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安徽大學出版社 作者:陽明宇 頁數(shù):44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尤其是原創(chuàng)的思想文化在傳承中卻被層層脂粉涂抹得失去了本色,嚴重地影響了包括黃炎子孫在內(nèi)的整個人類對中華民族文化的正確認識。撰寫《本色周易》書稿,一方面想通過對《周易》所作出的立足元典、忠實元典的全新解讀去洗盡涂抹在其外表的厚重鉛華,使其復歸本真;另一方面更想通過書稿去回答“怎樣解讀民族文化元典”這一弘揚民族文化必須予以明確回答的啟蒙課題。愿全體黃炎子孫能真正認識到中華民族文化之于人類的價值,鐘情民族文化,傳播民族文化,為迎接遲早就要到來的中華民族文化、華夏文明的偉大復興而熱身。
書籍目錄
洗盡鉛華歸本真(代序)第一章 周易是什么 第一節(jié) 周易即道理 第二節(jié) 中華民族的母文化 第三節(jié) 解讀宇宙、生命的大科學 第四節(jié) 人類思想文化的巔峰 第五節(jié) 治國安邦的教科書 第六節(jié) 全方位、立體型的思維定勢 第七節(jié) 《周易》并非卜筮之書第二章 天書解讀 第一節(jié) 小衍之數(shù)與百數(shù)宇宙 第二節(jié) 宇宙、生命象數(shù)方程式 第三節(jié) 河圖、洛書的五行觀 第四節(jié) 河圖、洛書與周易的鏈接第三章 太極兩儀四象八卦 第一節(jié) 從太極到八卦 第二節(jié) 伏義八卦與丈王八卦 第三節(jié) 八卦象數(shù) 第四節(jié) 干支象救 第五節(jié) 八卦的五行屬性第四章 六十四卦的生成 第一節(jié) 八卦成列.因而重之 第二節(jié) 六十四卦生成坐標系 第三節(jié) 周易“一分為四、合四為一”的方法論第五章 六十四卦的結構與本質(zhì)屬性歸類 第一節(jié) 六十四卦三種不同的對稱關系 第二節(jié) 六十四卦基本之卦列 第三節(jié) 六十四卦整體結構 第四節(jié) 六十四卦本質(zhì)屬性歸類第六章 周易的上經(jīng)與下經(jīng) 第一節(jié)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索隱 第二節(jié) 上經(jīng)三十、下經(jīng)三十四新解 第三節(jié) 六十四卦排序中的哲理第七章 六十四卦的象數(shù)與系辭(上) 第一節(jié) 象數(shù)與系辭的聯(lián)系及區(qū)別 第二節(jié) 認識六十四卦的象 第三節(jié) 認識六十四卦的數(shù) 第四節(jié) 六十四卦與六十甲子的對應關系第八章 六十四卦的象數(shù)與系辭(下) 第一節(jié) 云十四卦的卦名是實質(zhì)性的系辭 第二節(jié) 造意與獨立——卦辭與爻辭的特點 第三節(jié) 兩種不同的玩辭第九章 周易的蓍占 第一節(jié) 周易蓍占的特點 第二節(jié) 起卦 第三節(jié) 斷卦第十章 善易者不占 第一節(jié) 周易給人類發(fā)出的橙色預警 第二節(jié) 中華小農(nóng)文明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制約周易蓍占斷卦入門孔門十翼新編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周易是什么 周易是什么?這是一個最該講清楚而數(shù)千年來誰也沒能講清楚、極富挑戰(zhàn)性的話題。在此我亦想就這一話題說如下幾句先人為主的話: 第一節(jié) 周易即道理 “周易”即“道理”,這是我對周易的基本定義。“周”是以易簡形式存在的周而復始的自然之道,即“元亨利貞”?!霸嗬憽笔恰暗馈钡倪\行軌跡,是對過程的描摹?!按合那锒薄ⅰ吧L成亡”,首尾相接,循環(huán)往復,依時而動,依序而行,這就是“周之道”?! 耙住笔侨f事萬物在生成與聯(lián)系過程中通過生克制化的作用所表現(xiàn)出來的變化之理,即“吉兇悔吝”?!凹獌椿诹摺笔抢淼耐庠陲@現(xiàn),是對結果的歸納。存在于宇宙間的一切個體生命,無論飛潛動植,在生成過程中必須時時面對這“吉兇悔吝”四種結果。就人類而言,“吉”為道理兩諧;“兇”為逆道悖理;“悔”為人事已盡天不佑,在理而不在道,即孔子所說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無奈;“吝”為天道眷顧卻人事不修,在道而不在理,即俗話所說的“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懊惱。道在過程中,理寓結果內(nèi)。一部《周易》,說白了,無非是通過過程與結果來彰顯天道物理,其精髓要義集中地外化到了“元亨利貞”、“吉兇悔吝”八個字上?! Φ琅c理關系的把握,可將其直觀地想象為“春夏秋冬”等季節(jié)與“陰晴風雨”等天氣之間的關系。、四季的更替年年一樣,是必然,所以規(guī)律既定;“陰晴風雨”則是各種氣候因素交相作用的結果,充滿著變數(shù),是或然,所以變化隨機?! ≡谧匀灰?guī)律既定的大前提下探討、闡釋大千世界千變?nèi)f化的走勢,通過必然認識或然,這就是周易?! ”仨氈赋觯褐芤字恢靥斓牢锢?,不及善惡正邪。所以行善守正,未必皆可獲吉;邪惡之行,未必一定招兇。吉與兇不等于福與禍,善惡正邪的裁判者是倫理道德而不是天道物理。人類可以為一定的信念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但這種行為既不會泣鬼神,更難以驚天地。
編輯推薦
批判不一定能發(fā)展真理,然而,發(fā)展真理卻只有批判之一途 在學術殿堂里有一條心傳的秘訣,要想自己成為學術權威,就不能盲從學術權威,盲人學術權威,自己就成不了學術權威?!饔?/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