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多聲部民歌教程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作者:樊祖蔭  頁數:30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央音樂學院現代遠程音樂教育學院將通過遠程音樂教育網絡,把最新的、科學的、體系化的教學內容與方法,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傳遞到全國的各個地區(qū),促進全國音樂教育的民主化(即普及化,特別關注邊遠地區(qū))、終身化(具有高度靈活性,不受校園教育的地域、時間、年齡限制)、多樣化(面向社會音樂文化領域中多層次人才的知識需求)、個性化(創(chuàng)造精神與實際能力的提倡與培養(yǎng))、國際化(目前的跨地域教育,為以后跨國域教育創(chuàng)造條件)建設,使中央音樂學院在我國音樂教育事業(yè)的建設中,發(fā)揮更為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重要作用,不斷增強我國音樂教育在國際音樂教育領域中的地位,為全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做出應有的貢獻?! 《嗦暡棵窀枰云溆凭玫臍v史,與人民的生活,尤其是集體生活的最直接和緊密的聯系,優(yōu)美生動和形態(tài)各異的藝術形式及其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法,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因此必然也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作者簡介

  樊祖蔭,1940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余姚縣農村。自幼受民間音樂的熏陶而熱愛音樂。1952年9月—1955年7月在浙江余姚中學接受了張斌老師的啟蒙音樂教育,學習二胡與作曲,并開始在音樂刊物上發(fā)表歌曲作品。1955年9月—1956年7月在余姚任小學音樂教師。1956年9月—1964年8月在上海音樂學院附中與本科先后隨陸欽信、沙漢昆、陳銘志、王云階、黎英海等教授學習作曲。1964年9月轉至中國音樂學院學習,并于次年畢業(yè)。之后,一直在中國音樂學院與中央音樂學院任教。1983年—1996年,先后任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副所長、教務處處長、副院長、院長等職。1996年之后專任《中國音樂》主編。1998年—1999年曾兼任作曲系主任?,F為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部研究員、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主編、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會長、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副會長、北京市音樂家協會理事及《中國民間歌曲集成》、《中國民間器樂曲集成》、《中國曲藝音樂集成》等書目的全國特約編審。1956年以來,在音樂教育、音樂創(chuàng)作與音樂研究等各個領域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書籍目錄

《現代遠程音樂教育叢書》序前言第一講  概述  一、多聲部民歌的發(fā)現與分布  二、多聲部民歌的定義與基本特征第二講  多聲部民歌的產生與發(fā)展  一、多聲部民歌的萌芽——原始人的“大混唱”  二、多聲部民歌的形成與發(fā)展第三講  多聲部民歌的流傳與消亡  一、多聲部民歌的流傳  二、多聲部民歌的消亡第四講  多聲部民歌的題材、體裁以及與其他民間音樂的聯系  一、多聲部民歌的題材內容  二、多聲部民歌的體裁形式  三、多聲部民歌與其他民間音樂的聯系第五講  漢藏語系壯侗語諸民族的多聲部民歌  一、壯族多聲部民歌  二、布依族多聲部民歌  三、傣族多聲部民歌  四、侗族多聲部民歌  五、仫佬族多聲部民歌  六、毛南族多聲部民歌第六講  漢藏語系藏緬語諸民族的多聲部民歌(一)  一、彝族多聲部民歌  二、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三、傈僳族多聲部民歌  四、納西族多聲部民歌  五、拉祜族多聲部民歌  六、基諾族多聲部民歌第七講  漢藏語系藏緬語諸民族的多聲部民歌(二)  一、羌族多聲部民歌  二、藏族多聲部民歌  三、景頗族多聲部民歌  四、白族多聲部民歌  五、怒族多聲部民歌  六、土家族多聲部民歌第八講  漢藏語系苗瑤語諸民族的多聲部民歌  一、苗族多聲部民歌  二、畬族多聲部民歌  三、瑤族多聲部民歌第九講  南亞語系與南島語系諸民族的多聲部民歌  一、佤族多聲部民歌  二、德昂族多聲部民歌  三、布朗族多聲部民歌  四、高山族多聲部民歌第十講  阿爾泰語系與印歐語系諸民族多聲部民歌  一、蒙古族多聲部民歌  二、朝鮮族多聲部民歌  三、俄羅斯族多聲部民歌第十一講  多聲部民歌的演唱形式與演唱方法  一、演唱形式  二、演唱方法第十二講  多聲部民歌的旋律形態(tài)與聲部構成  一、旋律形態(tài)  二、聲部構成第十三講  多聲部民歌的節(jié)拍、節(jié)奏形式  一、多聲部民歌的節(jié)拍類型  二、節(jié)奏、節(jié)拍的復合第十四講  多聲部民歌的調式與調性  一、調式類別  二、調式的交替與重疊  三、調的轉換與重疊第十五講  多聲部民歌的織體形式  一、接應型織體  二、支聲型織體  三、主調型織體  四、復調型織體第十六講  多聲部民歌的和聲特點  一、和聲材料  二、和聲運動的邏輯與和聲的作用

章節(jié)摘錄

 ?。ǘ┗ǜ琛 【幼≡诤鲜〉亩弊澹渌拿窀?,在風格和結構等方面與貴州、廣西的侗族民歌有較大差別。其中以多聲部形式出現的,僅流行于通道縣自稱為“本地人”的侗族群眾之中。  當地把多聲部民歌統稱之為“花歌”。歌詞的內容較為廣泛,多為日常生活的借景抒發(fā)。歌詞為七言四句體,但因襯詞較多,有時一個段落的篇幅較大。演唱形式一般為同聲重唱(高音部一人,低音部一至二人)。二聲部之間除了因襯詞不同而在節(jié)奏上稍有差別之外,大多為相同節(jié)奏?! 「鶕柚兴鶓玫闹饕r詞和結構的不同,“花歌”可分為“喉路”與“嘎哨一兩種?!  昂砺贰?。是以歌中多次出現這個襯詞而得名的。歌詞結構多為四句一段,有的為六句一段;采用五聲商調式,低音部多數以“羽宮商”三音列構成,其中的宮音偏高,有一定的導音傾向;全曲以第一句歌詞的音樂材料為核心,以后每句歌詞的音樂均由這個材料的變體構成(引子的材料也來源于此)。二聲部之間較少齊唱,而多構成各種和聲音程,其中以五度音程最富特色?!  案律凇迸c“喉路”有不少共同之處,如運用很多襯詞,其中也有“喉路”二字,不過不如“喉路”類中那么普遍;歌詞也多為四句一段;兩個聲部之間的關系及和聲音程等也相仿。二者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后者開始時沒有單獨的引子段落,而以第一句歇詞的音樂為核心,以后三句歌詞的音樂都是第一句的變體;所用的調式則為五聲宮調式(低音部由羽、宮、商、角四音列組成)。例18為“嘎哨”(譜例上方用數字標明不同的結構部位)。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少數民族多聲部民歌教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整體感覺不錯吧……
  •   還不錯里面的歌曲都是五線譜 有理論 有歌曲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