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第四軍醫(yī)大學出版社 作者:相國慶,張海燕 著 頁數(shù):212
前言
孩子是伴隨著一系列的困惑和問題成長起來的。如何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幫他們解決成長過程中遭遇的困惑和問題,是每位家長都非常關注的。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因素很多,如先天氣質、同伴交往、家?;?、家庭教育方式、社會文化等,其中家庭教育方式是影響因素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家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環(huán)境,他們最初的生活經驗、一般社會道德評價標準和行為習慣都是通過家庭獲得的。在家庭中通過父母的影響及教育能使孩子獲得最初的生活經驗、社會知識、行為規(guī)范,可以說家庭是孩子社會化的最早執(zhí)行者和基本執(zhí)行者。由于家長的某些心理取向及對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片面認識,常導致教育上的失誤。家長們普遍重視兒童的生理衛(wèi)生保健而忽視心理衛(wèi)生保健、重視智力開發(fā)而忽視社會性培養(yǎng),導致在兒童身體健壯與智力發(fā)達的背后隱藏著缺乏同情心、自尊心、自信心、堅持性,情感淡漠,任性自私,依賴性強,社會適應能力差等問題。我們知道:人的健康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統(tǒng)一,孩子的心理健康又是心理過程和社會性發(fā)展的統(tǒng)一。因此,我們提倡不要過多地“保護”孩子,要放飛孩子,還孩子一片任意翱翔的藍天,讓孩子在與伙伴交往的過程中健康成長。孩子在與伙伴交往的過程中互相交流知識、經驗和技能,在與伙伴的交往中認識自己、了解他人,體驗各種歡樂與痛苦,從而培養(yǎng)其諸如同情、分享、合作、友愛等良好的社會情感和行動。
內容概要
目前,家長們普遍重視兒童的生理衛(wèi)生保健而忽視心理衛(wèi)生保健、重視智力開發(fā)而忽視社會性培養(yǎng),導致兒童身體健壯與智力發(fā)達的背后隱藏著一系列問題,如《培養(yǎng)成功兒童的十堂課》羅列的說謊,興趣異常,懦弱,缺乏責任心、寬容心和同情心,驕傲,自卑,等?!杜囵B(yǎng)成功兒童的十堂課》通過介紹不同的個案,使家長正確認識孩子的心理特點,領會到如何運用正確的管教和引導方法。恰到好處地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培養(yǎng)出一個快樂、成功的孩子。
作者簡介
相國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歷,延安大學客座教授、陜西省管理科學研究會學術出版工作委員會主任。
從事編輯出版工作近十六年。長期從事醫(yī)學臨床專業(yè)雜志編輯和雜志管理工作。編輯出版腫瘤內科專業(yè)研究生教材《現(xiàn)代腫瘤內科治療學》、超聲診斷專業(yè)CD-Rom光盤《現(xiàn)代實用超聲
書籍目錄
第一課 家有謊話大王 說謊原來是那么普遍 說謊與天馬行空的想象 說謊是兒童必經的過程 孩子是群不高明的說謊者 四五歲以前說謊緣于回憶脫節(jié) 四五歲以后說謊在于自我保護 無意的說謊發(fā)源于兒童的心理特點 有意的說謊起因于達到某種目的 說謊萌芽于所處生活環(huán)境中的人和事 說謊與兒童人格的扭曲 說謊導致的“三歲看老”效應 孩子是天生的說謊模仿高手 孩子需要良好的無謊言家庭環(huán)境 孩子vs教育“權威” 謊言永遠會表現(xiàn)于行動 媽媽如何識別孩子在說謊 媽媽要正確理解孩子說謊 解決說謊問題前的準備工作 無意的說謊解決之道:體察+引導 有意的說謊解決之計:溝通+調整 有些謊話不用擔心 八“不”讓孩子不再說謊 六“要”讓孩子不再說謊 學會使用懲罰與贊揚處理說謊問題 學會正確對待孩子善意的謊言 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第一次說謊第二課 孩子的興趣如此異?!∨d趣異常與正??梢悦鞔_地劃分嗎 孩子在興趣方面的異常表現(xiàn) 廣泛的興趣關乎未來的成長 興趣異常是怎樣形成的 家庭氛圍對兒童興趣形成的影響 父母關系對兒童興趣異常的影響 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 怎樣引導和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發(fā)展 鞏固孩子的基本興趣 培養(yǎng)孩子已有的興趣 發(fā)展孩子的特殊興趣 為發(fā)展孩子的興趣創(chuàng)造條件 培養(yǎng)興趣要多關注兒童的一些要求 第三課 我家懦弱的受氣包 波波是個受氣包 受氣包都是被欺負的對象嗎 受氣包孩子在想什么 自卑心理令受氣包總處于弱勢 懦弱的性格令他們陷入“受氣”的境地 瘦弱的外表傳遞了“可欺負性目標”信號 媽媽的過度保護造就受氣包 限制孩子的交往范圍造就受氣包 過度忍讓造就受氣包 “隔輩親”也能造就受氣包 受氣包給媽媽帶來的煩惱 媽媽當個旁觀者也不錯 給受氣包溝通和信任的力量 媽媽要學會安撫受到欺負的孩子 與孩子討論解決問題的可行策略 鼓勵孩子多與同伴交往 處處培養(yǎng)孩子的勇氣 時時激勵孩子去爭取第四課 孩子的責任心去哪里了 缺乏責任心的“過路將軍” 孩子作為家庭成員要有責任心 父母的教育方式與孩子的責任心 作為媽媽,你是怎么批評孩子的 作為媽媽,你是否越俎代庖了 你是否希望自己的準則成為孩子的準則 家庭與學校同時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 責任心的培養(yǎng)要從娃娃抓起 認知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養(yǎng)責任心 “勇于”承擔責任的爺爺 兒童的“自我中心”階段 責任心是優(yōu)良人格的基石 責任心缺乏會制約兒童社會品質的發(fā)展 責任心缺乏會導致依賴性人格的形成 責任心缺乏影響兒童的學業(yè) 把送玩具回“家”的任務交給孩子 讓主人翁參與家務勞動 給予孩子決策問題的權利和義務 讓孩子對自己的過錯負責 做孩子心目中負責任的榜樣 不要以物質作為培養(yǎng)孩子責任心的籌碼 利用行為后果提高責任意識第五課 培養(yǎng)心胸寬廣的小天使 仔仔為什么不能寬恕小鵬 孩子從父母身上學會寬恕他人 攻擊型的父母更易培養(yǎng)出不能寬恕他人的孩子 親子關系與兒童的人際寬恕水平 幼兒期是寬恕人格發(fā)展的關鍵期 寬恕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維生素” 寬恕心與人際關系處理策略 兒童的自我中心特征與寬恕之心 寬恕行為缺乏不利于兒童創(chuàng)造性人格的發(fā)展 兒童期寬恕行為缺乏可能造成病態(tài)人格 父母要為孩子樹立寬恕他人的榜樣 父母要以寬容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孩子學會寬恕 以傾聽和微笑化解孩子對他人的不滿 移情能力與寬恕心相伴 鼓勵孩子多與同伴交往 通過多種形式給兒童示范寬恕 及時強化孩子的寬恕行為 讓孩子體驗一下不被“寬恕”的滋味第六課 找回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的同情心上哪兒去了 完整的同情心公式 沒有同情行為產生的同情心是不完整的 幫助他人之后的愉悅——同情心的根源 同情心缺乏的表現(xiàn) 兒童的同情心需要積極培養(yǎng) 同情心的付出與物質利益上的損失 利用家庭氛圍培養(yǎng)孩子的同情心 具有同情心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父母對孩子要有同情心 通過關懷他人來培養(yǎng)孩子的同情心 家長不要忽略了孩子 塑造孩子的“我能”精神 以正當?shù)睦碛蓱土P孩子 以正當?shù)睦碛少潛P孩子 讓孩子做父母的監(jiān)護人第七課 驕傲的王子與公主 卡爾·威特與驕傲的萊恩 父母身邊“驕傲的萊恩” 驕傲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驕傲的本質是一種情緒體驗 認識驕傲的內在根源 了解驕傲的外在根源 針對驕傲要對癥下藥 重視謙虛教育,根除驕傲 用差別性競爭驅除驕傲 用適當?shù)拇煺劢逃龎褐乞湴痢∮谜_的表揚杜絕驕傲第八課 自信是消除孩子自卑的良藥 自卑心理產生于生活環(huán)境 自卑的核心是孩子的自我否定 從“自我”觀點分析自卑心理 認識自卑的內在根源 了解自卑的外部根源 孩子自卑的常見表現(xiàn) 自卑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 對抗不良核心構念克服自卑 及時給予孩子信任與尊重 親子互動能給孩子勇氣 當街發(fā)言可以提升自信 改變形象可克服自卑 通過量化和細化記載自卑的消失 采用語言和環(huán)境的藝術性消除自卑第九課 我親愛的磨蹭大王 磨磨蹭蹭與拖拖拉拉 磨蹭的本質是自我調節(jié)功能不完善 磨蹭和依戀 磨蹭和任性 磨蹭的五大表現(xiàn) 每個孩子都會磨蹭 溺愛愛出的磨蹭王 對付催逼的方法就是磨蹭 磨蹭與粗暴的對抗 孩子身上有你的影子 磨蹭對兒童產生的影響 不要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 用理智加冷靜處理孩子的磨蹭習慣 要像心理學家那樣對待磨蹭王第十課 學習困難的問題少年 學習困難是9歲兒童的攔路虎 學齡少年應該具有的學習能力 學齡少年的心理發(fā)展歷程 學齡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特殊性 布魯瑪·紫格尼克的有趣實驗 家庭環(huán)境是引發(fā)學習困難的首要外在因素 自身問題是引發(fā)學習困難的首要內在因素 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 成就動機理論的趨近成功和遠離失敗行為 培養(yǎng)學齡兒童良好的適應能力 堅持培養(yǎng)學齡兒童的學習興趣 培養(yǎng)學齡兒童關注事物的能力 鼓勵學齡兒童多提問 培養(yǎng)兒童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加強學齡兒童的記憶訓練后記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孩子vs教育“權威”人之所以具有支配權,是因為人是會用大腦思考的動物。如果有人認為武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那么如果他不是一個暴力狂的話,就是根本不會用大腦來思考。如果有父母贊同“大棒政策”,那么,我只能問:“難道你的拳頭比你的思維還快嗎?”在野蠻的“大棒政策”下,孩子的心理旅程往往與你的想法背道而馳。他們會千方百計地隱瞞自己的過失以逃避懲罰,而非如你所期許的心甘情愿遵守規(guī)則。德國教育家多羅特婭?克雷奇默說過:“如果父母能夠采用一種平靜、鎮(zhèn)靜、理解的方式對待子女的過錯,那么從一開始就可以避免許多謊話和不必要的爭論?!碑吘?,“大棒政策”帶給家庭的除了傷痛,也就剩下親子的疏離了。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是促成孩子說謊的“催化劑”。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當這種愿望膨脹到一定程度時,帶給孩子的只有無盡的壓力。正如孩子的真實能力只能考70分,而父母要求每次考試必須在90分以上。孩子一方面擔心被罰,一方面又不忍看見父母失望的表情。在恐懼和焦慮中,孩子用稚嫩的手顫顫的將原來的70分改成了90分。難道這就是你想要的結果嗎?一直以來,每當我們講起皮諾曹的故事,都會這樣教育孩子:“說謊是不對的,做人一定要誠實,否則你的鼻子會像皮諾曹一樣變長的。”我的爸爸媽媽也這么對我說過。如今,當我再次回憶這些事情的時候,恍然發(fā)現(xiàn),“皮諾曹”故事本身不就是個謊言嗎?我們在口口聲聲教育孩子不要說謊的同時自己卻反復陳述著謊話,甚至用謊言來教育孩子。最應當接受教育的也許是我們自己吧。如果我們能體會作為孩子的那種“萬不得已”,不妨現(xiàn)在用心去聆聽一下孩子的心聲,用大腦思考一下孩子謊言背后的“真相”。
后記
孩子如一葉自由游弋于汪洋中的扁舟,他們在大人的一張一弛間發(fā)生著令人驚奇的變化。在我們眼皮底下看著長大的孩子,有的孩子為人厚道、誠實可愛,而有的待人欠穩(wěn)、機靈滑巧;有的學習刻苦、服飾簡潔,而有的投機應付、奇服異裝……這一切似乎就發(fā)生在一瞬間,快得令人毫無心理準備,也快得令人束手無策。等我們針對那些我們自己“不能接受”、“不能理解”、“不能肯定”的發(fā)生在孩子們身上的現(xiàn)象理出“解決之道”時,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我們?yōu)槭裁纯偸潜群⒆觽兊淖兓肱哪??在同孩子們的問題進行追趕的過程中,孩子們就像風吹般在我們身邊長大了。人生真是好玄妙,同樣是父母養(yǎng),同樣是老師教,結果是有的孩子長大后事業(yè)有成,有的則碌碌無為。人生成功者的父母總會預見性地疏解問題——引導孩子贏在先,人生失敗者的父母多是延后性地羅列問題——導致孩子輸在后。從社會心理學層面來解讀我們面臨的種種不同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雖然發(fā)生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其實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孩子的心理特點。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在寫給他兒子司馬康的家書《訓儉示康》中有“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論斷,成功的媽媽必定是善于把孩子的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的媽媽。這本書就是在這個共性基礎上,總結由社會發(fā)展引起的事物變化在孩子們中間不斷發(fā)生的新現(xiàn)象、新動態(tài),推出一些解決的新思路、新方法,家長一定要做到與時代發(fā)展俱進、與孩子成長俱進,只有這樣才能把我們的孩子培養(yǎng)成為有知識、知榮辱、懂自我的現(xiàn)代精英一族。
編輯推薦
《培養(yǎng)成功兒童的十堂課》:兒童的內心是個多彩世界,在生活中我們要愛那些可愛的孩子,更要學會愛那些不可愛的孩子!因為。每一個孩子總會有一個珍貴的片刻,值得我們付出所有的愛!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