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心理分析

出版時間:2007-11  出版社:東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徐敏毅  頁數(shù):206  
Tag標簽:無  

前言

戰(zhàn)勝自我是投資成功的關鍵  時光飛逝,我們正處于人類有史以來最快速發(fā)展變化的時代?! ≡谌肆鳌⑽锪?、資金流交匯云集的資本市場,瞬息萬變更是常態(tài)。然而,不論這個世界如何演變,不論資本市場如何變幻,人類貪婪與恐懼的本性卻依然如故。投機像山岳一樣古老,人性更是亙古不變?! ∫粋€古老的軍事格言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在資本市場同樣如此,每個置身市場的人都應明白,表面上是與無數(shù)莫名的市場主力、投資大眾搏殺,其實,最重要的敵人正是自己。因此,每個投資者既要了解他人,更要認識自己!一個投機家說過:如果在你周圍的人都喪失了理性,頭腦發(fā)昏的時候,你仍然能保持冷靜,擁有清醒的頭腦,那么地球以及你想要的每一樣東西都是你的了。而每一個來到市場中卻沒有變得更加富有的失敗者的真正原因,正是自身的心理因素?! 」善蓖顿Y遠非人們想象的那么容易,對于這一點相信大多數(shù)投資者都會同意。從表面上看,炒股票不過是“低買高賣”而已,但實際的情形要復雜得多。人們來到市場的目標似乎是一致的——受利益的驅使,然而結果卻有兩樣——輸或贏,而且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總是虧多贏少,因為作為一種零和游戲,股市中永遠是少數(shù)人賺多數(shù)人的錢,因此,分析少數(shù)成功者具有什么樣的素質,對于提高投資者的操作水平是有益處的?! 〕晒Φ耐顿Y者往往是一個能夠戰(zhàn)勝自我的人。我們說做股票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投資人自己,這包含了幾層含義:其一,在股票操作中,買賣的決策基本上是由投資人自己獨立決定的,也許當時的追漲殺跌行為純粹是因為一時的沖動所致,但畢竟投資的成敗得失只能由自己來承擔。其二,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多多少少存在著心理弱點,有些是基于人性所共有的,仿佛本能的作用一樣,個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之中受其支配,如恐懼、貪婪之類;有些是個人所獨有,但自己卻還沒有意識到的,例如,一個好沖動的人,往往會聽到一個消息就匆忙做出決定,在操作中經(jīng)常會犯的一個毛病就是見漲就追,見跌就賣,結果不是在高位被套,就是“割肉”割在地板上?! 〔徽撌腔谌诵员旧淼男睦砣毕?,還是由于自身性格方面的弱點,投資人唯有努力加以克服才能不斷提高股票操作水平。這個過程就是要求以自己為假想的敵人,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當潛在的心理欲望表達出自然傾向時,投資人要注意提醒自己從相反的方面考慮問題,并且要有勇氣迫使自己進行反向的操作。在股價連連上揚,心理暗自慶幸的時候,要勸告自己拋售股票;在股價持續(xù)下跌,心理痛苦莫名之際,更要讓自己保持冷靜,避免殺跌?! 榱擞行Э朔约旱男睦砣觞c,投資人有必要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認識,其中對自己心理狀況的了解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譬如自己屬于什么樣的性格類型、個性特征如何、有哪些優(yōu)缺點等等。成功的投資人往往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正因為如此,才可能有的放矢地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才會坦然面對市場的波動?! ∥覈鴾罟善笔袌?,自1990年創(chuàng)設以來,還不到二十年的時間,目前不僅在國家宏觀經(jīng)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迅速成為全球資本市場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市場規(guī)模日益壯大,股票總市值已超過2006年國內(nèi)GDlP產(chǎn)值(21萬億元人民幣),也將趕超日本股市的市值。單純以市場規(guī)模論,已處于全球股票市場的前列。伴隨市場的幾輪大起大落,經(jīng)歷了幾次社會大眾的投資熱潮,根據(jù)最新統(tǒng)計,目前滬深股市的個人開戶數(shù)已有1.2億,證券投資基金則在短短十年間從無到有,現(xiàn)在市場上的開放式、封閉式基金已有數(shù)百家,基金公司所管理的資產(chǎn)規(guī)模已近2萬億,占流通總市值的四分之一,基金已成為市場的絕對主流力量?! ≡诠善笔袌觯恳惠喍囝^行情的產(chǎn)生,必然會激發(fā)投資大眾的參與熱情,市場規(guī)模的壯大與投資者隊伍的擴大,既是市場發(fā)展的必然,卻也更容易引發(fā)市場產(chǎn)生更大規(guī)模的波動。然而,證券市場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地方,當人們試圖做出一項決定時,為了減少這種不確定性,有必要參考他人的意見,而專家的見解無疑是最具參考意義的。畢竟專家之成為專家,往往會擁有比常人更多的知識經(jīng)驗。我們都希望從專家那里獲得一些安慰,即使在個人已經(jīng)做出一項投資決定的情況之下,我們也會從專家的意見之中尋求某種支持。   證券投資或投機是一項高風險、高收益的事業(yè),投資者經(jīng)常會有成功的喜悅,但也時常會有受挫的可能。在其它一些投資領域,投資結果往往要經(jīng)過很長時間才能知道,而在證券市場,結果幾乎是立刻就見分曉。行情如流水,市場價格總是處在變動之中,上升固然讓人高興,下跌卻也無可回避。如果把證券價格的每次下跌都看作失敗,那么證券投資者就可能是世界上經(jīng)歷失敗次數(shù)最多最頻繁的人。這個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地方能與證券市場相比,在一個十分短暫的時間里,就可以讓投資者充分地經(jīng)受種種情緒的考驗——喜悅、悲哀、忿恨、追悔莫及……毫無疑問,證券市場是投資人心理的搏擊場。作為一名投資者或投機者,對此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既然已經(jīng)進入了這一行,就得準備付出艱辛的勞動;準備著經(jīng)受無盡的心靈的煎熬;準備著把自己字典中原先寫著“失敗”的地方,換成“暫時受挫”;準備千百次東山再起。因此,作為一個證券投資者,必須有一種百折不撓的勇氣,有一種堅韌不拔的決心,有一種抗戰(zhàn)到底的恒心。需要練就一種“不以漲喜,不以跌悲”的心胸,也需要練就一副“先市場上漲而買,先市場下跌而賣”的火眼金晴。這一切,都要求投資人具有優(yōu)良的心理素質。自然,事情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許多投資人往往都是在蒙受了許多的損失之后,才會有切身的體會。有人說,投資者的最大財產(chǎn)不是金錢,而是慘痛損失換來的經(jīng)驗教訓,這是有道理的。   證券投資是一個充滿勞累和易受挫折的職業(yè),其精神磨損是每個投資人都躲避不及的。市場內(nèi)人聲鼎沸,行情的漲漲跌跌,時時刻刻刺激著人的神經(jīng),影響著人的情緒,面對一個如此變化多端、劇烈動蕩的市場,沒有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林林總總有關證券市場的書籍中,探討市場參與者——投資或投機人的心理方面的書卻極少。市面上流行的此類書籍往往是介紹性的居多,談操作技巧的居多,人們似乎更多的關注操作層面的東西,他們試圖在這些書籍里尋找到如何在市場中獲利的“秘訣”。但是,實際的情況恰恰相反,事實上,要想在這些書籍中尋找到讓人快速致富的技巧是不可能的。試想,假如真有什么“秘訣”之類,誰又會這么風格高尚,將發(fā)財致富的本領公之于眾呢?于是,在這些書籍中,作者們只能談一些你可以用,我也可以用,你可以賺錢,但也可能賠錢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技巧。另一方面,當這些書籍所談的技巧越是細致具體,也就越會約束投資者自己的思考,反而離市場的現(xiàn)實越遠,并因而失去實際意義。如果說在市場的初期階段,由于參與者普遍缺乏有關的知識、技巧,這一類書籍還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那么當市場發(fā)展到一定的程度,社會大眾的投資熱情已被喚起,從市場參與者方面來說,伴隨著市場的日趨成熟,就有必要把從市場摸爬滾打中總結出的一些操作技巧和經(jīng)驗——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水平。對于有一些經(jīng)驗的市場人士來說,培養(yǎng)對市場敏銳的感覺是必須的,但是完全依靠感覺行事顯然又是行不通的。   我國證券市場的發(fā)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必將從不成熟走向成熟,從不規(guī)范走向規(guī)范。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同樣會經(jīng)歷這樣一個過程。早在1994年,就有一些學者提出“尋求大智慧”的問題,在經(jīng)歷了十幾年我國證券市場的風風雨雨之后,不論是對管理層還是實際的參與者而言,這仍然是一個十分迫切的問題。的確,我們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教授如何操作的技巧,而是關于市場的“大智慧”;不是具體如何做的“雕蟲小技”,而是關于投資的方法論。本書正是從這個角度來研究證券市場的一個嘗試。   本書的目的并不是要提出什么新的投資理論或方法,而是企圖從心理學的角度對證券投資或投機問題進行一些探討,尤其側重對投資者及投資大眾心理面的分析,期望通過對一些較為普遍的市場心理現(xiàn)象的分析,以揭示蘊含其中的一些規(guī)律。很多內(nèi)容是作者本人伴隨我國證券市場發(fā)展的風風雨雨,參與股市、期市實際操作的一些體會,乃至經(jīng)驗總結。由于人性的弱點有其共同性,所以本書的一些內(nèi)容雖然看起來不免顯得泛泛而談,卻具有啟發(fā)意義。誠然,面對人的心理的汪洋大海,本書所涉及的只是其中的幾朵浪花而已。但是作為市場大海風口浪尖的弄潮兒,有時候也許需要以一種旁觀者的心情,觀看潮起潮落。所謂“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那將是一種別樣的感覺。對于證券市場的投資者來說,不斷地反省與回顧自己的投資交易行為和心理狀態(tài),才能使自己更有效地克服心理上存在的先天弱點和人性的缺陷。   本書內(nèi)容由四個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是本書的導論。主要內(nèi)容涉及:股票市場與心理學的關系,有關個人心理學及群眾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心理學是一門相當專門的學問,其中的一些概念和術語常常讓一般的大眾感到難以理解。在這一部分內(nèi)容里,我們盡可能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對心理學的一些基礎知識做簡要介紹,不過對這些內(nèi)容不那么感興趣的讀者完全可以采取大致瀏覽的方法,不必過分拘泥于專業(yè)上的解釋。   第二部分,重點討論了投資者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在第四章,我們討論了投資者當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認知偏差和心理幻覺。在第五章,討論了在證券市場中如何保持客觀性,主要針對恐懼與貪婪這兩個人性的基本弱點。第六章的主題是如何避免外部影響,堅持獨立思考,著重討論大眾媒體、市場傳聞、小道消息、專家意見等對投資人的影響。第七章,以滿招損、謙受益為題,討論了主觀偏見、教條主義、過度自信對投資人的不良影響。第八章重點討論了耐心在投資中的作用問題。第九章討論了遵守紀律、堅持原則對成功投資的重要性。在第十、十一、十二章,我們討論了投資者個人情緒的調(diào)節(jié)與控制,以及投資人的個性問題。   第三部分,對投資大眾的心理做了一些分析。在第十三章,討論了證券市場中的一些社會心理效應,這是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分析投資大眾心理的一個嘗試。在第十四、十五、十六章,重點討論了證券市場中流行甚廣的“相反意見理論”,我們認為,這個理論的核心就在于:從眾與反從眾。在第十七章,則討論了一種相當特殊的情形,即在突發(fā)消息來臨時,市場中的人們將如何做出反應。   第四部分,討論投資者的心理素質與心理策略問題。首先,對一些成功的投資者所具有的心理素質進行歸因分析,這構成第十八章的內(nèi)容。隨后在第十九章,就一般投資者所應具備的心理素質做了討論。第二十章,提出在證券市場中投資者可以采用的一些心理策略。最后,第二十一章,在總結國內(nèi)外一些成功投資人士經(jīng)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有關證券交易的十九條規(guī)則,相信這些規(guī)則對普通的投資人同樣具有啟發(fā)意義。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邵香蓮、徐敏婧、徐敏璞、徐薇、黎上游、張潔、郭燕等也給予了很多幫助,在此表示感謝!   徐敏毅   2007年10月于上海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的目的并不是要提出什么新的投資理論或方法,而是企圖從心理學的角度對證券投資或投機問題進行一些探討,尤其側重對投資者及投資大眾心理面的分析,期望通過對一些較為普遍的市場心理現(xiàn)象的分析,以揭示蘊含其中的一些規(guī)律。很多內(nèi)容是作者本人伴隨我國證券市場發(fā)展的風風雨雨,參與股市、期市實際操作的一些體會,乃至經(jīng)驗總結。由于人性的弱點有其共同性,所以本書的一些內(nèi)容雖然看起來不免顯得泛泛而談,卻具有啟發(fā)意義。    誠然,面對人的心理的汪洋大海,本書所涉及的只是其中的幾朵浪花而已。但是作為市場大海風口浪尖的弄潮兒,有時候也許需要以一種旁觀者的心情,觀看潮起潮落。所謂“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那將是一種別樣的感覺。對于證券市場的投資者來說,不斷地反省與回顧自己的投資交易行為和心理狀態(tài),才能使自己更有效地克服心理上存在的先天弱點和人性的缺陷。    的確,我們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教授如何操作的技巧,而是關于市場的 “大智慧”;我們不是具體如何做的“雕蟲小技”,而是關于投資的方法論。本書正是從這個角度來研究證券市場的一個嘗試。

作者簡介

徐敏毅,資深股市分析人士,自1993年開始介人股票期貨交易,1997年起作為專業(yè)證券分析師,先后任職于證券公司、證券咨詢機構、證券媒體等。十多年來,任憑風浪起,獨坐釣魚船,伴隨滬深股市潮起潮落,始終堅持獨立分析之客觀立場,為國內(nèi)眾多電視、電臺、報刊、網(wǎng)絡等媒體提供大量評論、分析文章,著有《牛心熊膽——股票投資心理分析》以及《炒股秘笈99之牛心熊膽》視頻教學系列片。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心理學與證券投資 第一章 導論  一、關于市場  二、投資還是投機  三、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  四、心理學與股票投資 第二章 心理學的基礎知識  一、概述  二、心理過程  三、個性心理 第三章 群體心理  一、群體與群體心理  二、對群體心理的一些早期研究  三、流言的心理分析  四、群體心理的感染效應  五、時尚或流行心理  六、正態(tài)分布  七、集群行為與去個性化  八、群體極化與群體思維第二部分 投資者心理分析 第四章 股票投資中常見的一些心理幻覺 第五章 股票投資中如何保持客觀性  一、恐懼心理  二、貪婪心理  三、過度交易的市場化行為  四、希望:最精致的心理陷阱  五、克服習慣化的投資偏好  六、克服股市心理焦慮癥 第六章 避免外部影響堅持獨立思考  一、大眾媒體  二、市場傳聞與小道消息  三、專家與權威的意見  四、綠色草坪效應 第七章 滿招損謙受益 第八章 耐心是獲利之本 第九章 遵守紀律堅持原則 第十章 投資人情緒的調(diào)節(jié)與控制(上)  一、焦慮過度  二、固執(zhí)己見  三、杞人憂天  四、拒絕承認事實 第十一章 投資人情緒的調(diào)節(jié)與控制(下) 第十二章 投資人的個性問題  一、優(yōu)柔寡斷  二、賭性十足  三、完美主義  四、抑郁心理  五、得意忘形第三部分 投資大眾心理 第十三章 股票投資中的社會心理效應  一、從眾效應  二、時狂現(xiàn)象  三、暗示流言的作用  四、感染效應 第十四章 從眾與反從眾:何時持相反意見(上) 第十五章 從眾與反從眾:何時持相反意見(中)  一、美國:佛羅里達地產(chǎn)泡沫  二、英國:南海泡沫  三、泡沫膨脹期  四、泡沫破滅期 第十六章 從眾與反從眾:何時持相反意見(下)  一、變通性  二、對未來不要妄加猜測  三、未來是由事件本身決定,而不是個人所能控制  四、一致性意見如何形成  五、歷史會重復,但相反意見者卻要認真對待  六、濫用相反意見理論同樣會走向反面 第十七章 突發(fā)消息獲利良機  一、一個人人皆知的消息是需要打折扣的  二、我們?nèi)绾瓮ㄟ^分析市場對消息的反應而獲利  三、投資人的獨特選擇——丑聞投資第四部分 投資者的心理素質與心理策略 第十八章 成功投資者的心理歸因  一、沃倫·巴菲特  二、約翰·坦普爾頓 第十九章 投資者需具備的心理素質  一、投資前的心理準備  二、辯證的思維  三、必備的心理素質 第二十章 投資交易的一些心理策略  一、確立投資目標  二、確立投資理念  三、確立投資計劃  四、確立投資評估方法 第二十一章 投資交易的十九條原則  一、心理調(diào)控  二、資金管理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五、克服習慣化的投資偏好  涉足證券市場的人,往往會形成自己的投資偏好,發(fā)展出一套獨特的投資理念。他們經(jīng)常買賣某種證券而獲利,就會“食髓知味”般地不斷投資于這種或同類證券,直到某一天栽了跟頭,吃了苦頭為止。譬如,“做多”發(fā)財?shù)?,必然酷愛“先進后出”;而“做空”賺錢的,則慣于“先出后進”?! ∠矚g固定、持久地選擇某種投資對象,或者采取某種操作方式,這是一種習慣化的投資行為。有的投資人對某家公司或某類證券較熟悉,了解其具體情況,自然會偏好該類證券;有的投資人進行某種操作屢屢得手,財源滾滾,就會執(zhí)著地迷上這種操作方式。由于這種習慣化的投資偏好,我們也常常會為持有某只股票而強調(diào)一些貌似合理的理由。  然而,投資人面對的是一個充滿變數(shù)的市場。如所周知,市場是每一個參與者的態(tài)度、希望和恐懼的混合體。在市場中投資或投機,就是在不確定中尋求暫時的確定,這意味著我們有必要在價格變化之前確認其運動方向。各種各樣的分析手段及心理方法正是用來消除這種不確定性的。這個過程要求客觀性,然而一種習慣化的投資偏好對保持客觀性構成了障礙。從心理學來說,這是投資人心理的一種定勢效應,由于這種心理定勢使我們在入市之前就會受到先入之見的影響,使我們對市場的預期和解釋變得相當教條。只有在市場逆我們的預期而行并且?guī)硪恍p失之后,我們才可能對原先的信念產(chǎn)生懷疑。因此,任何一個懷著偏見、抱有一層不變觀點參與市場的人都是和客觀性的要求不一致的。  不斷進行自我反省是克服習慣化投資偏好的一個有效方法。通過回顧自己在過去一段時間里的交易情況和投資成績,尋找出成功或是失敗的原因,這對不斷改進自己的投資行為是有好處的。通?;仡欉^去的交易情況,我們發(fā)現(xiàn),導致失敗的原因是十分清晰的,但當時卻感到惘然。在這種反省中,也許失敗的經(jīng)驗更值得記取,雖然我們的本性似乎是更趨于記住愉快的事情而忘掉痛苦的經(jīng)歷?! 〖词钩晒Φ耐顿Y,也還是需要不斷地加以改進。因為在經(jīng)歷成功之后,投資人會有放松和降低警覺性的傾向,因為他們剛剛從市場獲得最好的檢驗,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就獲得的贏利,自然不會像經(jīng)歷著痛苦的教訓那么讓人珍惜。這個現(xiàn)象部分是因為成功的經(jīng)歷強化了我們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信念,結果我們就不可能對自己的投資或交易情況產(chǎn)生疑問,甚至于在新的相反的證據(jù)出現(xiàn)在面前時也是一樣。然而要改變一種既成的投資行為不是一蹴而就的,因為這涉及到改變習慣,而這種習慣是在過去長時期內(nèi)不斷重復和強化而形成的。我們的一些習慣是根深蒂固的情緒模式,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模式建立得非常早。心理學家告訴我們,除非我們不斷做出努力,否則這些習慣模式很難發(fā)生改變?! ×⒖朔墒行睦斫箲]癥  有些投資者在股票投資過程中,由于過分專注,全身心投入,每天早出晚歸,既勞心又勞力,常常患得患失,買了股票怕跌,賣了股票怕漲,活脫脫患上了“心理焦慮癥”。在實際投資行為中,這種心理焦慮癥還有許多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特別是當股市出現(xiàn)持續(xù)的下跌時,因為恐懼而引發(fā)的“癥狀”更是因人而異,但是通過分析這些病癥的成因,了解其可能導致的后果,也許對于提高投資者的心理素質是有幫助的?! ∮捎诠善眱r格的下跌而引發(fā)的恐懼感經(jīng)常是導致心理焦慮癥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這種恐懼感的支配之下,投資者往往受到情緒化的影響,不但可能招致金錢的損失,而且常常難以認識到市場潛在機會。從其表現(xiàn)形式來說則主要有以下幾種:  (1)失控。股指的運行呈現(xiàn)出波浪起伏的特征,當投資者踏準市場節(jié)拍時,他會有一種股海弄潮,一切盡在掌握中的愉悅感;但是股市變化多端,風云難測,一朝操作失誤,投資人就會產(chǎn)生被摔出去的失落感,而且股價回落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往往有一種突發(fā)性,市場參與者通常很難區(qū)分究竟是哪一個因素所致,從而使股票持有人感到莫衷一是,眼看著價格象斷了線的風箏飄落,大有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之感,這是個人的力量所無法控制的,投資人難免會產(chǎn)生“失控”的感覺?! 。?)懊悔。有不少投資者在輪為“套牢一族”前,都曾經(jīng)有過賺錢的經(jīng)歷。一些人往往是持有一種股票,在能夠獲利時未能及時拋掉,最終卻導致“套牢”。這樣的經(jīng)歷難免令投資者感到懊惱,悔不當初,他們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原來是能夠賺多少多少錢的,可是……因為……” ?。?)自信心受損。股市中的信任心理論認為,投資人會隨著股市的不斷上升而信心倍增,也會隨著股市的下跌而遭受打擊,在一個空頭市場中,投資者的自信心就像未被擰緊的水龍頭所產(chǎn)生的滴漏,很容易就被流失殆盡。這是投資人需要特別加以注意的,因為自信心的損傷會使人在最需要克制恐懼的時候反而讓人更容易陷入恐懼之中,使人看不到市場的起伏變化也許正存在反敗為勝的機會。實際上,價格下跌正是買進股票的良機,也是心理上治療“恐懼癥”的妙方。當然,說總是比做容易,當投資人感到自信心被徹底擊垮時,確實很難讓他再度振作起來?! 〔徽撃囊环N形式,恐懼感的滋生都會嚴重地干擾投資者的判斷力,使人看不清現(xiàn)實,常常會有投資者在恐懼感的支配之下,仿佛世界末日到來一般,而不顧一切地盲目拋售股票。面對虧損的局面又會產(chǎn)生兩種不理智的操作:一種是擺出“死豬不怕開水燙”的鴕鳥政策;另一種是干脆抱著賭徒般的心理孤注一擲,這就象輸了錢的賭徒會不情愿離開賭場一樣,市場的投資人也不愿意在出現(xiàn)虧損時離去。對于上述種種心理焦慮癥,投資者可以采用自我心理暗示、自我勸導等策略加以克服,并在實際投資活動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  ?/pre>

編輯推薦

  資深證券分析師、心理學教授徐敏毅先生瀝血十年為廣大股民再獻扛鼎之作!《股票投資心理分析》內(nèi)容由四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本書的導論。主要內(nèi)容涉及:股票市場與心理學的關系,有關個人心理學及群眾心理學的基礎知識。第二部分,重點討論了投資者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第三部分,對投資大眾的心理做了一些分析。第四部分,討論投資者的心理素質與心理策略問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股票投資心理分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股市就是人心理博弈的戰(zhàn)場,和別人博弈,和自己博弈。這本書寫的還不錯,正在閱讀中。讀完后,寫一個書評。
  •   讀起來挺枯燥的,沒有生動鮮明的例子!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