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學 作者:馬壽千 頁數(shù):48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一部回族史志論集,其中將著名回族史學家馬壽千先生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民族研究所和民族學系從事回族史學教學與研究而撰寫的部分論文或文章輯錄成冊,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壽千老師一生潛心回族和伊斯蘭文化研究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對回族史學研究做出的突出貢獻。 收入本書的論文和文章編為六編,既有對回族的綜合論述,也包括對元代、明代、清代前中期和近代回族史相關問題的專題研究,還有對民族關系的理論探討和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及書評。全書研究視野開闊,內(nèi)容豐富,資料引證充實,文風簡練淳樸,見解多富有創(chuàng)新。第一編綜合論述,除對回族的族源與形成,以及政治、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進行了全方位、多視角的概括外,還就回族史學奠基人白壽彝教授關于回族史學科的定位、研究方和研究者應具有的條件等作了論述。第二編是專題研究,包括19世紀末20世紀初回族的新覺醒、明代哈刺灰人的族屬問題、清代回族的政治地位與經(jīng)濟發(fā)展、回教清真教名稱考釋等。第三編是近代回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壓迫斗爭,包括辛亥革命時期回族人民的斗爭等。第四編是人物傳記,包括從元代到民國時期回族著名人物傳記。第五編是文獻研究書評,包括家譜、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第六編是關于歷史劇的評述以及對相關問題的評述與建言。書后附有專家學者和記者對壽千老師的評述、采訪和紀念文章。
作者簡介
馬壽千(1929-2005),湖北谷城縣人,回族。195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系,同年分配到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工作;1957年師從北京師范大學白壽彝教授專修回族史,長期從事回族史學的教學和研究。曾歷任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民革北京市常委、北京歷史學會副會長等職。參編《回回民族的歷史和現(xiàn)狀》、 《回族簡史》;主持編撰了《回族人物志》元、明、清、近代四冊、“中國回民族史》上、下冊、 《中國民族百科全書》回族卷等;發(fā)表論文和文章數(shù)十篇。1988年榮獲首都民族團結(jié)進步先進個人獎勵和稱號。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編 綜臺論述 回旅 對中國回族經(jīng)濟的審視與沉思 崇尚團結(jié)友善的回回民族 回族史研究是一門很艱苦的學問 《中國回回民族史》題記 壽彝師二三事第二編 專題研究 19世紀末20世紀初回回民族新的覺醒 明代哈密地方的哈喇灰人 回教清真教名稱源流考釋 明代著名清官孫繼魯事略 明代后期的回民起義與回旌農(nóng)民英雄馬守應 請代前期回族的政治地位 清代前期回族的經(jīng)濟發(fā)展 伊斯蘭教在中國為什么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 中國伊斯蘭教的經(jīng)堂教育制度第三編 近代回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爭 清朝同治年間西北回民自衛(wèi)抗清斗爭述略 近代史上回族人民的反帝愛國斗爭 鴉片戰(zhàn)爭中的回族英烈 試論清同治初年陜西回民起義中的民族關系 捻軍回族首領蘇天?!∏宄文觊g的寧夏回民起義 辛亥革命時期回族人民的革命斗爭 辛亥革命時期陜西都督之一的馬玉貴第四編 人物傳記 元代回族人物志一則 明代回族人物志五則 清代回族人物志六則 近代回族人物志二十二則 民國時期回族人物志四則第五編 文獻研究與書評 幾種回回家譜中所反映的歷史問題 《李卓吾先生遺言》中所反映的回族喪葬習俗 陜甘回民起義檔案資料七件 陜西回民起義檔案資料三件 馬玉貴的六份文件 《元史》校記一則 漢族學者研究回族和伊斯蘭教的重要成果第六編 關于歷史劇以及對相關問題的評述與建言 民族關系研究與歷史劇 由《岳家小將》聯(lián)想到的 “西北之利,畜牧為大” ……第七編 附錄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編 綜臺論述 回族 ——《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回族釋文 回族,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據(jù)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回族共計721.9萬多人(未包括臺灣省和香港、澳門地區(qū))?;刈迳⒕尤珖侵袊贁?shù)民族中分布最廣的民族。在寧夏、甘肅、青海及河南、河北、山東、云南等省區(qū)分布較多,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區(qū)。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是由中國國內(nèi)及國外的多種民族成分在長時期歷史發(fā)展中形成的民族。伊斯蘭教的傳人及其在中國的發(fā)展,對回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紐帶作用?! ≈吝t在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伊斯蘭教正式傳人中國,大批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陸續(xù)由海路來華,在廣州、泉州、杭州、揚州及長安等地定居,建筑了中國最早的一批禮拜寺,不少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世代定居,并辟建了穆斯林的公共墓地。他們被叫做蕃客或土生蕃客,元代,才被叫做回回蕃客或南蕃回回,成了回回人的一部分?! 盎鼗亍币辉~最早在宋人《夢溪筆談》和《黑韃事略》中出現(xiàn),主要指蔥嶺東、西處于哈剌汗朝統(tǒng)治下的回紇(回鶻)人?;鼗睾突丶v、回鶻音近,應是后者的音轉(zhuǎn)或俗寫。其時,伊斯蘭教已由喀什噶爾向東傳播到和田、葉爾羌、英吉沙爾等地。因此,“回回”應已包括有信仰伊斯蘭教的回紇(回鶻)人在內(nèi)的含義。哈刺汗朝亡于西遼,其居民大部仍是穆斯林。
編輯推薦
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中國當代民族問題戰(zhàn)略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基地,民族發(fā)展與民族關系問題研究中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