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2-7 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李軍義 頁數(shù):231
前言
計算機網絡是現(xiàn)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Internet則是計算機網絡的最具體的應用。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覆蓋面最廣的計算機互聯(lián)網,其中文名稱為“因特網”或“國際互聯(lián)網”,它采用TCP/IP協(xié)議,將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不同部門和結構不同的計算機,國家骨干網,廣域網,局域網,通過網絡互聯(lián)設備“永久”地高速互聯(lián),因而被稱做“計算機網絡的網絡”?! nternet自20世紀80年代出現(xiàn)后便立即獲得迅速發(fā)展和擴大,它已經滲透到當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通過Internet可以隨時了解新聞動態(tài)、氣象信息、旅游信息,閱讀當天的報紙,了解金融股市行情,網上購物,訂飛機票與火車票,發(fā)送與閱讀電子郵件,網上聊天與討論,查找網上各類資源信息等。除此之外,網上書店、網上拍賣、網上醫(yī)院、網絡電話會議、網上遠程教育也由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目前,Internet的廣泛應用已由社會深入到家庭??梢哉f,Internet應用技術是人們在新世紀的通行證,它的重要性越來越被社會所認同?! 榱诉m應當前信息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大力推進信息產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全民普及Internet知識,特別是Internet應用知識。為此,許多高校將與Internet相關的課程定為公共基礎課,而企事業(yè)單位則將其定為公共培訓課程,本書即為這種需要而設計的。 全書共分三部分,即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Internet基礎及應用、Intranet基礎。作為理解Internet的基礎,在本書的開始介紹了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組成、分類、功能及應用,計算機網絡協(xié)議與網絡傳輸介質;之后,介紹了Internet的基本概念,Internet的產生與發(fā)展,中國的四大計算機互聯(lián)網,Internet的結構與IP地址、域名地址,接入Internet的基本方式與方法;作為本書的重點,介紹了Internet的主要應用:瀏覽WWW、收發(fā)電子郵件、電子公告欄BBS、網絡搜索引擎、文件傳輸FTP、網絡聊天與網絡信息、網站的建置與發(fā)布等;在本書的最后,簡要介紹了Intranet的基本知識及應用。為了便于讀者學習使用,作者在本書中自始至終以實際案例講述Internet的應用,這樣有利于讀者舉一反三地進行實例操作練習,以便更快地掌握Internet的基本知識及應用?! ”緯衫钴娏x、余超主編。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還有王勇、田力、徐平國、龔桂平、潘文華、李新生、劉建平、黃更生、熊紅華、周海豐、華均、田也、蔡紅昌、劉四清等。
內容概要
根據(jù)作者長期從事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設計、建設和教學經驗,本書講述了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Internet的基礎知識、Internet的主要應用及Intranet基礎。全書共分12章,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Internet的基礎知識、Internet接入技術及應用、WWW技術及應用、電子郵件、搜索引擎、BBS應用、文件傳輸技術及應用、網絡新聞、網站建設與發(fā)布、Intranet基礎,重點講述了Internet的基礎知識及主要應用。 本書內容實用,取材新穎,既重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闡述,又力求以大量實際案例的方式反映Internet的最新應用,對實際工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本書可以作為高等學校Internet課程教材,也可以作為從事Internet工作的廣大科技人員學習參考書。
書籍目錄
第1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 1.1 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 1.2 計算機網絡的產生與發(fā)展 1.3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與應用 1.4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組成 1.5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 1.6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7 計算機局域網簡介 1.8 計算機廣域網簡介 1.9 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 1.10 網絡操作系統(tǒng) 習題 第2章 計算機網絡傳輸介質與協(xié)議 2.1 傳輸介質 2.2 計算機網絡協(xié)議概要 2.3 ISO與OSI參考模型 2.4 OSI參考模型中的數(shù)據(jù)傳輸 2.5 TCP/IP參考模型 2.6 對比OSI與TCP/IP 2.7 Novell NetWare參考模型與IPX/SPX協(xié)議 2.8 Microsoft公司使用的網絡協(xié)議 習題第3章 Internet基礎 3.1 Internet概述 3.2 Internet的產生與發(fā)展 3.3 Internet在中國的發(fā)展 3.4 Internet的主要信息服務 3.5 Internet的物理結構與工作模式 3.6 Internet地址 3.7 IPv6簡介 3.8 下一代Internet 習題第4章 接入Internet 4.1 接入網概述 4.2 Internet接入方式 4.3 撥號接入技術與實例 4.4 專線接入技術與實例 4.5 ADSL方式接入技術與實例 4.6 寬帶接入技術 4.7 網絡連接測試 習題第5章 WWW服務第6章 電子郵件服務第7章 網絡搜索引擎第8章 電子公告牌BBS第9章 文件傳輸?shù)?0章 網絡新聞第11章 網站的設置與發(fā)布第12章 Intranet基礎及應用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材:新編Internet基礎及應用教程(修訂版)》可以作為高等學校Internet課程教材,也可以作為從事Internet工作的廣大科技人員學習參考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