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8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作者:楊洪貴 頁數(shù):23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筆者將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置于世界格局變遷、世界人口流動和全球化進程的大背景下,置于澳大利亞歷史發(fā)展長河中進行系統(tǒng)闡述。在充分占有外文材料的基礎上,將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將理論探討與實證考察相結合;在對當代世界的文化多樣性問題和多元文化主義從理論上進行總體探討的基礎上,從戰(zhàn)后移民發(fā)展與澳大利亞社會人口和民族文化構成的變遷入手,緊緊圍繞澳大利亞文化多樣性的形成與發(fā)展,以及澳大利亞處理文化多樣性的理論與政策演變等問題,動態(tài)地考察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由多元文化社會現(xiàn)實、多元文化社會思潮再到多元文化社會政策的客觀發(fā)展過程,對澳大利亞民族文化多樣性的產(chǎn)生,政府對付民族文化多樣性的理論與政策的演變,多元文化主義的產(chǎn)生、發(fā)展及其影響等問題進行系統(tǒng)的探討。 澳大利亞是一個以盎格魯一澳大利亞人為主,由一個英屬殖民地逐步發(fā)展起來的移民國家,有著豐富的文化多樣性。文化多樣性在比較中存在,在澳大利亞,文化多樣性就是作為主體的盎格魯一澳大利亞人和作為次要部分的土著民族與非英語移民的共同存在。多元文化主義就是主體民族文化對待次要民族文化的理論與政策模式。土著民族文化應該是澳大利亞文化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是以非英語移民為目標群體形成的,直到20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才把土著問題納人多元文化主義體系。因此,筆者主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移民及其文化變遷的角度對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進行考察。 本書除前言與結束語外,分為兩大部分,共八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對當代世界的文化多樣性問題以及處理文化多樣性問題的理論與政策模式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為深入分析澳大利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文化多樣性問題與多元文化主義奠定基礎;第三章到第八章作為個案研究,對澳大利亞的文化多樣性問題以及多元文化主義進行了全面的探討。
作者簡介
楊洪貴,男,1970年1月出生于四川南充。先后就讀于西南師范大學、武漢大學,現(xiàn)為重慶文理學院副教授、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主要從事當代西方民族文化問題和澳大利亞研究,先后在《世界民族》、《歐洲研究》、《當代世界》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近30篇。2003年,入選為重慶市市級骨干教師資助計劃;2004年,被評為重慶文理學院首屆中青年骨干教師;2006年,被評選為重慶文理學院首屆學術骨干。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章 當代世界的文化多樣性 第一節(jié) 文化多樣性的內(nèi)涵 第二節(jié) 文化多樣性問題的由來 第三節(jié) 文化多樣性的價值第二章 多元文化主義 第一節(jié) 文化多樣性的處理模式 第二節(jié) 多元文化主義的由來 第三節(jié) 多元文化主義的內(nèi)涵與意義第三章 澳大利亞二戰(zhàn)后移民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二戰(zhàn)后實施移民計劃的背景 第二節(jié) 二戰(zhàn)后移民計劃的實施 第三節(jié) 二戰(zhàn)后移民計劃的特點與變化第四章 澳大利亞從同質(zhì)社會到多元文化社會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澳大利亞社會同質(zhì)的傳統(tǒng) 第二節(jié) 民族多樣性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三節(jié) 語言、宗教和大眾文化生活的多樣化 第四節(jié) 澳大利亞的原住民文化第五章 澳大利亞的同化主義 第一節(jié) 澳大利亞對土著居民的同化 第二節(jié) 澳大利亞對非英語移民的同化第六章 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的萌生 第一節(jié) 多元文化主義產(chǎn)生的國際背景 第二節(jié) 多元文化主義的出現(xiàn)第七章 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多元文化政策的確立 第二節(jié) 多元文化政策的內(nèi)容 第三節(jié) 多元文化政策的發(fā)展第八章 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的社會功能 第一節(jié) 澳大利亞社會關于多元文化主義的爭論 第二節(jié) 多元文化主義與澳大利亞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多元文化主義與澳大利亞的社會整合結束語附錄 澳大利亞移民與土著事務年表(1900-2003年)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