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學

出版時間:2004-9  出版社:江蘇蘇州大學  作者:馮志華等編  頁數(shù):271  

前言

  工程力學是一門與工程技術聯(lián)系極為廣泛的技術學科,其涉及的領域有機械、土木、水利、建筑、化工、紡織、冶金、交通運輸、航空、航天、軍事、能源、生物技術、材料、微電子制造等等,是工程技術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也是將理論應用到工程實際中的一座重要橋梁?! ”緯歉鶕?jù)21世紀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和教育部關于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指示精神,借鑒國內外一些優(yōu)秀教材的特點,在多年的教學實踐基礎上編寫而成的。本教材具有如下特點:(1)重組教學內容,優(yōu)化課程體系,突出重點,加強前后內容的貫通與一致性;(2)在充分考慮施教對象的具體情況后,重點強調了該課程體系中的基本內容,以便于全面、準確地闡述相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3)理論推導嚴謹、文字表述簡明;(4)結合教學心得,在關鍵問題上采用啟發(fā)式陳述方式,以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相關內容,繼而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5)以教學適用為目標,在例題、習題的編排上,力求數(shù)量充分、難易安排適當?! ”緯勺鳛楦叩仍盒O嚓P工科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高等職業(yè)大學和成人教育學院師生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⒓颖窘滩木帉懝ぷ鞯挠校禾m向軍、朱曉東、馮志華。具體分工如下:第1章至第6章由蘭向軍編寫;第11章至第15章由朱曉東編寫;第7章至第10章,第16章至第18章,附錄A由馮志華編寫。統(tǒng)稿由馮志華教授完成。

內容概要

  《工程力學》是根據(jù)21世紀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和教育部關于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指示精神,借鑒國內外一些優(yōu)秀教材的特點,在多年的教學實踐基礎上編寫而成的。《工程力學》共分18章:第1章至第4章研究剛體的平衡規(guī)律,著重介紹靜力分析、平衡條件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第5章至第8章從幾何觀點研究物體(點、剛體)的運動規(guī)律,包括點的運動、剛體的基本運動和平面運動;第9章至第11章研究物體機械運動的一般規(guī)律、動能定理及動靜法在工程中的應用;第12章至第18章研究變形固體在保證正常工作條件下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附錄中列入了工程中常見的型鋼表。  《工程力學》最大計劃學時數(shù)為120,根據(jù)各專業(yè)特點可進行部分選擇,可作為高等院校有關的工科專業(yè)本科生的工程力學教材,也可供高等職業(yè)大學和成人教育學院師生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靜力學公理與物體受力分析1-1 剛體和力的概念1-2 靜力學公理1-3 約束與約束反力1-4 物體受力分析及受力圖習題第二章 平面匯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2-1 平面匯交力系的合成2-2 平面匯交力系的平衡條件2-3 平面力偶系習題第三章 平面-般力系3-1 平面-般力系的簡化3-2 平面-般力系的平衡3-3 物體系統(tǒng)的平衡3-4 考慮摩擦時的平衡問題習題第四章 空間力系4-1 力在空間直角坐標軸上的投影4-2 力對軸之矩4-3 空間-般力系的簡化4-4 空間-般力系的平衡4-5 空間力系平衡問題舉例習題第五章 點的運動學5-1 運動學基本概念5-2 矢量法5-3 直角坐標法5-4 自然法習題第六章 剛體的基本運動6-1 剛體的平行移動6-2 剛體的定軸轉動6-3 轉動剛體上各點的速度和加速度習題第七章 點的合成運動7-1 相對運動、絕對運動和牽連運動7-2 速度合成定理7-3 牽連運動為平動時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習題第八章 剛體的平面運動8-1 平面運動的基本概念8-2 平面運動分解為平動和轉動8-3 平面圖形內各點的速度基點法及速度投影定理8-4 平面圖形的瞬時速度中心速度瞬心法8-5 用基點法確定平面圖形內各點的加速度習題第九章 動力學基本定律9-1 動力學基本定律9-2 質點運動的微分方程習題第十章 動能定理10-1 概述與基本概念10-2 力的功10-3 動能及其表達式10-4 質點的動能定理10-5 質點系的動能定理習題第十-章 達朗伯原理11-1 慣性力質點的達朗伯原理11-2 質點系的達朗伯原理11-3 剛體慣性力系的簡化11-4 靜平衡與動平衡的概念習題第十二章 軸向拉伸和壓縮12-1 概述12-2 軸向拉伸和壓縮的概念12-3 內力截面法軸力及軸力圖12-4 應力拉(壓)桿內的應力12-5 拉(壓)桿的變形胡克定律12-6 材料在拉伸和壓縮時的力學性能12-7 強度條件安全系數(shù)許用應力12-8 應力集中的概念12-9 連接部分的強度計算習題第十三章 扭轉13-1 概述13-2 薄壁圓筒的扭轉13-3 傳動軸的外力偶矩扭矩及扭矩圖13-4 圓軸扭轉時的應力與強度條件13-5 圓軸扭轉時的變形與剛度條件習題第十四章 梁的彎曲14-1 對稱彎曲的概念和實例14-2 梁的內力-剪力和彎矩14-3 剪力圖和彎矩圖14-4 彎曲時的正應力14-5 截面的慣性矩平行軸定理14-6 梁的強度條件14-7 彎曲時的切應力及其強度條件簡介14-8 提高彎曲強度的主要措施14-9 彎曲變形14-10 用積分法計算粱的變形14-11 用疊加法計算粱的變形14-12 粱的剛度條件與提高彎曲剛度的措施習題第十五章 應力狀態(tài)和強度理論15-1 應力狀態(tài)的概念15-2 平面應力狀態(tài)15-3 空間應力狀態(tài)15-4 強度理論習題第十六章 組合變形16-1 組合變形和疊加原理16-2 拉伸(壓縮)與彎曲組合變形16-3 斜彎曲16-4 彎曲與扭轉組合變形習題第十七章 壓桿穩(wěn)定17-1 壓桿穩(wěn)定與臨界載荷的概念17-2 細長壓桿的臨界壓力17-3 歐拉公式的適用范圍經驗公式17-4 壓桿的穩(wěn)定條件與合理設計習題第十八章 疲勞與斷裂18-1 交變應力與疲勞失效18-2 交變應力的循環(huán)特征18-3 疲勞極限18-4 對稱循環(huán)下構件的疲勞強度計算習題主要參考文獻習題參考答案附錄型鋼表

章節(jié)摘錄

  1.剛體的概念  所謂剛體是指這樣的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其內部任意兩點之間的距離始終保持不變。這是一個理想化的力學模型。實際物體在力的作用下,都會產生程度不同的變形。但是,如果這些微小的變形,對研究物體的平衡問題不起主要作用,可以略去不計,這樣可使問題的研究大為簡化?! ∥矬w受到力作用后產生的效應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物體產生變形。前者稱為運動效應或外效應,后者稱為變形效應或內效應。事實上,任何物體受力總要產生變形,但工程技術中的絕大多數(shù)零件和構件的變形一般是很微小的。這樣,通過對實際物體進行抽象簡化成為剛體模型。工程力學的前面章節(jié)中,靜力學研究的物體只限于剛體,故又稱剛體靜力學,它是研究后面章節(jié)所涉及的變形體力學的基礎。  2.力的概念 ?。?)力物理學中已經建立的力的概念:力是物體間相互的機械作用,這種作用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  按照力的相互作用的范圍來分,力可以分為集中力與分布力兩類。集中力是指作用于物體某一點上的力。這是一個抽象出來的概念,任何兩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可能局限于無面積大小的一個點上,只不過當這種作用面積與物體尺寸相比很小時,可以近似認為作用在一個點上。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工程力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