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9 出版社:中南大學 作者:趙炎秋 編 頁數(shù):46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21世紀高等院校文科規(guī)劃教材漢語言文學系列”之一,該書共分23章,具體內容包括俄國形式主義、象征主義、英美新批評、精神分析、接受美學與讀者反應批評、女性主義批評、后殖民主義理論、生態(tài)批評等。該書可供各大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書使用。
書籍目錄
前言
第1章 俄國形式主義
第一節(jié) 基本理論
一、文學性
二、藝術程序
三、陌生化
四、形式
五、主題
第二節(jié) 批評方法
一、強調詩學研究上的科學實證主義立場
二、關注形式方面的要素
三、揭示藝術形式發(fā)展的內部規(guī)律
第三節(jié) 作品解讀
一、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的節(jié)奏
二、余華《許三觀賣血記》中的重復技巧
第四節(jié) 解讀范例介紹
一、日爾蒙斯基對普希金《為回到遙遠祖國的岸》的解讀
二、洛特曼解析《葉甫蓋尼·奧涅金》的“矛盾原則”
第2章 象征主義
第一節(jié) 基本原理
一、西方象征主義的主要類型
二、中國詩歌中的象征主義
三、象征主義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jié) 批評方法
一、因“象”見“意”,關注隱喻
二、把握大致情調,引發(fā)相關聯(lián)想
三、體會聲韻節(jié)奏,領略聽覺意象
第三節(jié) 作品解讀
一、西方象征主義詩歌名作解讀
二、中國象征主義詩歌名作解讀
第四節(jié) 解讀范例介紹
葉芝評象征主義
第3章 英美新批評
第一節(jié) 基本理論
一、艾略特的“非個人化理論”
二、瑞恰茲的詩歌語言本質現(xiàn)和語境理論
三、蘭色姆的“構架-肌質”理論
四、燕卜蓀的“朦朧七型”說
五、“意圖謬見”和“情感謬見”
六、悖論、反諷、張力、隱喻
七、強調有機整體性的結構理論
第二節(jié)批評方法
一、避免“意圖迷誤”,反對傳記式批評
二、避免“感受迷誤”,反對印象式批評
三、強調作品的獨立自足性
四、運用“細讀法”解讀文本
第三節(jié)作品解讀
一、細讀李商隱《無題》
二、《塵埃落定》中的悖論及其象征意義
第四節(jié) 解讀范例介紹
……
第4章 意識流
第5章 精神分析
第6章 結構主義
第7章 敘事學
第8章 原型批評
第9章 存在主義
第10章 接受美學與讀者反應批評
第11章 形象學
第12章 西方馬克思主義
第13章 女性主義批評
第14章 性別研究
第15章 怪異理論
第16章 解構主義
第17章 后現(xiàn)代主義
第18章 新歷史主義
第19章 后殖民主義理論
第20章 文化研究
第21章 消費文化理論
第22章 生態(tài)批評
第23章 空間批評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三)班吉之癡:點明作品主題福克納跟許多現(xiàn)代主義作家一樣,善于在作品中利用各種藝術技巧來表現(xiàn)現(xiàn)代人的空虛和絕望。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日漸退化墮落,“人”迷失了自己的信仰,喪失了自我的尊嚴,人生既充滿喧嘩又毫無意義。美國歷史上,南方曾有過美好的道德和社會秩序,但是南北戰(zhàn)爭的爆發(fā)和資本主義觀念的入侵不僅摧毀了舊秩序和舊制度,還破壞了南方人民的傳統(tǒng)美德。在這種境況中,“人”的墮落和生命的虛無勢將成為必然。班吉既反映別人的虛空,自己也感覺空虛。班吉之所以感到空虛是因為他永遠失去了他唯一感覺善良可愛、關心和愛護他的姐姐。家里的親人都厭棄他,只有他的姐姐凱蒂關心和愛護他。班吉總是說“凱蒂身上有樹的香味”,而樹是高潔的象征。然而,當他憑直覺感覺到凱蒂失貞并一天天地走向墮落的時候,他知道他已經失去了關心和愛護他的姐姐,也就失去了他生命的最后依賴,他只好站在大門口,無望地等待著。當班吉癡癡地感知和反映他人的空虛和絕望時,在他自己空虛的生命中也日漸抹去了充塞著“喧嘩與騷動”的回憶,變成一片空白?!缎鷩W與騷動》的題目出自莎士比亞的悲劇《麥克白》第五幕第六場中有名的臺詞:“人生如癡人說夢,充滿了喧嘩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薄缎鷩W與騷動》中班吉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說夢之癡人”。他以“癡人說夢”的形式,在夢幻般的話語中忠實地展露他身邊人們的悲觀絕望,他的“癡”正像一面社會的鏡子,真實地映照著他所看到的一切。??思{從“癡人說夢”的獨特視角,對他所熟知的南方社會發(fā)展變革中的人性變化進行深刻的反思,揭示了“人生就是由白癡講述的荒唐故事”的深刻主題。
編輯推薦
《文學批評實踐教程(修訂版)》是21世紀高等院校文科規(guī)劃教材漢語言文學系列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