤的重度藥物毒性  5.白血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 二、新藥應用  1.達沙替尼  2.尼洛替尼 三、特殊病種的認識  1.獲得性血友病  2.老年白血病  3.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后發(fā)生白血病 四、少見病的規(guī)范化診斷  胃腸道淋巴瘤第二篇 造血干細胞移植 五、親屬HLA配型部分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的適應證  1.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進展期  2.兒童惡性血液病 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鑒別診斷與治療  1.以腹瀉為表現(xiàn)的診斷、鑒別診斷及分層治療  2.糖皮質激素耐藥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療 七、感染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  1.經驗性抗感染策略及評估  附:血液惡性疾病嚴重細菌感染的診治特點  2.侵襲性真菌感染  3.移植后少見病原的感染  八、惡性血液病移植后復發(fā)的防治:改良的供者淋巴細胞輸注  HLA同胞全合移植后白血病復發(fā)的治療與預防 九、其他并發(fā)癥  1.滲漏綜合征  2.癲癇  3.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綜合征第三篇 血液病的特色護理  十、皮膚、黏膜的護理  1.粒缺期中耳炎的護理  2.粒缺期肛周護理  3.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皮膚護理  十一、新護理材料的應用

章節(jié)摘錄

插圖:(6)預防免疫功能極度低下患者感染通過體內原有致病菌的激活或外界獲得性感染,因此,感染預防有下面兩種途徑:①抑制體內原有病原體的激活;②減少患者從周圍環(huán)境獲得感染的可能性。預防措施包括空氣層流技術、無菌操作、胃腸道的消毒除菌、全身預防性用藥。過去曾經認為預防性全身應用抗菌藥物是不合理的,但目前已公認,對免疫低下患者在某些場合下預防性全身用藥是必要的,尤其是長期粒細胞缺乏的血液腫瘤患者和處于粒細胞缺乏期接受HCT的受者。(7)嚴重細菌感染的治療1)經驗性治療:由于常規(guī)血及體液的培養(yǎng)耗時較長,血液系統(tǒng)惡性疾病患者嚴重細菌感染的早期確診非常困難,而進展迅速、病情兇險的特點又要求盡早開始治療。這些都使得經驗治療成為必然的選擇。對于血液惡性疾病免疫功能嚴重低下的病人,若體溫超過38.0℃持續(xù)2小時以上,且可除外其他原因,則應先考慮細菌感染的可能性,需立即進行經驗性治療。決定初始經驗治療的策略是降階梯或升階梯治療時,要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特點,即患者的免疫功能狀態(tài)、感染的嚴重程度和進展情況。如果患者免疫功能嚴重低下,感染的病情危重,進展迅速,選擇降階梯治療就比較適宜,相反的情況可以考慮升階梯治療。治療藥物的選用應綜合考慮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時間(主要是中性粒細胞缺乏的時間)、感染部位及各單位病原菌流行情況。應根據(jù)所推測的可能致病菌選用抗生素,降階梯方案盡量選用廣譜高效的殺菌劑,應盡可能覆蓋所有可能的病原菌,至少要覆蓋前3~4位(按分布頻度排序居前3位或前4位的)常見病原菌,特別是綠膿桿菌。常用的抗生素組合有以下4種:①氨基糖苷類+抗綠膿桿菌的β-內酰胺類;②兩種β-內酰胺類如先鋒VI+哌拉西林;③單用廣譜抗生素如頭孢他定、頭孢噻肟、碳青酶烯類等;④萬古霉素+氨基糖苷類+抗綠膿桿菌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升階梯方案一般在原來預防用藥基礎上升級,選用半合成青霉素或頭孢菌素類,嚴重的選用碳氰霉烯類,聯(lián)合或不聯(lián)合氨基糖苷類。

編輯推薦

《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典型病例解析》:臨床技能的核心是將診斷和鑒別診斷進行到底!醫(yī)生有別于科學家在于其除了懂得原理,還懂得如何操作。醫(yī)生好與差的區(qū)別是在知識基礎對等的前提下操作層面有差別,操作層面度的把握是窮其一生要努力的。上級醫(yī)生對下級醫(yī)生的指導方式應是彌補缺陷而并非替代,應該去感受、體會并學會欣賞下級醫(yī)生個體間的風格差異。臨床中,別人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你能解決,此謂神仙,別人都解決得了的問題你能早一步解決,此謂水平。提高水平,別做神仙!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典型病例解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條)

 
 

  •   很好病例很典型,很適合臨床新入門醫(yī)生用
  •   結合臨床典型病例,值得看看
  •   典型病例,深入分析,受益匪淺。
  •   對于專科醫(yī)生來說,確實比較實用
  •   這本書內容非常不錯,適合掃盲用,能長不少見識。
  •   業(yè)內專家的書很實用,比較喜歡。要仔細研讀。
  •   很精致,紙質很好,期待,內容看過后評價下,嘿
  •   內容可以,比較實惠。符合預期。例子還是比較多的。
  •   很好 很實用 值得擁有
  •   努力為中國的白血病治療事業(yè)奮斗!
  •   感覺有點亂 不太喜歡看
  •   雖然是2008年出的,但是里面的經驗是不會過時,是本好書!
  •   印刷和紙質都不錯。典型病例的深刻解析對理解復雜疾病的認識會有幫助,看后有收獲。
  •   別人推薦的這本書,還在鉆研中……據(jù)說蠻基本的。
  •   大體瀏覽了一下,還可以,絕對正版
  •   學醫(yī)的可以看看,其他人就算了,如果有人有血液病倒是可以看看看
  •   很不錯,給人很多啟發(fā),有時候需要看看典型病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