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學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河北大學出版社  作者:孟永峰,朱輝 主編  頁數:367  

內容概要

  本書以財務會計的目標為導向,以財務報表為主線,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各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在第一章闡述了財務會計的目標、基本假設、會計要素和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之后,隨后各章按照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基本要素展開,然后再回到財務報告上,最后兩章對或有事項和會計調整進行了講解。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的會計教材,也可作為各類企業(yè)財會人員、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及參考讀物。本書由孟永峰、朱輝任主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jié) 財務會計的目標
第二節(jié) 會計的基本要素
第三節(jié) 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
第四節(jié)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第五節(jié) 會計要素計量屬性
第六節(jié) 會計準則
第二章 貨幣資金
第一節(jié) 貨幣資金概述
第二節(jié) 現金
第三節(jié) 銀行存款
第四節(jié) 其他貨幣資金
第三章 應收及預付款項
第一節(jié) 應收票據
第二節(jié) 應收賬款
第三節(jié) 預付賬款及其他應收款
第四章 存貨
第一節(jié) 存貨概述
第二節(jié) 原材料
第三節(jié) 商品
第四節(jié) 其他存貨
第五節(jié) 存貨的清查及期末計價
第五章 投資
第一節(jié) 交易性金融資產
第二節(jié) 持有至到期投資
第三節(jié)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第四節(jié) 長期股權投資
第六章 固定資產
第一節(jié) 固定資產概述
第二節(jié) 固定資產的取得
第三節(jié) 固定資產的折舊
第四節(jié) 固定資產后續(xù)支出
第五節(jié) 固定資產的處置
第六節(jié) 固定資產的清查及期末計價
第七章 投資性房地產
第一節(jié) 投資性房地產概述
第二節(jié) 投資生房地產的取得
第三節(jié) 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xù)記量
第四節(jié) 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
第五節(jié) 投資性房地產的處置
第八章 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
第一節(jié) 無形資產
第二節(jié) 其他資產
第九章 流動負債
第一節(jié) 流動負債概述
第二節(jié) 短期借款
第三節(jié) 應付及預收款項
第四節(jié) 應付職工薪酬
第五節(jié) 應交稅費
第六節(jié) 其他應付款項
第十章 非流動負債
第一節(jié) 非流動負債概述
第二節(jié) 長期借款
第三節(jié) 應付債券
第四節(jié) 長期應付款
第十一章 所有者權益
第一節(jié) 所有者權益概述
第二節(jié) 實收資本
第三節(jié) 資本公積
第四節(jié) 留存收益
第十二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
第一節(jié) 收入
第二節(jié) 費用
第三節(jié) 利潤
第四節(jié) 利潤的分配
第十三章 財務報告
第一節(jié) 財務報告概述
第二節(jié) 資產負債表
第三節(jié) 利潤表
第四節(jié) 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編制舉例
第五節(jié) 現金流量表
第六節(jié)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第七節(jié) 附 注
第十四章 或有事項
第一節(jié) 或有事項概述
第二節(jié) 預計負債的確認和計量
第十五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會計差錯更正及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第一節(jié) 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第二節(jié) 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第三節(jié) 會計差錯更正
第四節(jié)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附錄
附表一 復利現值系數表(PVIF表)
附表二 復利終值系數表(FVIF表)
附表三 年金現值系數表(PVIFA表)
附表四 年金終值系數表(FVIFA表)

章節(jié)摘錄

  會計主體不同于法律主體。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往往是一個會計主體。例如,一個企業(yè)作為一個法律主體,應當建立會計核算體系,獨立的反映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例如,在企業(yè)集團的情況下,一個母公司擁有若干個子公司,企業(yè)集團在母公司的統(tǒng)一領導下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母子公司雖然是不同的法律主體,但是,為了全面反映企業(yè)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就有必要將這個企業(yè)集團作為一個會計主體,編制合并會計報表?! 。ǘ┏掷m(xù)經營  持續(xù)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yè)將會按當前的規(guī)模和狀態(tài)繼續(xù)經營下去,而不會停業(yè),也不會大規(guī)模削減業(yè)務。在持續(xù)經營假設下,企業(yè)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企業(yè)持續(xù)、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 ∑髽I(yè)是否持續(xù)經營,在會計原則、會計方法的選擇上有很大的差別。一般情況,應當假定企業(yè)將會按當前的規(guī)模和狀態(tài)繼續(xù)經營下去,不會停業(yè),也不會大規(guī)模削減業(yè)務。明確這個基本前提,就意味著會計主體將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資產,按照既定的合約條件清償債務,會計人員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選擇會計原則和會計方法。例如,一般情況下,企業(yè)的固定資產可以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發(fā)揮作用,如果可以判斷企業(yè)會持續(xù)經營,就可以假定企業(yè)的固定資產會在持續(xù)經營的生產經營中長期發(fā)揮作用,并服務于生產經營過程,固定資產就可以根據歷史成本進行記錄,并采用折舊的方法,將歷史成本分攤到各個會計期間或相關產品的成本中。如果判斷企業(yè)不會持續(xù)經營,固定資產就不應采用歷史成本進行記錄并按期計提折舊?! ∮捎诔掷m(xù)經營是根據企業(yè)發(fā)展的一般情況所作的設定,而任何企業(yè)都存在破產、清算的風險,也就是說,企業(yè)不能持續(xù)經營的可能性總是存在的。為此,需要企業(yè)定期對其持續(xù)經營基本前提作出分析和判斷。如果可以判斷企業(yè)不會持續(xù)經營,就應當改變會計核算的原則和方法,并在企業(yè)財務會計報告中作相應披露?! 。ㄈ嫹制凇 嫹制?,又稱會計期間,是指將一個企業(yè)持續(xù)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持續(xù)的、長短相同的期間?! 嫹制谙?,會計核算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歷起訖日期確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稱為會計中期?! 「鶕掷m(xù)經營假設,一個企業(yè)將要按當前的規(guī)模和狀態(tài)持續(xù)經營下去。要最終確定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成果,只能等到一個企業(yè)在若干年后歇業(yè)的時候核算一次盈虧。但是,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活動和投資決策要求及時的信息,不能等到歇業(yè)時一次性的核算盈虧。因此,就需要將企業(yè)持續(xù)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持續(xù)的、長短相同的期間,分期核算和反映。明確會計分期假設對會計核算有著重要影響。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財務會計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