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語言學(xué)基礎(chǔ)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李增祥  頁數(shù):574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突厥語言學(xué)基礎(chǔ)(修訂本)》包括有緒論;突厥語和突厥語民族;突厥語族語言歷史文獻的分期及其分類;突厥語族語言的文字系統(tǒng);突厥語族的現(xiàn)代語言;突厥語族語言的分類;突厥語族語言的語音系統(tǒng);突厥語族語言之歷史比較研究;突厥語族語言的研究。

作者簡介

  李增祥,漢族。民盟盟員。教授。1933年生,天津市人。1953年天津市耀華中學(xué)高中畢業(yè)后同年考入中央民族學(xué)院語文系哈薩克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1957年畢業(yè)留校任教。1956、1959年期間曾參加全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調(diào)查,為哈薩克語言分隊成員,并協(xié)助編寫哈薩克語言調(diào)查報告。1978年參加編寫《哈漢辭典》,系《哈漢辭典》三位主要編寫人之一。多年來主要從事哈薩克語言文學(xué)和突厥語族語言學(xué)的教學(xué)與研究工作。曾為本科生先后編寫和講授《基礎(chǔ)哈薩克語》、《哈薩克語文選》、《哈薩克語口語》、《哈譯漢翻譯理論與實踐》等教材和課程。1981年編寫和講授《突厥語概論》課。1985年與耿世民教授合作編寫《哈薩克語簡志》一書。書中首次提出哈薩克語中存在“賓語補足語”這一句子成分,該新觀點受到哈薩克語言研究者的注意。書中在劃分哈薩克語的方言問題上,分出東北和西南兩個方言,并“提出前此未被其他學(xué)者注意過的兩個方言在民族學(xué)方面(服飾、飲食等生活習(xí)慣)的特點”(德國葛瑪麗語)。1996年和新疆教育學(xué)院阿吾里汗·哈里教授、美國西南密蘇里州立大學(xué)卡爾·W.路卡特(Luckert)教授共同撰寫了《中國哈薩克族傳承(Kazakh Traditions of China)》一書,1997年該書由美國大學(xué)出版社(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出版。1997年一2000年參加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題為《突厥語族語言比較研究》的研究工作,為課題組負責(zé)人。所撰寫的主要論著有5部30余篇。 歷任教研室主任,系職稱評定委員會學(xué)科評審組成員,中國突厥語研究會理事兼該會雜志《通訊》的編輯委員,北京市文藝學(xué)會民族民間文藝研究會理事,2001年受聘任中央民族大學(xué)阿爾泰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書籍目錄

本教材使用的音標(biāo)與符號I 緒論1.1 和突厥相關(guān)的古代北方民族1.2 突厥的興衰和突厥的同族1.3 中亞地區(qū)的幾個地方政權(quán)1.4 阿爾泰理論問題Ⅱ 突厥語和突厥語民族2.1 突厥語的科學(xué)概念2.2 突厥語民族2.2.1 俄羅斯聯(lián)邦及其附近地區(qū)操突厥語族語言的人2.2.2 高加索和達革斯坦地區(qū)操突厥語族語言的人2.2.3 中亞和哈薩克斯坦地區(qū)操突厥語族語言的人2.2.4 西伯利亞地區(qū)操突厥語族語言的人2.2.5 巴爾干地區(qū)操突厥語族語言的人2.2.6 亞洲地區(qū)操突厥語族語言的人Ⅲ 突厥語族語言歷史文獻的分期及其分類3.1 8-10世紀(jì)的突厥語及其主要文獻3.1.1 突厥汗國時期的碑銘文獻3.1.2 黠戛斯汗國時期的碑銘文獻3.1.3 骨利干部落聯(lián)盟的碑銘文獻3.1.4 西突厥汗國的碑銘文獻3.1.5 漠北回紇汗國的碑銘文獻3.1.6 高昌回鶻汗國的書面文獻3.1.7 哈扎爾汗國佩切涅克部落的銘文3.2 10-15世紀(jì)的突厥語及其主要文獻3.2.1 喀喇汗王朝時期的語言與文獻3.2.2 金帳汗國時期的語言與文獻3.2.3 察合臺汗國時期的語言與文獻Ⅳ 突厥語族語言的文字系統(tǒng)4.1 古代突厥文4.2 粟特文4.3 回鶻文4.4 摩尼文4.5 八思巴文4.6 亞美尼亞文4.7 阿拉伯文4.8 察合臺文4.9 現(xiàn)代語言使用的阿拉伯字母系統(tǒng)的文字4.10 希伯來文4.11 拉丁文字4.12 基拉爾文字CYRILLIC SCRIPTV 突厥語族的現(xiàn)代語言5.1 西南語支又稱烏古斯語支的語言5.1.1 土耳其語5.1.2 尕尕烏孜語5.1.3 阿塞拜疆語5.1.4 土庫曼語5.1.5 撒拉語5.2 西北語支又稱克普恰克語支的語言5.2.1 塔塔爾語5.2.2 巴什基爾語5.2.3 庫慕克語、哈拉恰依一巴勒卡爾語、克里米亞塔塔爾語和哈拉伊姆語5.2.4 哈薩克語5.2.5 卡拉卡爾帕克語5.2.6 諾蓋語5.2.7 吉爾吉斯語(柯爾克孜語)5.3 東南語支又稱葛邏祿語支5.3.1 烏茲別克語5.3.2 維吾爾語5.3.3 西部裕固語5.4 東北語支又稱西伯利亞地區(qū)的突厥語族語言5.4.1 西伯利亞地區(qū)北部次語支的語言5.4.2 西伯利亞地區(qū)南部次語支的語言5.5 烏古爾語支又稱布爾加爾語支5.6 阿爾古語支Ⅵ 突厥語族語言的分類6.1 W.W拉德洛夫(W.WRADLOFF)的突厥語分類法6.2 F.柯什(F.KORg)的突厥語分類法6.3 A.N.薩莫伊洛維奇(A.N.SAMOJLOVICH)的突厥語分類法6.4 S.JE.馬洛夫(S.JE.MALOV)的突厥語分類法6.5 J.本青(BENZING)的突厥語分類法6.6 K.H.門格斯(K.H.MENGES)的突厥語分類法6.7 《突厥語文學(xué)基礎(chǔ)》一書中的集體分類法6.8 T.鐵肯的突厥語分類法6.9 N.A.巴斯卡闊夫的突厥語分類法6.10 拉爾斯·約翰遜(L.JOHANSON)的分類法Ⅶ 突厥語族語言的語音系統(tǒng)7.1 突厥語族語言的元音系統(tǒng)7.1.1 突厥語族語言元音概述7.1.2 突厥語族語言的元音和諧7.1.3 突厥語族語言的長元音7.1.4 突厥語族語言中的復(fù)合元音7.1.5 維吾爾語中元音的特點7.1.6 西部裕固語的帶擦元音7.1.7 元音e的問題7.1.8 克普恰克語支的語言中位于詞首的元音的增音7.1.9 首音節(jié)中元音a的圓唇化7.2 突厥語族語言元音之比較7.3 突厥語族語言的輔音系統(tǒng)7.4 突厥語族語言輔音之比較7.4.1 雙唇塞音p和b7.4.2 舌尖塞音t和d7.4.3 舌尖前擦音s和z7.4.4 混合舌葉清擦音s7.4.5 齒間濁擦音6[6]7.4.6 混合舌葉清的送氣塞擦音芒7.4.7 邊音17.4.8 顫音r7.4.9 鼻音m n7.4.10 舌根塞音k和g7.4.11 小舌清塞音q和小舌濁擦音Y7.4.12 半元音yⅧ 突厥語族語言之歷史比較研究8.1 突厥語族語言歷史比較研究之回顧8.2 突厥語族語言歷史比較研究舉要Ⅸ 突厥語族語言的研究9.1 國內(nèi)突厥語族語言的研究9.2 國外突厥語族語言的研究9.3 前蘇聯(lián)突厥語族語言的研究9.3.1 為操突厥語族語言的民族創(chuàng)制和改革文字9.3.2 突厥語族語言語音的研究9.3.3 突厥語族語言形態(tài)學(xué)的研究9.3.4 突厥語族語言句法學(xué)的研究9.3.5 詞典編纂和詞匯學(xué)的研究9.3.6 突厥語族語言方言學(xué)的研究9.3.7 古代突厥碑銘和文獻的研究9.3.8 突厥語族語言歷史比較語言學(xué)的研究X 國外突厥學(xué)家介紹參考書目再版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突厥語言學(xué)基礎(chǔ)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