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安徽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義生 頁數:157
Tag標簽:無
前言
求解思維邏輯研究,是本入提出和獨立承擔的一項研究課題。我們之所以提出這一研究課題,是因為自己在長期接觸形式邏輯的過程中,產生了一個直觀的看法,那就是現有的邏輯,包括標準的邏輯和非標準的邏輯,似乎并沒有涉及人類思維中最富創(chuàng)造性的部分。形式邏輯對于人們思維過程的分析,往往并不是人們真實的思維過程本身,而是這種思維所產生的結果。同時我們發(fā)現,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所使用的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有很大一部分語句既不表達判斷和推理,也不是對事物進行形象的描述,而是對人們改變事物的活動和行為提出愿望和要求。這一類語句的數量,甚至超過了表達判斷的那種典型的陳述句的數量。那些與人類的實踐活動直接相關的文獻,比如工作報告、工作規(guī)劃、工程方案等,大部分是由這一類語句組成。但是,現有的邏輯并沒有對它們作出說明,并沒有對它們所表達的思維形式和思維規(guī)律作出刻畫。這些都促使我們去進行這方面的探索。早在1989年,我就撰寫了第一篇關于這個問題的研究文章《解決問題思維和解決問題邏輯》,發(fā)表在江蘇省邏輯學會主辦的《邏輯科學》上。在之后20年的時間里,因為自身工作任務的變動,研究進行得斷斷續(xù)續(xù),但是,我一直沒有放棄對于這個問題的探討。后來,這項研究被批準立項為國家社科基金課題,這使我有條件集中時間和精力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在我們進行求解思維邏輯研究的過程中,我國的科學邏輯研究取得了許多新的進展。這對我們的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茖W邏輯研究中所堅持的“大邏輯觀”,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fā)和鼓舞,使我們對求解思維邏輯作出了正確的定位。由于人們解決問題的思維是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因此,刻畫這種思維的邏輯——求解思維邏輯就不可能是一種必然性的邏輯。同時也是不可能完全形式化的邏輯。當然,對于其中能夠加以形式化的部分,還是應該盡可能地運用符號、公式給予描述。求解思維邏輯不是要向人們提供關于如何解決問題的現成的、固定的程序和模式,而是向人們提供有效解決問題的啟發(fā)性、示向性原則。因此,即求解邏輯既是一種非必然的邏輯,也是一種不追求完全形式化的邏輯。
內容概要
本書作者站在人類思維總體分類的角度提出“求解思維”這一新的思維類型,認為人類思維首先可以區(qū)分為求解思維、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三大類,其中求解思維處于統(tǒng)攝地位。求解思維貫穿于人類實踐活動的全過程,是人們圍繞問題的目標,根據已有的條件,尋找解決問題、實現目標的路徑的思維。在此基礎上本書對求解思維的邏輯特征、問題的結構和種類、求解思維的思維形式、邏輯操作、思維模式和思維方法等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初步地建構起一個求解思維的邏輯體系。
作者簡介
張義生(1950-),男,漢族,江蘇南京市人,現任南京市委黨校副校長、教授。南京市首批中青年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科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先后發(fā)表論文80多篇,出版著作8部。在學術界首次提出并探索了求解思維及其規(guī)律,初步建立了一個求解思維的邏輯體系;系統(tǒng)研究了人的思維方式和創(chuàng)新思維,概括了創(chuàng)新思維的基本原理及相關規(guī)律;系統(tǒng)研究了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概括了理論創(chuàng)新的本質、實現機制和主要形式等。
書籍目錄
自序第一章 求解思維概述 第一節(jié) 思維的分類與求解思維 第二節(jié) 語言的表達功能與求解思維 第三節(jié) 各門學科對求解思維的研究第二章 求解思維的基本特征 第一節(jié) 什么是求解思維 第二節(jié) 求解思維的功能 第三節(jié) 求解思維的反映對象 第四節(jié) 求解思維的思維形式第三章 問題的結構和種類 第一節(jié) 什么是問題 第二節(jié) 問題的結構 第三節(jié) 問題的種類第四章 求解思維的邏輯操作 第一節(jié) 搜索和選擇是求解思維的基本邏輯操作 第二節(jié) 搜索與選擇具有不同的邏輯基礎 第三節(jié) 搜索及其邏輯特征 第四節(jié) 選擇及其邏輯特征第五章 求解思維的思維模式和基本方法 第一節(jié) 求解思維的基本思維模式 第二節(jié) 求解思維的具體思維模式 第三節(jié) 求解思維的基本方法第六章 求解思維的具體方法(上)——選擇性搜索法第七章 求解思維的具體方法(中)——原則試探法第八章 求解思維的具體方法(下)——變換搜索法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由于本質屬性是區(qū)分一類事物與其他事物的根本屬性,因此,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抽象思維就著眼于事物類與類之間的關系,即某事物或者屬于某一類,或者不屬于某一類,通過這種屬于或不屬于關系來確定事物的存在與不存在。于是,這就決定了抽象思維對事物的反映是著眼于真假角度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認為,抽象思維的功能是論證,即確定判斷的真假?,F有的邏輯,無論是標準的,還是非標準的邏輯,它們都是從真假的角度來研究思維的??梢哉f,邏輯學從真假的角度入手研究把握抽象思維,確實是抓住了抽象思維的本質。形象思維與此不同,它的基本功能不是論證,而是描述,是對事物特征進行的描述。當然,描述可以分為好多種,可以是對客觀事物的摹寫、再現,也可以是塑造新的事物或形象。因此,形象思維是不存在真假問題的。它關注的是如何具體、形象地對事物進行再現或描摹(需要指出的是,這里討論的是通過語言進行的、以語言為載體的形象思維,不包括那種對事物進行模式識別,或者通過繪畫等其他藝術形式進行的形象思維)。因此,出現在描述性語境中的語詞,它們不反映事物的本質,而只反映事物的表象。它們也不是反映一類事物,而是只反映某一特定事物,即特定時空(可以是現實的時空,也可以是虛擬的時空)之內的事物。至于有些邏輯著作把諸如“遠處走來一位小姑娘”這樣的語句,分析為斷定了這一事物的存在,因而認為它表達了判斷,則完全是受了形式邏輯研究抽象思維習慣的影響,而作出的牽強附會的解釋。
編輯推薦
《求解思維的邏輯》是由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