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云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蘭靖,張念蒙 著 頁數(shù):135
內(nèi)容概要
《異化與危機:隱性輟學論》中吸收了許多研究者的成果,凡是引用原文的,我們都已在文中注明了出處;吸收個別觀點的,則沒有注明,請予諒解。謹向所有被《異化與危機:隱性輟學論》引用資料和吸收觀點的研究者表示感謝。
作者簡介
蘭靖,1964年2月9日出生于云南省沾益縣;1987年研究生畢業(yè)留云南師范大學任教。1996年辭職創(chuàng)辦南方青年進修學院。2000年創(chuàng)辦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2007-2008年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十強),并擔任董事長?,F(xiàn)在職攻讀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博士學位。 擔任云南省政協(xié)委員、云南中華職教社副主任、云南民辦教育協(xié)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曾榮獲“云南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獎”、“中國高等教育卓越成就獎”、“中國優(yōu)秀民營科技企業(yè)家”、“云南優(yōu)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改革開放30年影Ⅱ向中國民辦教育30名人”等獎項。業(yè)余時間從事教育研究,著有《學習與成功》、《好家長的十大習慣》等著作。 張念蒙,生于1947年。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籌)所長,原云南省人民政府督學,原云南省紅河州蒙自縣職業(yè)高級中學校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職業(yè)教育百杰校長?! ¢L期從事教育研究,曾發(fā)表教育研究論文、散文多篇,演講稿《教育召喚情感》入選高等師范院?!秾懽鹘坛獭贩段?,參編《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講》。
書籍目錄
題記異化與危機——“隱性輟學論”引論輟學與隱性輟學含義辨析——“隱性輟學論”之一隱性輟學學生群的基本結構——“隱性輟學論”之二隱性輟學學生群的表現(xiàn)形式——“隱性輟學論”之三隱性輟學學生群的境況描述——“隱性輟學論”之四隱性輟學是現(xiàn)階段義務教育的主要矛盾——“隱性輟學論”之五隱性輟學的形成原因探究——“隱性輟學論”之六隱性輟學的基本性質(zhì)剖析——“隱性輟學論”之七遏制隱性輟學的對策思考——“隱性輟學論”之八附錄冷暴力成“隱性輟學”催化劑——唯升學教育是厭學的根源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人們習慣把唯升學教育稱之為“應試教育”,這容易造成誤解,并給頑固維護唯升學教育的人以口實:“難道教育不需要考試嗎?不考試怎么公平選拔人才?不考試怎么評價教育質(zhì)量?”從字面理解,應試教育就是應對考試的教育,它并不包含具體的考試目標、考試內(nèi)容和考試方式。它是一個廣義的中性詞,而不是狹義的專用詞。任何教育都存在對教育目標和教育質(zhì)量實現(xiàn)程度的考核評價問題,考試就是考核評價的一種手段。作為一種手段,任何教育都可以使用它。應試教育本身并沒有錯,而是現(xiàn)在應試教育的目標、內(nèi)容、方式出了問題。換句話說,考試沒有錯,錯不錯要看為什么考、考什么、怎樣考。義務教育和素質(zhì)教育都必須進行質(zhì)量評價,都必須進行相應的考試,為真實評價義務教育和素質(zhì)教育質(zhì)量的考試何錯之有!我們?nèi)鄙俚恼沁@樣的過硬考試,缺少的正是為應對這種“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考試而實施的教育!人們?nèi)浩鸲ブ牟皇且话阋饬x上的應試教育,而是以升學為唯一目標、以統(tǒng)考為唯一評價方式的應試教育,即唯升學教育。應試教育由一個廣義的中性詞,演變成了狹義的專用詞,專指應對我國統(tǒng)一升學考試的備考教育?!皯嚱逃背闪宋ㄉ龑W教育的代名詞和替罪羊。所以,唯升學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禍根。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