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北京奧組委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08-05出版) 作者:北京奧組委 頁數(shù):335
Tag標簽:無
前言
2008年4月30日是北京奧運會倒計時100天。在這個令人激動的時刻,由北京奧組委工作人員撰寫的《我參與了北京奧運》征文集即將付梓。我謹代表北京奧組委機關黨委和征文編審委員會表示熱烈的祝賀。《我參與了北京奧運》征文集收入奧組委各部門和場館團隊選送的100篇征文,近30萬字,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近7年來籌辦工作走過的不平凡的歷程,展現(xiàn)了籌辦隊伍踐行“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精益求精的敬業(yè)精神、勇攀高峰的創(chuàng)新精神、團結(jié)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的風采。讀后倍感親切,令人振奮,回味悠長。2005年,機關黨委在工作人員中開展了以“奧運和我”為主題的征文演講和文明禮儀展示活動,從2006年10月起,又在工作人員中開展了《我參與了北京奧運》征文活動。征文活動旨在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關于奧運籌辦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奧組委的各項工作部署,以高質(zhì)量完成籌辦工作和建設高素質(zhì)籌辦隊伍為目標,積極探索加強籌辦隊伍建設的規(guī)律和特點,進一步激發(fā)廣大工作人員獻身籌辦事業(yè)、為籌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殘奧會而努力奮斗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推動各項籌辦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同時也為北京奧運會留下一份珍貴的精神遺產(chǎn)。百年奧運,中華圓夢。舉辦奧運會,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華民族的百年企盼,也是我國對國際社會承擔的莊嚴責任和義務。北京奧運會各項籌辦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展,為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打下了堅實基礎。近7年來,奧組委工作人員從初始的百余人,逐年壯大,到現(xiàn)在已發(fā)展為數(shù)千人的浩蕩團隊,奧運籌辦工作的每一項成果都凝聚了奧組委工作人員的智慧和汗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對未來充滿向往和憧憬。在奧運團隊中,有的來自政府機關,有的來自社會企事業(yè)單位,還有些“海歸”人員。但是,參與奧運,奉獻奧運,報效祖國,這是大家的共同愿景。你們是幸運的,因為并不是所有懷有奧運夢想的人都能成為奧運團隊的一員,有機會直接參與奧運;你們是幸福的,因為親歷奧運,在籌辦中學習、鍛煉、提高,創(chuàng)造了不平凡的人生價值。正如一位年輕人在她的《參與奧運,我收獲了幸?!返恼魑恼f道:“人的一生從成長、工作到成家,是怡然幸福的;工作中能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是倍感幸福的;如果從事的工作能為人類的和諧、進步與發(fā)展做貢獻,是無比幸福的。從2003年底踏進北京奧組委的我,就深深感受到這種幸福。”偉大的法國教育家、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創(chuàng)始人顧拜旦主張并宣揚的奧林匹克主義,是一種謀求人的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促進建立一個維護人類尊嚴、人類和平的社會,并把體育與文化,體育與教育融合起來的人生哲學。征文的內(nèi)容主要是記述作者到奧組委工作以來的思想和工作經(jīng)歷,講述個人在成長鍛煉、思想進步和工作提高等方面的親身感受和實際體驗,是籌辦隊伍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有意義的活動。兩年多來,征文活動得到了廣大黨員和工作人員的熱烈響應,許多人發(fā)揚“擠”和“鉆”的精神,利用業(yè)余時間認真思考和撰寫征文。截止2007年底,編審委員會一共收到征文300余篇,其中大多數(shù)都屬質(zhì)量上乘。北京奧運會的腳步越來越近。目前,奧運圣火已在雅典點燃,來到了北京,境外火炬?zhèn)鬟f活動正在按計劃順利開展。讓我們滿懷激情、忘我工作,在奧運籌辦工作的最后沖刺階段,團結(jié)奮斗、再接再厲,為實現(xiàn)共同的夢想――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殘奧會而努力奮斗。編審委員會選收征文既堅持好中選好的擇優(yōu)原則,也考慮了部門和場館團隊的代表性,每個部門、團隊入選的征文一般為2至3篇。奧林匹克名言是“重在參與”。盡管本文集收錄了百篇作品,但仍有一些佳作因篇幅限制而未能入選。在此,機關黨委真誠地感謝這些同志參與征文活動的熱情,并向他們表示敬意。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籌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殘奧會做出好的更大的貢獻。二00八年四月
內(nèi)容概要
《我參與了北京奧運征文集》收入奧組委各部門和場館團隊選送的100篇征文,約30萬字,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近7年來籌辦工作走過的不平凡的歷程,展現(xiàn)了籌辦隊伍踐行“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精益求精的敬業(yè)精神、勇攀高峰的創(chuàng)新精神、團結(jié)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的風采。讀后倍感親切,令人振奮,回味悠長。
書籍目錄
歷史定格在二00一年七月十三日/秘書行政部/林向義成長,追隨著奧運腳步/秘書行政部/劉瑩這偶然的機緣/總體策劃部/劉吉祥我驕傲,因為我參與了北京奧運會/國際聯(lián)絡部/馬龍在路上/國際聯(lián)絡部/郜曉惠參與成為快樂,正如奉獻成為習慣/國際聯(lián)絡部/馬菁菁翟我的奧運五環(huán)色/體育部/吳志鵬奧運無小事/體育部/丁力北京奧運會激勵我踏上人生“大滿貫”之旅/體育部/常耀“厚禮”/新聞宣傳部/李賀普奧運讓校園如此美麗/新聞宣傳部/楊志成夏令營里的成長/新聞宣傳部/丁乙在路上/工程和環(huán)境部/胡電永那些關于奧運的記憶/工程和環(huán)境部/劉芳我的光榮與夢想/市場開發(fā)部/許晨嬰追逐信念,成就夢想/技術部/于亞瓊我想說/技術部/段玉鳳表決前后留守北京的日子/法律事務部/劉巖為了奧運/法律事務部/孫偉情系奧運/運動會服務部/陳祥荽感受北京奧運/運動會服務部/金星沁園春·籌辦奧運/監(jiān)察審計部/何曉林走近奧運/監(jiān)察審計部/段蘭君奧運生活點滴/人事部/雷多我心中的奧林匹克精神/人事部/劉姿含參與奧運,我收獲了幸福/財務部/李瀟瀟奧林匹克沒有想象/財務部/李紅泉獻給清華大學國旗儀仗隊的專業(yè)志愿者/文化活動部/時雨戰(zhàn)斗進行時/文化活動部/廖彥罡為了平安奧運/安保部/劉正學青春奧運,少年中國/安保部/張圣架設希望的彩虹/安保部/王更生婚禮·測試賽/媒體運行部/趙宜走進奧運,點燃人生/媒體運行部/姜維看不見風景的房間/場館管理部/全鋼平凡的一天/場館管理部/鄒廷鑄美麗的歷程永恒的記憶/場館管理部/范德虎、石紅霞我的奧運樂章/物流部/羅平幸福,你感到了嗎?/物流部/黃國鈞奧運有我/物流部/劉露中國印我的中國心/殘奧會部/田恒燕我們在前行/殘奧會部/陳樹潔兩次機遇點燃燦爛人生/交通部/劉廣成小曾與奧運/交通部/曾慶龍絢爛與平靜/火炬接力中心/王曉瀾捍衛(wèi)“7.13”/火炬接力中心/呂實珉我在這里/注冊中心/李小偉祖國利益高于一切/開閉幕式工作部/穆青閉幕——一樣精彩/奧運會閉幕式綜合統(tǒng)籌辦公室/侯曉盼一次參與全心奉獻/開閉幕式運營中心/陳穎琴做好東道主,辦好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殘奧會開幕式黨支部夢想照進現(xiàn)實/志愿者部/付振志愿奧運有我一個/志愿者部/徐宏新聞中心de成長/新聞中心/集體我和奧運有個約會/新聞中心/何毅記奧運票務工作的點滴/票務中心/張軼無悔的選擇/票務中心/李慧慧國興我更興/奧運村部/蔣雯服務奧運服務一份榮耀/奧運村部/鄧哲我在奧組委難忘的經(jīng)歷/抵離中心/羅峰一張表格/抵離中心/姜廣智天空沒有留下痕跡,但是我們飛過/機關黨委辦公室/周佳激動行動感動/機關黨委辦公室/張鎧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機關黨委辦公室/石國華團隊三季/國家體育館/馬凌楠滿腔熱情與專業(yè)水準的思考/國家體育館/史善峰選擇/國家體育館/丁文斌幸福/國家體育館/李洋意外的驚喜 別樣的緣分/國家游泳中心/李嶸我身邊的共產(chǎn)黨員/國家會議中心擊黼李海波我的奧運情緣/國家會議中心擊劍館/肖愛華躋身奧運圓我夢想/奧林匹克公園北區(qū)場館群/楊旭伴著奧運一起成長/奧林匹克公園北區(qū)場館群/孫慧環(huán)百年奧運,有我一個/奧體中心場館群/牛甲子我的奧運夢/奧體中心場館群/劉暢奧運情緣/首都體育館/孫敬軍功章、奧運情/首都體育館/只恒文50S’60S’70S’80S’——我身邊的奧運工作者/射擊項目場館群/王莉從亞運先鋒到奧運新兵/射擊項目場館群/王立通我眼中的天使志愿者/射擊項目場館群/葉鳳琴青春因何飛揚/老山自行車場館群/李金克生命盛宴/老山自行車場館群/祁軒細節(jié)決定成敗——奧運會測試賽難忘的一天/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體育館/彭琳未來,為我而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陰怡晨當好一個兵/北京工業(yè)大學體育館/王新父親眼中的奧運會/北京工業(yè)大學體育館/張賢華用納米來測量細節(jié)/北京工業(yè)大學體育館/封立奧運有我/工人體育館/林琳籃球競賽團隊的暢想/五棵松場館群/于遠方保證/豐臺壘球場/李廣安譜寫人生華彩篇章/豐臺壘球場/王宇寧我們是五環(huán)/鐵人三項場館/高峰奧運夢想進行時/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周川奧運給我驚喜,我為奧運快樂/城區(qū)公路自行車/蔣偉參與奧運——我的財富/城區(qū)公路自行車/胡定嚴實習,在奧運之路上/物流中心/許曉蕾奧運物流中心的故事/物流中心/部紹君感動奧運/數(shù)字大廈/劉淑琴心愿·感受·投入/奧運村運行團隊/曾躍進做一顆快樂的螺絲釘/青年營運行團隊/王晶
章節(jié)摘錄
2001年7月13日,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是全國人民、首都人民和全世界炎黃子孫永志不忘的日子,這一天,北京取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光陰荏苒,事情距今雖已5年多,但回憶起來仍歷歷在目,激動不已。2001年奧運申辦決戰(zhàn)來臨,國際奧委會決定在莫斯科舉行第112次全會,選出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當時的北京市市長、北京奧申委主席劉淇率北京奧申委代表團出席國際奧委會全會并作陳述。奧申委領導決定,我和劉巖同志帶領一部分工作人員留守。留守人員的主要任務是:堅持奧申委運行,與赴莫斯科代表團保持聯(lián)絡,傳遞信息,為前方提供服務;代表團離返京,負責接送;申辦成功后,配合市委、市政府組織慶祝活動。大戰(zhàn)在即,從心底愿望講,每個人都想赴莫斯科參戰(zhàn),但考慮到前方作戰(zhàn)和后方支援都不可少,因而留守的同志人人顧全大局,心情愉快。按照慣例,申辦成功城市可以舉行慶?;顒?。根據(jù)代表團赴莫斯科前的形勢分析,這次北京申辦成功的可能性較大,市里制訂了慶祝方案:一、在世紀壇舉行隆重熱烈的慶?;顒?。國際奧委會投票前,組織各級領導干部代表、城區(qū)群眾、青年學生、參加申辦工作的各方面代表、文體工作者到世紀壇集合,進行文藝表演。投票后,如果北京申辦成功,則請中央領導同志趕赴現(xiàn)場,參加慶?;顒?;如果北京申辦不成功,則文藝表演結(jié)束,集體解散。二、在天安門廣場開展群眾性自娛自樂慶祝活動。預先在人民大會堂組織8000人,在中山公園組織1萬人的舞龍舞獅隊伍,如果申辦成功,這兩部分人迅速到天安門廣場,載歌載舞,歡慶勝利,為后續(xù)趕來的群眾起引導作用;如果北京申辦不成功,則隊伍疏散。7月13日,奧申委留守的同志們一如往常,按時上班。上午,大家把電視機搬到大廳,擺上椅子,準備看5個城市的陳述和表決。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晚上到世紀壇值班,與代表團聯(lián)系,隨時傳遞前方信息;申辦成功后,承擔接待參加慶祝活動的中央領導同志的任務。按照時間計算,國際奧委會投票表決大約在晚10點左右舉行。晚飯后,我和王峰同志驅(qū)車趕往世紀壇。北京的街道和平時沒有什么兩樣,車如流水人如織,騎著自行車的市民在斜陽下匆匆而行。天安門廣場上游人不減,朋友、情侶、家人、說笑、追逐、照相,一派安樂祥和的景象。我心里默想,再過幾個小時,如果申辦成功,這里將人如潮涌,成為歡樂的海洋。世紀壇南廣場,參加活動的人們開始按預定的位置集結(jié),人群攢動,彩旗招展。世紀壇報告廳內(nèi),大屏幕正在播放5個申辦候選城市的陳述,我的工作位置在報告廳旁邊的一個小會議室,里面一部電話,直接與莫斯科連接,隨時可與前方通話。當時的市委書記賈慶林同志來到我的面前,親切詢問有關情況,檢查設備是否完好,叮囑認真值守,及時報告前方消息。天色漸漸暗下來,世紀壇南廣場燈火通明,亮如白晝。文藝團體在熱演歌舞,掌聲、歡笑聲此起彼伏。慶林等領導同志靜靜坐在報告廳屏幕前,觀看陳述,鎮(zhèn)定自若,等候投票結(jié)果。北京時間晚9時,國際奧委會開始表決程序。第一輪表決結(jié)束,沒有城市獲多數(shù)票,大阪出局。第二輪表決一結(jié)束,三位監(jiān)票人很快在表決結(jié)果上簽字。我的心一陣激動,意識到北京成功了。因為北京奧申委出發(fā)前曾分析過形勢,北京申辦獲勝,很可能在第二輪,其他幾個城市不太具備這個條件。我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jié):當薩馬蘭奇走向陳述臺,經(jīng)過何振梁同志的身后時,向回頭的何振梁同志微微點了一下頭。果然,薩馬蘭奇打開信封,高聲宣布,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北京!頓時,我高興地跳了起來,喜極而泣,眼淚奪眶而出。經(jīng)歷了第一次申辦的失敗,經(jīng)歷了近700個奮斗的日日夜夜,我們勝利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終于成為現(xiàn)實,我們怎能不高興!世紀壇報告廳人員不多,但氣氛十分熱烈,大家笑著、跳著。慶林同志微笑著和我們一一握手,慶賀勝利,然后走出報告廳,準備迎接中央領導同志出席群眾慶?;顒?。此時的世紀壇廣場,歡聲雷動,人們歡呼跳躍,很多人相互擁抱,喜悅的淚水在臉上流淌。大約18分鐘后左右,全部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常委陸續(xù)來到中華世紀壇。江澤民主席用宏亮的聲音講了3句話:熱烈慶祝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對全國人民做出的貢獻,向國際奧委會、全世界朋友對北京的支持表示感謝,希望全國人民和首都人民一起奮發(fā)努力,扎實工作,把北京奧運會辦成功。歡迎世界各國朋友2008年到北京參加奧運會。這聲音通過電波,瞬間傳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白山黑水,雪域高原。首都沸騰了,全國沸騰了!世紀壇廣場歡呼聲此起彼伏,人們揮動著國旗、彩旗。禮花騰空而起,把世紀壇的上空染成五顏六色,映照著歡慶人群的臉龐。中央領導同志離開慶?,F(xiàn)場后,晚11時左右,我和王峰開始返回奧申委駐地新僑飯店。西長安街延長線已經(jīng)集結(jié)了很多自發(fā)參加慶祝的人,我們的車像蝸牛一樣艱難地向前爬行。到了復興門,馬路上擠滿了涌動的人群,汽車無法行進,我們只好取道前三門大街。還沒到長椿街,我們發(fā)現(xiàn)錯估了形勢,前三門大街依然涌滿了人群。每個人的臉笑得是那樣的燦爛,人們大聲地喊著:“我們勝利了!”“北京贏了!”“中國萬歲!”一些年輕人把國旗圖案印在臉上,有的爸爸讓小孩騎在脖子上,孩子的手里舞動著國旗。對面開來了幾輛轎車,其中一輛車篷打開,一位姑娘把身子伸出車外,手持國旗,盡情揮舞。沿途有人散發(fā)北京日報號外,整幅報紙赫然印著幾個套紅大字:北京贏了!我們汽車擋風玻璃上的奧申委會徽車證暴露了我們的身份,一些人圍過來和我們握手,表示祝賀??粗@些激動人心的場面,我突然想起不知是哪位哲人曾說的一句話:世界上最能動員民眾的只有兩件事:戰(zhàn)爭和體育。是啊,在中華民族近代歷史上,中國人蒙受了太多的屈辱,帝國主義列強一次次入侵中國,野蠻瓜分,巧取豪奪,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中國人被藐視稱為“東亞病夫”。在體壇上更沒有建樹,受人輕視。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經(jīng)過改革開放,中國的經(jīng)濟力量越來越強,國際地位逐步提高,在世界上的影響日益擴大。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首都人民的愛國熱情猶如火山一樣噴發(fā)出來了,人們豪不掩飾自己的情感,盡情地宣泄。我堅信,任何一屆奧運會,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城市,都沒有像今天的中國、北京這樣萬眾一心。經(jīng)過前門時,我們看到天安門廣場旗幟獵獵,人們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歌唱祖國》、《走進新時代》的旋律在廣場上空回響,這里成了名副其實的歡樂海洋。等我們回到奧申委駐地新僑飯店時,已是凌晨2時多。從世紀壇到新僑飯店10幾里路,足足用了3個多小時。7月14日凌晨,奧申委值班室收到市政府值班室一則信息:7月13日晚,150萬市民自發(fā)上街慶祝北京申奧成功,全市沒有發(fā)生一起事故。我隨即向莫斯科前線代表團作了匯報。東方泛起了魚肚白,北京市民經(jīng)過了一個不眠之夜,新的一天開始了。我意識到,新的階段——北京2008年奧運會籌辦工作開始了。我們將肩負全民族的重托,投入新的戰(zhàn)斗。2001年7月13日,中華民族的歷史將永遠銘記這個日子。
編輯推薦
《我參與了北京奧運征文集》由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