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5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學 作者:文明英 頁數:430
Tag標簽:無
前言
黎族是中國南方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之一。人口約為1228698人(2003年)。主要聚居于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qū)--海南省的樂東、陵水、三亞、白沙、保亭、瓊中、昌江、東方和五指山等市、縣。少數散居在萬寧、儋州、瓊海、屯昌、定安和臨高等縣、市。黎族源出于古代百越中南越支。西漢時被稱為“駱越”。東漢時被稱為“里”、“蠻”。隋唐時期,“俚”開始出現(xiàn)于漢語史書中。到宋朝,常用“俚”來指稱海南島的黎族人,有時也用“僚”。宋代范成大寫的《廣西地方管理》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島(海南島)上有一黎母山;不同群體的土著民環(huán)山而居,自稱為俚。”至宋代,黎族的族名才固定下來,沿用至今。在漫長的社會發(fā)展過程中,黎族人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早在宋代以前,黎族婦女就已經具有當時先進的紡織技術,她們織出的黎錦、黎單和黎帛,行銷大陸各地。黎族人還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廣泛流傳于民間的口頭文學有神話、傳說、故事、寓言、諺語、謎語和民歌民謠等。還有由勞動生活和宗教儀式發(fā)展而來的民間舞蹈和各種音質動聽的竹管樂器。黎族人過去沒有記載本民族語言的文字,長期以來,許多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沒能以文字形式完整、系統(tǒng)地流傳下來。
內容概要
黎族是中國南方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之一,黎族人創(chuàng)造了豐富物質財富和精神文化,但他們過去只有語言,沒有文字,許多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沒能流傳下來。黎文是1956年創(chuàng)制的,共有聲母33個,韻母99個,聲調符號5個,其中,重疊字母符號聲調3個。本教材共48課。既可以用作全日制大學本科生的民族語教材,也可以滿足各個層次的自學者的自學。完成此課程,學習者可以使用黎語進行交流,可以熟練閱讀黎文作品和運用黎文寫作。
作者簡介
文明英,黎族,海南省三亞市人,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退休教師。長期的主要研究領域和教學工作為黎族語言文化;參與黎語調查、《黎文方案》(草案)創(chuàng)制和修訂工作;發(fā)表論文和詩歌等140多篇(首)、“民族風俗”和“民族文學”等詞條400余條;自己以及與他人合作出版著作十多部; 文京,黎族,海南省三亞市人,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講師,文學碩士。發(fā)表的論文有《黎族與漢族親屬稱謂論析》、《黎族量詞淺析》和《黎族文化遺產集萃》等。此外,與人合作出版了《黎-漢-泰-英詞典》。
書籍目錄
前言上 編第一課 單元音韻母第二課 復合元音韻母第三課 聲調第四課 唇音聲母第五課 舌音聲母第六課 喉音聲母第七課 鼻音韻母第八課 塞音韻母第九課 音節(jié)結構與劃分第十課 黎語文的書寫規(guī)則第十一課 我的家第十二課 椰子第十三課 護林植樹第十四課 有的人第十五課 寓言第十六課 兩把稻子中 編第一課 這是什么第二課 介紹第三課 了解信息第四課 購物第五課 接受與拒絕提議第六課 怎樣做第七課 請求、征求與表示許可第八課 愛好、厭惡與偏愛第九課 家第十課 飲食第十一課 吸煙第十二課 環(huán)境第十三課 工作第十四課 體育第十五課 交通第十六課 教育下 編第一課 歌謠第二課 猴子的故事第三課 蚊子的故事第四課 美好歌第五課 牛和馬吵架第六課 狗與豬爭食第七課 搖籃曲第八課 兩兄弟第九課 一個葫蘆瓜第十課 椰子殼第十一課 韋琶蓋第十二課 寶石錘第十三課 龜女婿第十四課 洪水的故事第十五課 七顆星第十六課 岡工鳥附錄一 黎語聲母表附錄二 黎語韻母表附錄三 總詞匯表附錄四 課文譯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