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遺韻

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作者:周吉  頁數:14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筆者通過對有關史料的歸梳、研究,對克孜爾等洞窟壁畫及出土樂舞文物的分析比較,對當代庫車地區(qū)流傳的維吾爾族傳統(tǒng)音樂與被公認為古代回鶻直接后裔的裕固族傳統(tǒng)音樂的比較,與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塔爾、土耳其等操突厥語族語言諸民族傳統(tǒng)音樂的比較,與印度、波斯、蒙古、阿拉伯等曾經對庫車地區(qū)的歷史、文化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各國家、地區(qū)、民族傳統(tǒng)音樂的比較;初步探索出了龜茲樂的部分形態(tài)特點,并更加堅定的認為,雖然歷史已經經歷了一兩千年的滄桑變遷,但自古以來就生息、繁衍在這塊美麗富饒的綠洲上的人民必然會通過他們對音樂、舞蹈的特殊熱愛和杰出才能。也就是說,當代庫車地區(qū)維爾族傳統(tǒng)音樂是完全有理由被認為與古代龜茲爾一脈相傳的。由此,我們完全可以將當代庫車地區(qū)維吾爾族傳統(tǒng)音樂作為分析、研究、模擬創(chuàng)作龜茲爾時所需要的參考文本和素材?! ”疚膶膶糯斊澥返暮唵位仡欓_始,逐步對上述觀點做出論證,并就一些問題與持不同看法的同行探討,提出本人的新看法、新觀點以及認為尚需存疑的問題,以其拋磚引玉,求仁見智。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對古代龜茲歷史的簡單回顧第二章 龜茲樂高度發(fā)達的文化背景第三章 龜茲樂的體裁與題材第四章 龜茲樂藝術特色初探第五章 龜茲樂的東漸第六章 龜茲樂在當地的傳承和演變第七章 當代庫車地區(qū)維吾爾族傳統(tǒng)音樂與地區(qū)、他民族傳統(tǒng)音樂的初步比較第八章 有關龜茲樂的古譜解讀、逆向溯源研究和模擬創(chuàng)作后語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對古代龜茲歷史的簡單回顧  迄今為止,我們尚無法見到龜茲本地記錄的歷史資料。因此,世界各國史學家們都主要以我國中原地區(qū)的漢文史料為依據來研究“龜茲國”的興衰?! ∽钤巛d有龜茲歷史的當推《漢書》:  “龜茲國,王治延城。去長安七千四百八十里,戶六千九百七十,口八萬一千三百一十七,勝兵兩萬一千七十六人?!薄澳吓c精絕、東南與且末、西南與扜彌、北與烏孫、西與姑墨接,能鑄冶,有鉛。東至都護治所烏壘城三百五十里?!薄 ∮纱丝梢?,在漢朝初期(公元前1至2世紀),龜茲已經是天山南麓主要的城廓王國之一,當時屬漢王朝設置的西域都護府管轄。其幅員遼闊,而且具有較高的生產水平。至于在此前龜茲何時立國、如何立國等問題,11世紀我國維吾爾族歷史學家、語言學家馬合穆德.喀什噶里(意為喀什地方的馬合穆德)在他的歷史巨著《突厥語大詞典》中曾記載有:在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時代(相當于我國戰(zhàn)國時代),回鶻人即已以天山為中心建立了由賽里木、高昌、彰八里、別失八里、仰克八里等五個城市組成的五國;印度史方面亦有記載說公元前突厥或回鶻即以天山為中心建立汗國者,然在我國史料中卻都未見到。上述五城中的賽里木,有的歷史學家認為即指現在庫車附近拜城縣境內的漢唐以來一直歸龜茲管轄的賽里木鎮(zhèn);而別失八里,史學家普遍認為故地在今北部新彊吉木薩爾境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龜茲遺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可以學到不少東西,還有音樂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