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安徽大學出版社 作者:黃志高 頁數(shù):364
Tag標簽:無
前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當前學術界高度關注的研究領域,也是一個有待深入開拓的研究領域。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需要多學科的努力。從不同的知識背景、學科視角出發(fā),來分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基本規(guī)律,將使我們獲得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的認識。中共黨史學科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中是大有可為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提出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事業(yè)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不斷推進和展開的。相較于其他學科,中共黨史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著更為密切的聯(lián)系。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中,中共黨史學科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也有著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獨特優(yōu)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既是個理論問題,也是個實踐問題;既需要現(xiàn)實的關照,也需要歷史的追溯。這種分析視角和研究路徑,恰恰是中共黨史學科的長處。
內容概要
《三民主義論戰(zhàn)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安徽大學人才隊伍建設項目“抗戰(zhàn)時期三民主義論戰(zhàn)與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創(chuàng)立”、安徽大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省級精品課程的研究成果,是在我的博士論文的基礎上,繼續(xù)深化研究的成果。早在安徽師范大學師從黃德淵、汪青松兩位先生學習中共黨史時,我就一直關注新民主主義理論的研究。2003年我有幸考人中國人民大學,在羅正楷教授門下攻讀博士學位。羅先生希望我在研究中注意學術性,避免浮躁跟風。在聽取我的研究意圖后,先生欣然同意我的選題,并給予了精心指導。
書籍目錄
序 言導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三民主義論戰(zhàn)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三、研究現(xiàn)狀與研究思路第一章 沉重的話題:中國向何處去 第一節(jié) 爭取民主自由獨立的時代潮流 一、世界反法西斯聯(lián)合戰(zhàn)線的形成 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的新特征 第二節(jié) 空前廣泛的抗日民族戰(zhàn)爭 一、“世界歷史”中的中國命運 二、國共兩黨的合作抗戰(zhàn) 第三節(jié) 二三十年代未盡論爭的回響 一、大革命時期三民主義論戰(zhàn)的繼續(xù) 二、關于中國社會性質論戰(zhàn)的延伸第二章 圍繞三民主義展開的激烈論戰(zhàn) 第一節(jié) 論戰(zhàn)的基本派別與態(tài)度 一、高舉孫中山革命旗幟的中國共產黨 二、將三民主義道統(tǒng)化的蔣介石集團 三、歪曲三民主義的汪精衛(wèi)投降派 第二節(jié) 論戰(zhàn)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一、1936~1938年:共產主義與三民主義相容性之爭 二、1938~1943年:真三民主義與偽三民主義之爭 三、1943~1945年:新三民主義與法西斯主義之爭 第三節(jié) 論戰(zhàn)涉及的基本問題 一、關于三民主義哲學基礎的評判 二、關于三民主義基本內容的評價 三、關于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關系的分析 四、關于三民主義與三大政策關系的分析第三章 三民主義論戰(zhàn)與新民主主義理論的系統(tǒng)闡述 第一節(jié) 樹立新民主主義的旗幟 ……第四章 論戰(zhàn)中若干變量因素的影響與分析第五章 歷史的回顧與思考
章節(jié)摘錄
論戰(zhàn)的當事人對這一點是清楚的,也是毫不隱諱的。陶希圣說,要掃除關于中國“革命的基礎”、“革命的對象”等問題“論爭上的疑難”,“必須把中國社會加以解剖;而解剖中國社會,又必須把中國社會史作一決算”。何干之認為,要知道“未來”,先要知道“現(xiàn)在”,不知道“過去”,也不知道“現(xiàn)在”。也就是說,要把握將來,就必須正確認識過去和現(xiàn)在,只有在過去、現(xiàn)在的發(fā)展軌跡中認識將來,只有認清“來龍”,才能看準“去脈”。他強調:“為著徹底認清目下的中國社會,決定我們對未來社會的追求,迫著我們不得不生出清算過去社會的要求。中國社會性質、社會史的論戰(zhàn),正是這種認識過去、現(xiàn)在與追求未來的準備工夫?!彼麖娬{,認識了中國社會,才配談改造中國社會。論戰(zhàn)的成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論成果。論戰(zhàn)中明確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如果說中國封建社會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已完全崩潰,如果帝國主義的人侵幫助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近代中國已經(jīng)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那么,反帝反封建就失去了理論依據(jù)。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以翔實的資料、縝密的邏輯,從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軌跡論證了中國社會性質,闡明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性質,為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堅定的理論基礎。論戰(zhàn)高潮過后不久,毛澤東對此曾作出這樣的分析。
后記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目前學術界研究的一個熱點領域,也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應該說,這些研究成果無論從數(shù)量,還是從質量上看,都是蔚為可觀的。但無可諱言,其中也不乏某些帶有濃厚說教氣息的“宣傳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當然與我們的意識形態(tài)、宣傳教育有著密切聯(lián)系,具有較強的政治性色彩。但這種政治性不能代替學術性,只有建立在嚴謹?shù)膶W術研究基礎上,這種政治性才有真正的權威性。因此,需要進一步努力的是,如何切實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學術性?;谶@種認識,我把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集中于抗戰(zhàn)時期,并且著眼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社會思潮的互動作用。立足于抗戰(zhàn)時期這樣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著眼于三民主義論戰(zhàn)這樣一個特定的切入視角,或許能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獲得某些更為深入的認識。這也就是我研究和寫作的意圖所在。
編輯推薦
《三民主義論戰(zhàn)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由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