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性

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作者:[英]斯蒂夫·芬頓  頁數(shù):211  譯者:勞煥強  
Tag標簽:無  

前言

  中國的翻譯歷史十分久遠,先秦文獻有關東夷、南蠻、西戎、北狄、華夏互動關系的記述,就包括了翻譯的橋梁作用,即“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日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提,北方曰譯?!雹僭谥袊糯鷼v史上,翻譯不僅在“五方之民”及其后裔的漫長互動關系中始終發(fā)揮著溝通理解作用,而且也是中國認識世界、引進域外思想文化的工具,其中佛教經典的翻譯可謂最大的工程?! 〗馈拔鲗W東漸”是中國社會步入世界現(xiàn)代進程中的巨大動力。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國在屈辱中開始重新認識世界,被譽為“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組織編譯的《四洲志》,魏源進而增修匯編的《海國圖志》,開啟了中國近代譯介西學的先河,即所謂“中國知西政之始”。譯介西學是中國仁人志士從過去視域外技藝為“奇技淫巧”到“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觀念變革,而甲午之后則成為中國維新變法、救亡圖存之急務??涤袨椤⒘簡⒊热嗽谶@方面的推動和身體力行,使“西學東漸”的規(guī)模和內容逐步涵蓋了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諸領域。其中西方民族學、人類學的著作也漸次介紹到中國。

內容概要

本書論述了民族學概念的基本問題,以及不同學派之間的聯(lián)系與影響。作者以整體比較的視野,就民族學的基本概念——族體、族群、種族、民族、人民等進行了系統(tǒng)的探討。本書是作者多年的積累,對一些基本概念的研究頗有深度。

書籍目錄

導言第一章 族體:血統(tǒng)與文化共同體第二章 論美國、英國及馬來西亞三種環(huán)境下的族性第三章 種族的遜位:“族裔”一詞的登場第四章 關于原生論的爭論第五章 族性文獻中的要點第六章 移民、族性及其動員第七章 族性的前提條件:全球經濟狀況與不安定的國家第八章 國家、民族和多數(shù)者族裔:現(xiàn)代性的一個問題第九章 族性和現(xiàn)代性:一般結論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工具性的:認同的展現(xiàn)服務于物質方面目的或政治目的,人們根據(jù)該目的而對認同進行籌劃和考量?! ∩鲜鲞@些模式實際上與關于族性性質的原生論觀點并不相悖。為了闡明這一點,我們可以說某個人可能會具有一種歸屬性的(ascribed)族裔認同,這種認同深深地銘刻在此人的人格和生活經歷中,但此人仍舊感覺到在某些情境下可以有目的地展現(xiàn)其族裔認同?! ≈斓纤肌ぜ{嘉塔  現(xiàn)在要參考的這些不同觀點在朱迪思·納嘉塔(JudithNaga-ta)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她的著作是在格爾茲、格拉澤爾和莫伊尼漢的著述發(fā)表不久之后完成的。格拉澤爾和莫伊尼漢他們自己對族性的原生論和情境論觀點進行了區(qū)分。但他們在這么做時,對“原生的”這一術語進行了漫畫式的描述,仿佛它意味著社會的永久性分野,幾乎不可避免地成為分裂和沖突的源泉(Glazerand.Moynihan1975)。我們在下一章中對格拉澤爾和莫伊尼漢做詳細的評析,證明這種漫畫式觀點是錯誤的。他們稱族性不是關于“將人類劃分為固定部分的分野”。  出現(xiàn)的結果是“原生的”先于社會的觀點與情境論觀點相對立,情境論認為族裔紐帶是由社會情境和外部力量決定的,隨這些因素的改變而改變。換言之,人們是否認為族裔紐帶是重要的,不是取決于這種紐帶本身的性質,而是考慮和籌劃的結果,人們考量在“這些情境下”族裔紐帶是否會被喚起,對其加以利用或遵照其行動。納嘉塔(1981)巧妙地指出了“原生論”的批評者急于用所謂“情境論”觀點取而代之的一個原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族性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本書討論一個重要的問題,即什么是構成“種族”(也就是“族性”)的要素。民族也好,種族也好,到底是人為的虛構,還是真實的存在?本書對此給出了系統(tǒng)性的解答。
  •   當當?shù)臅芎?,送貨速度也快,這些很讓我滿意,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我需要的好多書都缺貨,而且一直沒有補上
  •   很好的書。喜歡了,收藏。
  •   不錯的入門讀物,用極短的文字介紹族性一詞的由來及其與民族、族群、國家、民族主義等相關術語的關聯(lián),適合初學者閱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