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安徽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其亮,毛軍軍 編著 頁數:174
前言
1995年,原國家教委在52所高等學校開展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試點工作。1998年,教育部決定在全國高校建設“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進入實施階段。經過不斷的摸索和實踐,高校文化素質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有力地促進了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推動了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為提高教育質量作出了重要貢獻。 自1995年始,安徽大學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選修課,將文化素質教育作為學校探索和實踐“三基并重(扎實的基本理論,較強的基本技能,良好的基本素質),全面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重要內容,予以統(tǒng)一規(guī)劃和安排。1999年,經教育部批準,安徽大學作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進行建設,2003年4月正式授牌。安徽大學還將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列為“211工程”子項目進行建設,先后建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農村改革教育基地”、“歷史文化教育基地”、“自然環(huán)境教育基地”,并將“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實施納入“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建設之中。近年來,“三基并重,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不斷實施完善,“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的逐步確立,素質教育的積極開展,使廣大學生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高。目前,安徽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已全面鋪開并初步形成特色,共開設人文與科技公選課一百多門,開展了公選課、講座、活動、社會實踐等多種文化素質教育形式。
內容概要
文化素質教育課程主要有以下特點:1.以人為本。專業(yè)教育重在育才,素質教育重在育人。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在對自然和社會探究中的人文關懷,使學生養(yǎng)成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意志品質。2.通識教育。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應建立在專業(yè)課程基礎上,突出跨學科特征,強調不同學科的通識性道理。素質教育課程是基礎課的基礎,其教育對象是多學科的學生。3.可塑性。課程內容應明白易懂,易于教師展開,也便于學生接受和聯想,使學生由感知而悟化。4.啟發(fā)引導。不僅要在授課過程中啟迪學生的思維,更主要的是使學生掌握一種靈活的學習方法,形成開放性的活躍思維,在課外能自覺自然地運用這種方法開展素質教育??梢怨膭顚W生超出課程內容進行學習和研究,以利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 要抓好教學隊伍、教學大綱、教學方法與手段、教材等建設工作。特別要遴選一些備受學生歡迎、有助于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課程作為精品課程加以建設。我校成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叢書編委會,就是為了加強對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教材的規(guī)劃、建設與出版工作。編委會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擬訂了編委會工作規(guī)程、叢書出版規(guī)劃、叢書寫作要求等。這項工作應作為學校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叢書的編寫將以《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為指導思想,結合素質教育課程的特點,努力編寫和出版一批適合學生需要和為學生所喜愛的精品教材。教材的出版將使我校文化素質教育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增進我校與其他高校文化素質教育方面的校際合作與交流。
書籍目錄
序 第1章 緒論 1.1 “數學”的字源 1.2 數學的定義 1.3 數學史的分期 1.4 學習數學史的意義第2章 數學的萌芽時期 2.1 數概念的產生 2.2 進位制 2.3 數字和數碼的產生 2.4 “形”的形成第3章 初等數學時期 3.1 古希臘數學 3.2 中世紀中國數學 3.3 中世紀歐洲數學第4章 近代數學時期 4.1 解析幾何的誕生 4.2 微積分的興起與繁榮 4.3 概率論的起源與發(fā)展 4.4 代數學的前進第5章 現代數學時期 5.1 綜述 5.2 幾何學的解放 5.3 代數學的新生第6章 數學常識 6.1 數學猜想簡介 6.2 近現代數學家簡介 6.3 數學雜志簡介 6.4 數學獎簡介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緒論 “數學是一個知識工具,它比任何其他由于人的作用而得來的知識工具更為有力,因而它是所有其他知識工具的源泉?!薄 芽枺≧.Descartes) 數學是科學的大門和鑰匙?! 喔≧oger Bacon) 1.1 “數學”的字源 數學是人類最為悠久的知識領域之一。從遠古屈指計數到現代電子計算機的發(fā)明;從測天量地到抽象嚴謹的公理化體系的形成,在數千年的數學歷史長河中,數學思想的誕生和發(fā)展,既富有理性魅力,又充滿傳奇色彩。首先,讓我們追尋一下“數學”的字源?!皵祵W”一詞(拉丁文mathematic,英文mathematics,法文math6matiques,德文die Mathematik,等)均源于希臘文uaθημatiKa,是由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572—前497年)約在公元前530年創(chuàng)立的。畢達哥拉斯出生在小亞細亞半島西邊的薩摩斯島,年輕時,曾去過埃及、巴比倫、印度等地,公元前530年返歸故里,不久遷居意大利南端的克羅托內,在那里創(chuàng)建了一個兼有宗教、哲學和政治性質的秘密團體,吸收了大批的聽眾?!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