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6 出版社:公安大學出版社 作者:趙秉志 編 頁數:419 字數:390000
內容概要
刑事法治作為現代法治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申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實踐性突出的刑法學科,在刑事法治建設目標和方向的確立、原則和政策的設定、步驟和進程的規(guī)劃、策略和措施的選擇乃至現實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諸多方面,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從事刑法學研究的單位和學者,理應切實擔當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 作為刑事法治領域設立的國家重點研究基地的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自1999年12月被教育部批準成立以未,即秉承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科數十年以未一貫堅持的關注現實、重視實踐、務實求真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學風,積極就我國刑事法治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展開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的研究和咨詢。本中心的有關研究咨詢成果除通過以研究咨詢報告的形式提交教育部主管部門及中央有關政法機關、以專題論文的形式在各種期刊雜志發(fā)表、以專題著作的形式公開出版外,尚有相當數量以短論、訪談、評論等形式散見于報紙、電視、廣播等各種媒體。這部分成果篇幅短小、內容簡練,但其蘊涵的學術思想和實踐價值也不可低估。為使其更好地集中發(fā)揮社會效益,弘揚法治精神,促進國家的刑事法治和刑法學術研究,并倡導積極關注社會現實、及時回應法治要求的研究學風,木中心經與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協(xié)商,決定自2003年開始,將木中心研究人員在上一年度于媒體發(fā)表的各種短論、訪談、評論等研究成果精選匯集,以《刑法時評》之名稱,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作為年度性連續(xù)出版物公開出版。 《刑法時評》(首卷·2003年卷)收錄的70余篇文章,是從本中心專職研究人員和部分兼職研究人員于2003年度在各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上發(fā)表的百余篇短論、訪談、評論性文章精選出來的,其內容也括刑法現代化問題、刑法解釋問題、區(qū)際管轄沖突問題、非暴力犯罪死刑的廢止問題、勞動教養(yǎng)制度改革問題、刑罰的裁量與執(zhí)行問題、社區(qū)矯正問題、與非典有關的刑法問題、恐怖主義犯罪問題、金融犯罪問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問題、奸淫幼女犯罪問題、網絡犯罪問題、腐敗犯罪問題、伊拉克戰(zhàn)爭與國際刑法問題以及刑法適用中的其他問題,其涉及范圍基木上涵蓋了2003年度刑事法治領域中存在或新出現的各種重要問題。 我們由衷地希望,《刑法時評》能夠與我國的刑事法治建設同呼吸共進步,為推動刑事法治建設的進程,為國家的繁榮昌盛、文明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并愿與廣大刑法學者一道,同舟共濟,攜手并肩,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飽滿的熱情,理性的目光,繼續(xù)關注刑事法治現實,追尋美好輝煌的未來!
書籍目錄
理論前沿 刑法現代化:要借鑒更要創(chuàng)造 莫讓越權解釋動搖罪刑法定根基 刑法司法解釋的理性思辨 內地與港澳特區(qū)刑事管轄權劃分之若干情形 解決中國區(qū)際刑事管轄權沖突的基本思路 簡論恐怖主義犯罪及其懲治對策 略論證券犯罪立法調整及罪刑關系協(xié)調 中國網絡犯罪的現狀及特點 遏制網絡犯罪 法律尚待完善 預防職務犯罪的法律體系建設 北京地區(qū)外來人口犯罪及其預防 加大《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對中國刑事法制的影響 全球織網捕貪官 另一種 "改造"熱點研討 簡析我國非暴力犯罪及其死刑立法 關于中國逐步廢止非暴力犯罪死刑的研討 從中國死刑政策看非暴力犯罪死刑的逐步廢止問題 從國際人權公約看中國部分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廢止問題 從國際社會廢、減死刑的進程看我國非暴力 犯罪死刑廢止問題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的死刑應當廢除 職務犯罪死刑立法需要反思和檢討 涉 "非典"刑事案件法律適用探討 在嚴格掌握定罪標準前提下從重處罰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危機的刑法思考 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適用刑法的理性思考 非典期間哄抬物價罪行定性--兼論非法經營罪的刑法價值取向立法建言 現行累犯制度的不足及其立法完善 完善我國緩刑考察制度的建議 完善懲治恐怖活動犯罪的立法 關于恐怖組織概念和特征的立法完善研討 關于制定 《反洗錢法》的建言 金融詐騙罪立法完善構想 侵犯著作權罪的立法完善 法律如何規(guī)制見危不救行為 我國勞動教養(yǎng)制度司法化改革論綱 勞動教養(yǎng)制度反思與革新 新法點評 論《刑法修正案 (四)》新增犯罪罪名的確定 傳播突發(fā)傳染病病原體行為適用法律解讀實務解析 關于"嚴打"的幾點思考 簡論律師刑事責任問題 "受委托人員"并非“其他依法從事公務人員” 牽連犯有獨立存在價值 論死刑緩期執(zhí)行變更為死刑立即執(zhí)行若干問題 關于自首與立功的兩個問題 淺論自動投案的對象 如何確定隔地犯的行為和結果 如何理解犯罪故意的"明知" 故意類型的劃分和實踐意義 無認識過失中"應當預見"的判斷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認定 銷售侵權復制品可否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銀行職員以詐騙手段侵吞資金的行為定性 采用多種犯罪手段侵財如何確定罪名 簡析打假中的刑法適用問題 虛假出資罪若干問題芻議 非法經營同類營業(yè)罪認定中的疑難間題探討 金融詐騙罪認定中若干共性問題探討 論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的兩個問題 非法拘禁罪構成特征探究 虐待被監(jiān)管人罪主體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談 "訴訟欺詐"行為的定性--兼論我國刑法中偽證罪的立法完善 招搖撞騙罪客觀要件解析 聚眾斗毆罪若干實務問題研討 貪污受賄 "利用職務便利"有何不同 挪用公款是否繼續(xù)犯 不能簡單肯定或否定 多次挪用公款數額計算 理應區(qū)分情況分別處理 賄賂罪共同犯罪問題簡析 當暴力成為游戲 理應區(qū)分情況分別案件直擊 刑法學家王作富求解 "天價"葡萄案——定破壞生產經營罪符合法律和學理 民工偷吃葡萄引發(fā)法律爭議 法不容情 暴力抗法法不容 不僅僅是受賄 域外擷英 俄羅斯聯(lián)邦刑法的進展信息播報 主客觀相統(tǒng)一原則必須堅持--最高人民法院有關 "奸淫幼女犯罪"司法解釋專題研討會紀要 開拓刑法解釋理論研究的新境域--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2003年學術研討會綜述之一 當前刑事法治若干熱點問題研究--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2003年學術研討會綜述之二 伊拉克戰(zhàn)爭引發(fā)國際刑法問題--“伊拉克戰(zhàn)爭與國際刑法”學術報告會綜述 從國際刑法角度看薩達姆案件的審判--“薩拉姆與國際刑事審判”學術報告會綜述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