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服裝設計與手繪效果圖表現

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東華大學  作者:潘健華  頁數:21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戲劇服裝設計是戲劇與服裝藝術結合的產物,戲劇是它內在規(guī)定屬性,服裝藝術是它外顯的語言形態(tài),兩者密不可分。在演藝樣式多樣化的今天,要求戲劇服裝設計者具有深厚的戲劇與服裝設計修養(yǎng),以豐富的想象力及拓展的知識視野來獲取設計靈感。而戲劇服裝設計中的手繪效果圖又與戲劇性、服裝創(chuàng)意、繪畫、材質工藝等方面把握構成密切的關系,它是戲劇人物形象設計的首要階段,通常借助于繪畫的表現力得以實現,由此來體現劇目的風格樣式與角色包裝的創(chuàng)意,既為戲劇形象的體現提供依據,又具有獨立的鑒賞價值。    潘建華是國內首位戲劇服裝設計研究生,長期任教于我院舞臺美術系戲劇服裝設計專業(yè)的資深教授。本書匯集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歷屆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最為可貴的是,他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和引導學生發(fā)揮藝術個性,以各自不同的藝術形式和圖樣來表現服裝效果。這些學生如今已是活躍在國內外演藝服裝設計領域的專家和學者,這些作業(yè)則記錄了他們早年專業(yè)學習的軌跡。書中既有對戲劇服裝設計概念、特性、功能、種類等方面的理論指導,也有不同風格樣式的四百多幅效果圖陳列,并將效果圖按寫實、寫意、裝飾、綜合四種表現力來分類評價,是作者二十多年來教學的結晶,更填補了專業(yè)教程的一個空白。    本書的鮮明特色還在于作者對每個劇目的服裝設計均進行了分析與評述,涉及戲劇類型、劇目、角色、設計表現力等諸多方面,圖文并茂,信息量大,對演藝服裝設計會起到直接的參考作用,并有可觀賞性。

書籍目錄

上篇  第一章 戲劇服裝設計概念  第二章 戲劇服裝設計特性  第三章 戲劇服裝設計的功能定位  第四章 戲劇服裝設計的種類  第五章 戲劇服裝設計的風格樣式  第六章 戲劇服裝設計程序下篇  第一章 戲劇服裝設計效果圖表現  第二章 寫實技法的手繪效果圖  第三章 寫意技法的手繪效果圖  第四章 裝飾技法的手繪效果圖  第五章 綜合技法的手繪效果圖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演莎士比亞歷史劇目,通常以歐洲]7世紀的磨盤領、燈籠褲、開口裝等為人物服飾形象創(chuàng)造的依據。生活服裝是舞臺服裝創(chuàng)造的源泉與依據。同時,生活服裝有時又來自舞臺服裝的影響與滲透,20世紀初,秀蘭.鄧波兒的表演服裝曾成為國際時裝界推崇的偶像。再如,牛仔褲成為生活流行服裝,需歸功于牛仔服飾為好萊塢明星所運用。生活服裝與戲劇服裝的關系密切關聯,如果說生活服裝是日常生活與行為的記號,而戲劇服裝就成了記號的記號,它在戲劇特性的支配下,完成戲劇形象外觀包裝的使命。②戲劇服裝設計假定性高于實用性。戲劇服裝受戲劇要素的制約,與生活服裝不同,體現在服裝的假定性高于實用性。所謂“假定性”,指一切藝術“幻想”所共有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屬性,即被人類審美心理所認可的藝術真實性。戲劇藝術的假定性,是指在劇場條件下戲劇性的情境和動作,也就是“假定情境”與“舞臺形象”。戲劇服裝的假定性是虛構的藝術真實,是在劇場條件下,服務子戲劇演出(承擔角色外貌塑造)的假定的舞臺真實。服裝在戲劇假定中成為角色的形象符號之后,常規(guī)服裝所要求的合身、耐穿、便利、個人崇高等因素失去了支配作用,而合乎角色的假定情境與身份,并通過性格、時代等角色服裝假定與藝術化的表現,使人聯想到生活真實的藝術效果,它的意義才能成立。③戲劇服裝設計的依賴性與非自由性。戲劇服裝不像時裝發(fā)布,而是受舞臺各部門的制約,如舞臺空間樣式、燈光的處理、角色與角色之間的關系、演員形體條件,均對戲劇服裝有著不可回避的影響與牽制。一組淡雅簡潔的服裝,在生活中無可非議,但在舞臺上,天幕是淡灰色,燈光是照明白光,那這組服裝就沒有半點力量,角色形象會顯得慘淡無力。④戲劇服裝設計的距離效應。戲劇服裝的距離效應是由劇場內舞臺與觀眾席的條件而定,這種客觀的空間距離存在,促使戲劇服裝更強調整體的造型,它與生活服裝注重制作工藝的細節(jié)不同。例如,古希臘劇場中的角色常用高跟鞋、面具來托高演員的體形,與劇場的低凹及遠距離有關;伸出式舞臺與小劇場戲劇中,演員與觀眾距離較為貼近,服裝要求親切而富有常態(tài):鏡框式舞臺要求服裝有一定的張力,依靠裙撐、襯墊來修飾形體。一般來說,戲劇服裝出于距離的限制,服裝造型偏重于輪廓與材質的強調,形與形之間的組合比生活服裝更概括,色彩運用也比生活服裝強烈、明確,過繁的細節(jié)在戲劇服裝上容易顯得零亂而失去力量。⑤戲劇服裝設計通常以假代真。戲劇服裝既有距離感,又是生活服裝的藝術再現,藝術表意的成分高于生活服裝。在表演舞臺上,服裝材料只求質地與色澤的相似,不要求材質成分的華貴。例如,皮革用人造革或化纖復合材料代替;皮毛用人造毛代替;毛料用打包布染色代用:西裝口袋只有袋蓋,沒有袋布等等。實踐證明,戲劇服裝的結構與材料采用以假代真的處理可以事半功倍,并有強烈的舞臺藝術效果,例如,武士頭盔上的纓飾,選擇包裝用的彩色尼龍繩,在舞臺色光的烘托下,艷麗奪目,并可隨光的變化而變化,這種替代材料與真正的飛禽羽毛相比,既經濟又出效果。⑥戲劇服裝設計必須服從于導演的主信息系統(tǒng)。戲劇演出中無論什么類型與劇種的演出,盡管有許多部門的參與,但只能傳遞或表達一個核心主旨與信息,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一個風格”、“一個樣式”、“一個意念”、“一個目的理想”的“導演中心或負責制”。

編輯推薦

《戲劇服裝設計與手繪效果圖表現》由東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戲劇服裝設計與手繪效果圖表現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書的內容還可以,至于效果圖就有點一般了
  •   總體不錯,沒事兒的時候我就撓兩筆……
  •   凝聚了歷屆學生的心血精華~~是能夠給設計者靈感的好書。圖很美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