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盲的防治與康復

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郭海英 河北大學出版社 (2010-07出版)  作者:郭海英  

前言

在所有的身體缺陷中,目盲是最重的殘疾類型,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也是最多的。據2006年衛(wèi)生部數據統(tǒng)計:中國約有500萬盲人,占全世界盲人總數的18%,同時,我國每年新增盲人數量約45萬人,幾乎每分鐘便會新出現一例,而低視力總人數約為盲人總數的3倍,近視、斜視等視力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中國的防盲治盲工作不容樂觀。通過深入了解造成目盲或視覺障礙問題的諸多因素,我們發(fā)現,如果人們在出現問題之前或初期能夠予以充分重視,很多嚴重的后果是可以避免的,至少有些視覺障礙可以延緩發(fā)生。本書系統(tǒng)介紹了視覺器官的構造和生理功能,從疾患的源頭了解和掌握引起視覺器官疾病的原因,并與各種生活現象相結合,盡可能地將專業(yè)的眼科知識生活化,增強了實用性和趣味性,并將預防疾患作為重點介紹給大家。本書利用兩章的篇幅介紹了視覺器官的生理結構,使讀者能簡單、系統(tǒng)地了解眼部的解剖特征;之后重點介紹各種眼部疾病及其后果,將預防、治療和后期康復緊密結合起來,使讀者能夠從整體上理解和接受眼部疾患的病理過程。本書的最后兩章介紹視覺器官的營養(yǎng)保健及防盲工作的重要性,突出以“防”為主的特點。本書的閱讀對象是特殊教育工作者、眼疾患者以及有興趣了解眼部疾患的讀者,意在幫助人們認識眼病,預防眼病,提高防治眼病知識的普及率,最大限度地防患于未然。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編寫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不足和紕漏,敬請廣大讀者不吝提出寶貴意見。本書中引用了醫(yī)學專家及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一些研究結論與觀點,在此致以誠摯的謝意!

內容概要

《目盲的防治與康復》系統(tǒng)介紹了視覺器官的構造和生理功能,從疾患的源頭了解和掌握引起視覺器官疾病的原因,并與各種生活現象相結合,盡可能地將專業(yè)的眼科知識生活化,增強了實用性和趣味性,并將預防疾患作為重點介紹給大家。

作者簡介

郭海英,邯鄲學院教育學院副教授,教商學碩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特殊教育研究分會會員;河北省特殊教育協(xié)會會員;河北省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從事特殊教育專業(yè)教學、研究工作20年,研究特長為:視覺障礙兒童康復、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等。近年來在《中田特殊教育》《教育理論與實踐》等期刊發(fā)表各類文章20余篇。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jié) 學習視覺障礙病因及康復的意義第二節(jié) 眼科學知識簡介第二章 視覺器官的解剖和生理第一節(jié) 眼球的解剖與生理第二節(jié) 視路的解剖與生理第三節(jié) 眼附屬器的解剖與生理第四節(jié) 眼的血液供應與神經支配第五節(jié) 眼的胚胎發(fā)育第三章 視覺器官功能檢查第一節(jié) 視覺器官基本檢查第二節(jié) 視覺器官功能檢查第三節(jié) 眼科特殊檢查第四章 眼瞼、淚器及眼眶疾病第一節(jié) 眼瞼疾病第二節(jié) 淚器疾病第三節(jié) 眼眶疾病第五章 結膜、角膜和鞏膜疾病第一節(jié) 結膜病第二節(jié) 角膜病第三節(jié) 鞏膜病第六章 青光眼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原發(fā)性青光眼第三節(jié) 繼發(fā)性青光眼及先天性青光眼第四節(jié) 低眼壓第七章 晶狀體及玻璃體病第一節(jié) 白內障第二節(jié) 玻璃體病第八章 葡萄膜、視網膜、視神經及視路病第一節(jié) 葡萄膜病第二節(jié) 視網膜病第三節(jié) 視神經和視路病第九章 屈光不正、斜視與弱視第一節(jié) 眼屈光學第二節(jié) 近視、遠視與散光第三節(jié) 斜視與弱視第十章 眼外傷第一節(jié) 機械性眼外傷第二節(jié) 非機械性眼外傷第三節(jié) 眼外傷的預防第十一章 職業(yè)眼病第十二章 視覺器官營養(yǎng)與保健第一節(jié) 視覺器官營養(yǎng)第二節(jié) 視覺器官保健第十三章 防盲治盲第一節(jié) 防盲工作的重要意義第二節(jié) 防盲工作的主要內容第三節(jié) 幾種常見眼病的心理治療第四節(jié) 防盲和初級眼保健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三、學習眼科學和康復學知識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意義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對的教育對象是在某一方面有殘缺的特殊群體,其中視覺障礙就是其中之一。在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對他們的時候,有必要了解他們的病因、病情發(fā)展及康復計劃,這些都有必要學習相關的眼科學、康復學知識,還要學習視障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知識,了解特殊兒童的服病發(fā)展狀況及改善病情的具體方法,了解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從視覺障礙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為特殊教育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視覺障礙學生的心理康復主要針對先天性殘或幼年殘者,盲童的心理康復至關重要。在人們的印象中,盲童的形象常是個子矮小、行動笨拙、不愛活動等等。確實,以上現象在一些盲童身上是存在的,而且有的表現還比較嚴重。有的盲童不敢跳,也不會跳,甚至不會正確走路,行走時手腳的動作不協(xié)調,身體軟弱,臉部表情單調。這些表現被人們叫做“盲相”。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定向行走的訓練是改善他們“盲相”的重要手段。有的國家做過調查,在身體發(fā)育上,自幼失明的兒童比同年齡正常兒童遲緩2~4年?!懊は唷焙蜕眢w發(fā)育遲緩不是失明的必然結果,而是一種可能性。受過很好學前教育的盲童,可以在行動時不帶或少帶“盲相”,身體發(fā)育也可以正常。但如果為了避免傷害,把盲童長期關在屋子里,不讓他自由活動,那么,就有導致“盲相”出現的可能。只有通過正確訓練,進行各種動作和姿勢的練習,讓身體的各個器官及其功能得到發(fā)展,才能減輕或降低“盲相”的出現。對于視覺障礙的定向行走訓練,是特殊教育教師需要掌握的另一技能。帶領學生熟悉他們學習和生活的環(huán)境,克服盲生的“盲相”是特殊教育教師的工作之一。低視力或弱視是視覺障礙中較輕者,通常人們會認為應盡量減少他們的用眼時間,來保護他們的視力,事實上恰恰相反,眼科學提倡科學用眼,對低視力和弱視要盡量提供他們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機會,“用進廢退”的原則同樣適用于這個領域。本書從眼科學角度人手,分析眼部病患的原因和康復的方法,掌握眼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康復知識,并結合日常生活,對那些不易察覺的因素對眼部的影響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對眼部衛(wèi)生的關注,積極倡導預防為主的原則,盡量減少眼部疾患的發(fā)生。這些知識不僅對于教育工作者和視覺障礙者的家庭成員十分有益,對健康者家庭的眼科知識普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編輯推薦

《目盲的防治與康復》由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目盲的防治與康復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