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2 出版社:中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余衛(wèi)明 主編 頁數(shù):537
內容概要
對本套教材的編寫,我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符合“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yè)核心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系統(tǒng)介紹各學科的基本內容;二是行文風格做到通俗易懂,便于學生閱讀和自學;三是反映國家的最新立法,將國家的最新立法情況及時介紹給學生;四是體現(xiàn)法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將法學研究的成果及時體現(xiàn)在教材中?! 【帉懸惶赘哔|量的法學專業(yè)教材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為了圓滿完成這一任務,我們聘請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和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本套教材的主編,并由他們具體組織各書的編寫工作。 本套教材可供全日制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本科、專科學生學習之用,也可供網(wǎng)絡、成教學生學習之用。同時,還可供廣大法律工作和法學愛好者自學之用。
作者簡介
余衛(wèi)明,男,湖南汨羅人,1964年11月出生。1985年畢業(yè)于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同年分配至湖南省民政干部學校任教。1994年調入原中南工業(yè)大學法律系工作,1997年評聘為副教授,2002年評聘為教授,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留學日本。
現(xiàn)為中南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士研究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編 民法總論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節(jié) 民法的概念與調整對象 第二節(jié) 民法的性質 第三節(jié) 民法與相鄰法律部門的關系 第四節(jié) 民法的淵源 第五節(jié) 民法的適用范圍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jié) 民法基本原則概述 第二節(jié) 民法各基本原則 第三章 民事法律關系 第一節(jié) 民事法律關系概述 第二節(jié) 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 第三節(jié) 民事法律關系的發(fā)生、變更與終止 第四章 自然人 第一節(jié) 自然人的概念與民事能力 第二節(jié) 監(jiān)護 第三節(jié) 自然人的住所與身份證明 第四節(jié) 宣告失蹤與宣告死亡 第五章 法人 第一節(jié) 法人制度概述 第二節(jié) 法人的成立 第三節(jié) 法人的民事能力 第四節(jié) 法人的機關與民事責任 第五節(jié) 法人的變更、終止與清算 第六章 非法人組織 第一節(jié) 非法人組織概述 第二節(jié) 合伙 第三節(jié) 其他非法人組織 第七章 民事行為 第一節(jié) 民事行為概述 第二節(jié) 民事行為的成立 第三節(jié) 民事法律行為 第四節(jié) 無效民事行為 第五節(jié) 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第六節(jié)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 第七節(jié) 附條件、附期限的民事行為 第八章 代理 第一節(jié) 代理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jié) 代理的種類 第三節(jié) 代理權及其行使 第四節(jié) 無權代理 第五節(jié) 代理關系的終止 第九章 訴訟時效與期限 第一節(jié) 訴訟時效的概念與種類 第二節(jié) 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與延長 第三節(jié) 訴訟時效屆滿后的法律效果 第四節(jié) 期限第二編 人身權 第十章 人身權概述 第十一章 人格權 第十二章 身份權第三編 物權 第十三章 物權概述 第十四章 所有權 第十五章 用益物權 第十六章 擔保物權 第十七章 占有第四編 債權 第十八章 債的一般原理 第十九章 合同總論 第二十章 各種具體合同 第二十一章 侵權行為之債 第二十二章 不當?shù)美畟c無因管理之債第五編 婚姻家庭與繼承 第二十三章 婚姻家庭制度概述 第二十四章 結婚 第二十五章 家庭關系 第二十六章 離婚 第二十七章 繼承制度概述 第二十八章 法定繼承 第二十九章 遺囑繼承、遺贈與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 第三十章 遺產的處理 第三十一章 涉外涉僑及中國區(qū)際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編 民法總論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章 民事法律關系 第四章 自然人 第五章 法人 第六章 非法人組織 第七章 民事行為 第八章 代理 第九章 訴訟時效與期限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節(jié) 民法的概念與調整對象 一、民法的概念 據(jù)學者考證,民法一詞來源于羅馬法的市民法(jus civile)。在羅馬法中,市民法是相對于萬民法(jus gentium)而言的,它主要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而萬民法則主要調整羅馬公民與外國人之間的關系。①日本民法典用的“民法”一詞由法國民法典的“droit civil”翻譯而來。②“民法”一詞傳入我國是在清朝末年。當時,清政府聘請日本學者松崗正義等人起草民法,于1911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民法”一詞遂傳入我國,但當時不稱“民法”,而稱“民律”。我國法律上使用“民法”一詞始自南京國民政府于1929年5月23日公布的《民法總則》(民法典的第一編)。③但也有學者認為,我國古代就已有“民法”一詞,如《尚書·孔傳》就有這樣的記載:“咎單,臣名,主土地官,作《明居民法》一篇,亡?!辈贿^,我國古代即使有“民法”一詞,其基本含義也與現(xiàn)代意義上的“民法”相去甚遠?! ∪藗冊诰唧w使用“民法”一詞時,往往根據(jù)語境的不同而賦予其不同的含義。有時它指的是作為一個部門法的民法,有時它指的則是作為一門法學學科的民法。作為一個部門法的民法,它是指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作為一門學學科的民法,它是指研究民法規(guī)范及其相關學理的法律科學,亦即民法學。但嚴格來講,民法與民法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混淆。民法是民法規(guī)范的總稱,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其表面形式是論文、專著、教科書等。民法與民法學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它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民法學的發(fā)展會影響到民事立法,民事立法的發(fā)展也同樣會影響到民法學的研究。這種相互影響可能是積級的,也可能是消極的。當二者呈現(xiàn)良好的互動關系時,這種影響是積極的,會互相促進、共同發(fā)展;當其中一方現(xiàn)出現(xiàn)失誤或問題時,則會給另一方造成負面效應和消極影響。
編輯推薦
《民法學》是在廣泛吸收和借鑒民法學的核心教學內容和通用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為適應和滿足大學法學專業(yè)教學的需要而編寫的一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全書力求做到準確、全面地闡明民法學基本理論,反映民法學教學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在風格上,盡量做到通俗易懂,便于學生學習和理解?! 睹穹▽W》可供全日制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本科、??茖W生學習之用,也可供網(wǎng)絡、成教學生學習之用。同時,還可供廣大法律工作和法學愛好者自學之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